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MBA教育网讯】随着今年全国两会的召开,“乡村振兴”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高频热词,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移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增加了重要砝码。
为深入解读“乡村振兴”的内涵、目标及实现路径,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及使命感, 3月20日,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MBA中心开展了一堂有关“乡村振兴”的特色思政课。邀请到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姚树洁教授、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刘辛教授、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欧璟华副教授、重庆市垫江县五洞镇党委书记,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18级MBA7班同学高利作主题演讲。课程由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MBA中心主任陈爱华副教授主持。
后“2020年”扶贫弱与乡村振兴
姚树洁教授作《后“2020年”扶贫弱与乡村振兴》的主题演讲。从“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做出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与社会贫富差距”、“中国贫富开发工作演进过程中国精准脱贫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持续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及对策建议”四个方面出发,解读了“2020年”时代扶贫弱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差异、内在联系及有效衔接。回顾新中国成立及改革开放后农村的城市化发展,着重对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提出了政策建议。
收入分配对于乡村振兴的影响与作用
刘辛院长以“收入分配”为切入点,详细展示了收入分配各个阶段的特征及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结构情况,多维度、多渠道论证了收入分配对于乡村振兴的影响与作用。收入分配不仅能够补上“三农”发展短板,更能助推乡村振兴。比如2020年9月国务院提出,我国将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城乡分配格局,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集中支持乡村振兴。
如何走向乡村振兴
欧璟华教授则以《如何走向乡村振兴》为主题,在目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阶段,“窥一斑而知全豹”地解析了中国现代化新征程中的一贯思路,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成绩,对未来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进行了展望。欧璟华教授提出,科学存在着不同的立场,需要树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辩证思维,纠正单向的观点,最后以实现根本性思维的转变。
他谈到,坚持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拉住“为大多数人民谋利益”的 “牛鼻子”,从而巩固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果 。通过发挥集体经济的作用,让农民成为项目实施、利益分享和乡村振兴的主体,走向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基层工作实务
高利书记的演讲主题为《脱贫攻坚基层工作实务—以乡镇、村一级工作开展为例” 》。他立足于基层工作实际,通过“党中央对脱贫攻坚的目标和要求”、“脱贫攻坚在乡镇、村一级的主要任务和困境”、“脱贫攻坚工作的实绩评估与考核机制”及“具体案例分析”四个方面生动、详细地展示了脱贫攻坚基层工作的成果与不易。高利书记以饱满的精神、扎实的作风,以知促行找准致贫原因“对症下药”,最终完满地交出一份脱贫攻坚工作实绩。
互动环节
本堂特色思政课
从宏观到微观
从理论到实践
不仅“干货满满”
现场更是反响热烈
在随后进行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相继提出“从企业角度出发,企业或社会资本能为乡村振兴做什么?”、“如何看待中国基尼系数的增长?”、“乡村振兴与城市化建设是否存在矛盾?”、“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战略下,如何在重庆地区发展重要农业生产活动—以生猪养殖为例?”等颇具创新性和思维性的问题。现场主讲嘉宾对以上问题一一作了解答,将课堂知识碰撞交流的良好氛围推向了高潮。
课堂尾声,陈爱华主任总结发言,她表示,特色思政课是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MBA中心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断创新的教育实践,今后将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教育的要求,将其与学科特色相结合开展更多的特色思政课程,以丰富同学们的精神需求。
End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