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MBA中心启动重大改革!新形势、新模式、新动能!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MBA教育中心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高铭    10/28/2020

5766

微信图片_20201028225113.jpg


【中国MBA教育网讯】10月27日上午10点,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MBA教育中心工作会议在学院路校区综合科研楼B204召开。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刘纪鹏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宣布10月26日商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出席人员(1人缺席投票)一致通过了商学院青年教师赴MBA任职锻炼的议案。

商学院分党委书记李欣宇、MBA教育中心副主任胡继晔、商学院工会主席张毅出席会议并对MBA管理新模式探索、新工作开展发表建议。MBA教育中心校友总会会长赵枳程和本次赴MBA任职的青年教师戴建华、孟令星、唱小溪、丛颖男、陈芑名、高秋明、张亚琼、宋迪、华忆昕、邓晓,以及MBA教育中心工作人员肖富荣、梁永正、张鹏、刘炬、叶青、孙晓桐等也出席了本次会议。

 

1、商学院形势逼人,形势催人奋进

刘纪鹏院长指出本次会议的召开基于四个背景:

第一,形势逼人,商学院目前正处于一个重大的转型期,尤其是MBA教育中心的教学和管理工作面临严峻考验,亟须在新经济、新形势的背景下,探索MBA管理新模式,促进商学院“七系一所”和MBA教育中心的融合创新。

第二,形势催人奋进,MBA教育中心应肩负在新经济、新形势背景下探索未来中国MBA教育发展新方向、管理新模式的光荣使命。

第三,中国政法大学亟待建立多层次的人才梯队,打造一支感受过前线、能打胜仗的中坚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应该到行政管理岗位上锻炼管理才能,为商学院各系所的管理队伍储备青年力量。

第四,MBA不仅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硕士,而是商学院全院、全体教师的MBA。MBA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商学院每一位教职员工休戚相关。从教学、教材、教程的角度看,需要促进“七系一所”和MBA教育中心的全面融合,将各系所的精品课程及时反映到MBA的教学培养计划中。


2、开创MBA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

基于上述背景,经商学院党政联席会出席人员一致通过,决定对商学院及MBA教育中心的工作进行创新调整,由商学院青年教师赴MBA教育中心任职,直接担任MBA教育中心各职能部门一把手工作,实现商学院“七系一所”和MBA教育中心的联动发展。MBA教育中心工作方案调整的信息发布后,获得了全院教师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近三十位青年教师报名参加MBA教育中心的任职工作。最终,经学院党政联席会批准,目前商学院MBA教育中心各职能部门的任职情况如下:

1.办公室

主任:陈芑名

工作人员:张鹏、刘炬

2.招生部

主任:孟令星

助理:邓晓

工作人员:肖富荣、王育敬

3.学生工作部

主任:唱小溪

助理:华忆昕、邓晓

工作人员:陈璐、孙晓桐

4.教学部

主任:丛颖男

助理:宋迪

工作人员:叶青、姚龙艳、李慧

5.发展部

主任:戴建华

助理:高秋明

工作人员:梁永正、白桦

6.校友办公室

主任:张毅来

助理:张亚琼

工作人员:张婷

青年教师赴MBA教育中心任职对于商学院和MBA教育中心的发展意义重大,有利于振兴MBA发展,探索MBA教学工作发展的新路径。青年教师应“带着问题任职”,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发现真问题,探索新模式。

 微信图片_20201028225109.jpg

 

3、加强部门联动,期待精诚合作


刘纪鹏院长在会上表示,应加强MBA教育中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建立全周期的教育管理模式——打通入学前招生工作,入学中学生工作管理,入学后教学课程管理工作,毕业后未来发展工作。刘纪鹏院长还重点强调了几个部门的工作:

第一是招生工作,经过近几日的积极宣传,MBA第一志愿率报名人数已从10月15日的268人增加到了目前的573人,招生部应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继续加大宣传、动员校友,打好招生“攻坚战”。

第二是教学和校友联系工作,校友办公室应积极与MBA校友总会对接,吸收优秀校友成为MBA学生的实践导师,实现在校资源和校友资源的优化组合。在校友总会的推荐下,首批10位优秀校友将被聘为商学院客座教授。

第三是办公室工作,应认真完善考勤工作,优化MBA教育中心工作人员的请假制度,并抓紧MBA教育中心各工作人员的统一对外标识工作。

MBA教育中心副主任胡继晔代表MBA教育中心的全体员工对青年教师的加入表示欢迎,他指出无限次重复博弈造就长期合作,原有的MBA教职工应当妥善完成对接工作,新加入的教师则要学会建立服务意识。本次会议还就青年教师赴MBA教育中心任职的待遇、任期等问题进行了说明。会后,MBA教育中心的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观了MBA教育中心办公场所,并初步完成了部门内的工作对接。


微信图片_20201028225107.jpg


本次MBA教育中心工作会议就探索MBA发展新模式作出了重要部署,为商学院MBA教育中心在新经济背景下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希望全院教职员工支持青年教师任职MBA工作,适应新形势,探索一条引领中国MBA建设与管理的新路径。

当日晚8点和9点以线上方式分别召开了MBA在校生大会和MBA校友大会,动员各方力量,打好MBA教育中心招生工作最后五天攻坚战。本次MBA教育中心工作会议就探索MBA发展新模式作出了重要部署。

   

中国政法大学2021年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BA)招生简章


01 学校简介

 微信图片_20201028225106.jpg

中国政法大学直属于国家教育部,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首批入选学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院校。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提出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的总要求。自建校以来,中国政法大学一直以推动中国法治昌明、政治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及生态文明为办学使命,先后开办法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理学、史学、哲学、教育学等多个国内国际知名的优势学科专业。学校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MBA项目授课地点在海淀区学院路校区。

