中财MBA人物|郭守平:做实力派,成就卓越

来源:中财MBA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MBAedu    04/16/2020

5353

中国MBA教育网讯


1.jpg


郭守平

中央财经大学2018级MBA学生

就职于华夏基金


“2017年,又一个机缘巧合,在大学毕业16年之后,我踏上了考研之路,这一次的目标是中央财经大学MBA。”


计算机系毕业,郭守平深耕计算机工程系统数十年,从程序编写到产品运维,他一路实力引领,致力卓越蜕变。



打破墨守成规,为我所用



“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我不会固守一个思维限制自己。”程序员出身的郭守平是一个思维跳跃,喜欢打破常规的人。职场中若遇到机械的、重复的、可做自动化处理的工作,他便会自发地去钻研,通过设计程序与系统去简化工作程序,提高效率。


郭守平曾为公司做了一个“自动化监控系统”,从系统中自动查寻数据和业务,导出用户所需要的业务数据,智能发送,避免了人工重复手动点击,节省了精力与资源。“这个其实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工作思路的问题。”后来,这个系统在公司大多数部门得到应用,即使没有多少人知道是谁做了这么一件“好事儿”,他还是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


2.png


DIY雾霾检测仪的实验电路


3.jpg


“小思量”空气质量检测仪


“DIY的乐趣在于可以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将所学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喜欢无线电子DIY的郭守平,曾动手制作了一个叫做“小思量”的空气质量检测仪。在制作的过程中,缺乏相关知识素养以及科学的指导,他遇到了不少困难。然而对于郭守平而言,一切公开、公平的事物都是其学习的途径,“淘宝在我这里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教学平台”。郭守平利用淘宝间接获取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关于检测仪的电子器件方案、传感器参数等。每次网购小部件之后,他便从说明书中抠出相关的知识信息一点点钻研学习。


他表示,网购平台可以获取很多丰富的资料,既可以横向地了解竞品的相关信息,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意识地学习其亮点与知识,也可以纵向地获取同类产品的迭代升级概况。


如今网络迅速发展,信息与资源变得唾手可得,学习的渠道和方式更加丰富化,但郭守平认为想要获得系统的知识框架,还需要通过书本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对任何事情保持好奇心是底层原动力



“对任何事情都保持好奇心,是我最底层的原动力。”不管是自己动手DIY,还是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兴趣与关注领域广泛的郭守平总是乐于尝试,愿意接受所有挑战。不仅对计算机、区块链、物联网、电子、科学、功能医学等领域进行了探索与学习,还喜欢滑雪、羽毛球、游泳等体育运动。学者的严谨、实践者的灵活以及创作者的创意与活跃思维都在郭守平的身上展露无遗。乐于分享更是他的一大特点。


4.jpg


2016年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


哈佛艺术与科学学院已故的前任院长杰里米·诺尔斯曾说:“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能辨别‘谁在胡说八道’”。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洪流,人们需要保持一份清醒,因为轻易获得的信息可能是不准确的,也可能是被歪曲的,甚至可能是“胡说八道”的。郭守平认为,分享,或许是应对信息洪流的一种自救。


遇到难题时,郭守平从来不会逃避,因为他清楚地知道问题必须得到解决才能走到下一步,促使他达到最终的目标。“有的问题一时无法想明白时,先付诸行动,在动手的过程中,问题就会逐渐变得清晰,解决办法也随之而来;如果一切都想清楚了再行动,那可能永远都不会开始。”如果在脑海里完成所有步骤,将一切后果都想清楚却迟迟不采取实际行动,就成了“思想的巨人”和“行动的矮子”,郭守平对此时刻保持着警惕。同时,他认为,迟迟无法开始或遇到困难想退却时,可再回过头重新审视一下目标,判断其是否是自己真心想要的结果,“这也是我对初心和使命的一种理解”。


5.jpg


书架一角




不停学习,学以致用是真谛




作为一名理科生,经常被人冠以“理科生思维”,郭守平想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认知和学历,增强核心竞争力。于是,本科毕业16年后他踏上了MBA的求学之旅。“MBA的学习让我看见不同。上过的课和读过的书就像吃过的食物,最终都变成了身体的血液和肌肉,在潜移默化中滋润着自己。”


谈及选择中财MBA的原因,郭守平说道:“中财MBA较强的财经类专业实力与我目前的金融业工作有极高的匹配度。此外,还开设了我感兴趣的大数据方向课程。”本身拥有计算机知识储备的郭守平学习起大数据课程比较得心应手,然而在学习中仍然有很多知识超出了他原本的认知范围,需要对其进行不断地更新、补充与消化。


2013年,PM2.5成为一个热词蹦入郭守平的耳朵里,这再次激发起他的DIY热情,也开启了他净化器相关知识的学习之旅。通过学习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对气溶胶的范德华吸附原理、风机分类、不同风压的表现等知识后,他认识到净化器的核心原理为一个离心风机加高效空气过滤器。于是,他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净化器的DIY制作中。“这或许是对马斯克‘第一性原理’最接近的一次践行机会。”


热爱学习,学习能力极强的郭守平还自学了Auto CAD(一款制图软件)、Altium Designer(一款电路板设计软件)与Arduino(一款单片机开发体系)。被问到自学与老师的教授有何区别时,他认为,技术类的学习自学相对容易,而管理类专业如果全靠自己“悟”,确实很难。“老师的讲解会帮你对相关知识产生更透彻的理解。” 


“有时候自己拿不准的想法,拿出来与老师交流,老师给出的反馈与指点,可以促进自己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老师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方法,这可能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更值得学习。”


6.png


一次博弈思维导图


在中财MBA的学习中,很多老师的课程都让郭守平获益匪浅,不断刷新着他的认知。例如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的张宏宇老师的《管理思维与沟通》;实用且严谨的李连友老师的《数据、模型与决策》;还有使小白也能对会计专业产生入木三分理解的王玉涛老师的《财务会计》。此外,郭守平利用张铁刚老师《管理经济学》中的“博弈论”知识,帮朋友成功完成了一次房屋买卖价格的谈判,体会到理论运用于实践获得胜利的极大喜悦。“我专门把五轮讨价还价过程整理成了思维导图。在实际操作中遵循这些博弈原则,最终达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做好自己,感恩与珍惜一路伴行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做出选择即意味着有得有失。在忙碌的工作、学习与家庭生活中寻找平衡并不容易。郭守平一边进行最合理的取舍与协调,一边感恩着家人的理解与支持。“第一学年周末班的学习时间相对比较紧,我总是在周末早上6点多出门,晚上12点回家,周一到周五除了工作还有作业要完成,家里的事全靠爱人打理。”学习与工作将郭守平的时间几乎占满,他知道自己能有机会全身心地投入是因为有爱人全身心的在付出。“对家人,我心存愧疚和不尽的感激。”


7.png


在中央财经大学校园


“做好自己,把握住机会。”小时候生活在资源极度匮乏的年代,对知识的渴望无法得到满足,这让郭守平产生了遗憾。他表示,能就读中财MBA是幸运的,也是值得感恩和珍惜的。


通过中财MBA的学习,他不仅学到了更系统深入的专业理论知识,也打开了新视野,学会以一种更宏观的角度看待事物,使自己拥有更高的格局与更广的胸怀。同时,结识了挚友同窗,收获了真挚的情谊,“我们之间就像一张关联的网,互相联结,互相传递着不同的信号,进行着思维与灵感的碰撞,产生了光芒四射的知识火花”。


8.jpg


手绘一幅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