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 | 第六届期货实盘大赛亚军、中国农业大学MBA马晓飞的独门秘籍!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MBAedu    07/13/2020

7560

微信图片_20200713205253.jpg

马晓飞

第六届期货实盘大赛亚军


感谢农大MBA中心组织的期货实盘大赛,很高兴能在这次比赛中取得第二名的成绩,也很感谢MBA中心配比的1.5万元投资基金,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其实期货市场我并不陌生,我在单位也分管过负责套期保值的业务,通过期货市场规避现货敞口头寸的价格风险。但是单纯的投机性业务,我并没有做过。所以本次比赛,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一方面想通过这次系统的实战培养自己的交易策略与交易习惯,另一方面为工作中的农产品现货采销业务做商情指导。

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学习工作背景,我本科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之后也一直从事农业产业链上的相关工作。目前就职于先正达集团中国“MAP与数字农业事业部”,负责全国范围内水稻、大米等粮食作物大宗农产品采销工作。

所以,我本身就是在做农产品现货业务,对现货的价格波动比较敏感,对相关商品的基本面也比较了解,这可能是我的一个优势。


独门秘籍


回顾本次实盘大赛,我总结了几点经验和大家分享。

第一,要聚焦做熟悉的品种。为什么要做自己熟悉的品种呢?对于熟悉商品,我们对其基本面的判断会更为准确,这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并不是全部。投资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事,更重要的是心理层面的博弈。只有对于自己熟悉的品种,你才会更加自信,不会人云亦云,不会轻易动摇,不会随意调整自己的交易策略。笃定的信心,是投资最基础的一个要素。所以,我做的品种相对较少,主要是玉米、粳米等农产品,聚焦到熟悉的品种,是一个投资者长期存活的法则。

第二,要顺势交易。期货不同于股票,期货是双向交易,你既可以买多,又可以卖空,我非常喜欢这一点。但是,我希望大家一定要顺势交易。4月初,在粳米上我判断以下行是趋势,初步测算会跌到3500点,于是我只做空,逢高做空,因为是一个时间不长的比赛,所以短线为主。玉米长期看多,所以只做多,逢低做多。顺势交易可能不会让我们挣多少钱,但是至少会让我们挣钱的机率大大提升,至少大趋势如果判断正确,不设止损,也能扛回来。

第三,要活着。所谓活着,就是要设立止盈止损线,市场永远有机会,但前提是我们要活着,要有资金。这也是我们培养自己交易习惯的好机会,下单之前,根据商品波动情况,构思好止损止盈点,严格的执行下去。可能一次两次,我们会后悔说“哎呀,如果不止损就好了,你看又涨回来了”,我也遇到几次这样的情况,但是,仔细想想,其实我们是花了一点止损的钱,买了继续可以在市场投资的机会。当然,如果对趋势判断准确且笃定,计划长线交易,也没有必要一定做止损止盈,这个根据自己的投资策略,因人而异吧。

第四,要有耐心,等待机会。市场机会很多,不要着急下单,我在最初,也有这种感觉,感觉现在不下单就要错过一个亿似的,这就是典型的投资没有耐心。我认为期货价格的走势,类似于价格与价值的波动一样,偶尔会偏离,但终究会回来,所以投资要有耐心,不到心理点位,尽量不要建仓,不到合适点位,尽量不要加仓。

第五,商品的供需基本面不是全部。这是我犯的比较大错误,我做现货多了,总是从商品本身的供需上去分析,其实没有致命的错误,但是,我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资金面。短期资金对于期货价格的走势,远远大于商品供需本身,所以,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参赛收获


回想本次大赛的收获,除了培养起自己的交易习惯与策略之外,我认为最大的收获是真正理解了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

受国际疫情与非洲蝗灾多重因素影响,粳米期货价格在3月底有一个大幅拉升,随后在四月初开始下跌。我们根据期货价格走势,结合稻谷基本面,预判稻谷在4月份会是一个阶段性的行情,然后重归下行曲线。于是在现货价格上升期分批次销售稻谷现货,现在回顾,真的卖在了阶段性的高点。

其实,粳米期货市场并不算活跃,在玉米、大豆等活跃品种上,我们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发现更多机会,也可以充分利用起其套期保值等功能。甚至再进一步往产业链上游延伸,“期货+保险”也有很大的空间。

在未来,我可能不会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单纯的投机性交易,但是我会与期货市场更加紧密,那就是研究期货,进而对于现货形成支持与补充。很荣幸我在从事农产品现货工作,希望通过期货理论知识的学习,现货的实操,进一步研究期现结合,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