 

02 MBA项目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依托1995年设立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于2002年在整合中国政法大学经济、管理和法律师资及教学资源基础上正式组建。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是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CFA正式会员,目前拥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并设有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工商管理、金融、国际商务),以及经济学、工商管理、国际商务、金融工程4个本科专业,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和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基于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三大一级学科的支撑,中国政法大学开创了中国高等商科教育中独具特色的法商融合创新优势MBA项目。2017年3月,商学院作为中国政法大学教学改革创新试点单位,资本金融学奠基人、被媒体称为中国股改第一人的刘纪鹏院长对原有院所体系进行了全面改革,提出了“一主两翼,融合创新,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MBA办学理念。一主就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相融合的商学为主,两翼则是法商和融商两个学科体系,两翼以一主为基础,一主以两翼为特色,形成“七系一所一中心”的组织架构。“七系”为工商管理系、经济系、产业经济系、法商系、资本金融系、财务会计系、国际商务系,其中法商系和资本金融系为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首创;“一所”即企业史研究所;“一中心”即MBA教育中心。

2017年5月,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正式成立具有“六跨特色”的首届理事会,即跨理论与实践、跨政界与商界、跨金融与实体、跨国有与民营、跨国际与国内、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孔丹、宋志平、蔡鄂生、杨凯生、张瑞敏、王健林、巴曙松等33名理事,全面指导MBA各项工作,包括担任导师、建立实习基地、提供案例分析等。MBA教育中心依托学校法学优势、商学院优秀师资、商学院理事会资源,凝练出MBA教育中心“学知识、识人脉、干实事”的办学特质,致力于培养适应法治市场经济时代要求的企业家、管理者及高级法务人员,是培养具有法商和融商智慧的新时代商业菁英的摇篮!

 

03 培养特色

 

(一)MBA专业研究(培养)方向

1.法商管理方向(企业合规与公司治理)

2.融商管理方向(资本金融与投融资管理)

3.管理创新与创业方向

4.商业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方向

5.财务会计方向

6.财富管理与战略管理方向

上述第1、2、3、4、5为全日制、非全日制通选培养课程方向;第6为非全日制额外定制培养课程方向

(二)班级特色

1.全日制班:培养以工商管理为基础,以铸造法商、融商管理能力为核心,以法商、融商人脉圈为支撑的,具有扎实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金融学知识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法商、融商管理者。

2.非全日制班:培养已经在工作岗位和事业中取得突出成绩,进一步提升法商、融商综合素养,拓展法商、融商人脉资源,卓越的企业管理者、高级法务人员、金融业领袖人才和商业菁英。

 

04 招生计划

 微信图片_20201028225104.png 

05 奖学金、助学金

 

(一)一志愿新生奖学金

适用于:一志愿报考中国政法大学且被录取的考生。

奖 项:按照联考成绩排名(联考成绩相同时参考复试成绩)设立一、二、三等奖。

奖 金:5000元—30000元。

具体详情另行通知公告。

(二) 在读期间奖助学金

1.奖学金:在读期间MBA学生可申请在校生奖学金。

(1)国家奖学金:根据教育部政策规定,全日制非定向在读MBA学生可参评国家奖学金。

(2)MBA奖学金:全日制及非全日制在读MBA学生均可参评中心各项奖学金。具体奖项有:学业奖学金、学术奖学金、竞赛奖学金、贡献奖学金等。

(3)其他奖学金:学校规定的MBA学生在读期间可参评的其他各类奖学金

2.助学金:根据国家助学金发放相关规定,学校为全日制非定向培养的学生发放12000元(共两年)的研究生补贴。(具体以教育部及学校相关政策通知为准)

 

06 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场坚定,政治合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符合报考规定的体检标准。

(二)考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国家承认大学本科学历,毕业后有三年以上(含三年)工作经历(2018年9月1日以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2.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并有两年以上(含两年)工作经历(2019年9月1日以前获得学位证书);

3.已获国家承认大专学历,毕业后有五年以上(含五年)工作经历(2016年9月1日以前获得毕业证书)。

 

07 全国MBA联考报名

 

全国MBA联考报名采用网上提交报考信息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考生应在教育部规定的研究生报考报名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按要求填写并提交个人报名基本信息、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然后按规定时间到指定报名点现场摄像、确认报名信息。具体报考事宜及相关政策,以国家文件和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通知为准。

 

08 入学考试

 

(一)初试(全国联考)

1.初试科目:综合能力、外语(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共计2门;具体内容以教育部颁发的《2021年MBA联考考试大纲》为准。

2.考试时间:考试日期以教育部统一规定时间为准。

3.考试地点:参考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官网《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国政法大学考点报名公告》,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2021年考点。

(二)复试

1.复试科目:复试面试、政治理论笔试、外语(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听力测试。

2.复试比例:根据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具体要求实行差额复试,具体情况以中国政法大学MBA教育中心官网通知为准。

 

09 录取

 

1、第一志愿考生:联考成绩达到学校分数线,通过学校复试,经总成绩(联考成绩+复试成绩)排名后,在当年招生计划内择优给予预录取资格。预录取考生通过考生申请条件真实性复查、档案政治审核及体检后,即被正式录取。

(体检由中国政法大学统一组织,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考生信息及材料如弄虚作假,中国政法大学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责任由考生自负。)

2、调剂考生:是否接受调剂根据当年的报考情况、上线情况及录取情况而定。请及时关注官网招生信息。

 

10 联系我们

 

1.咨询电话:

010-58902961;010-58908587/89;

2.微信号码:13661332828

(加微信请提交“实名+报考2021mba”字样)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