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闪闪发光的你 | 复旦大学 EMBA 2020级同道之夜圆满举办

来源:复旦大学EMBA项目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杨思雨    09/28/2022

5435


导读:

平生幸同道,相见日相亲

与君歌一曲,再话卿云梦


2020年9月,怀揣着求学致道的梦想,和提升自我的追求,一群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们重返校园,来到复旦大学EMBA的课堂。一路走过,知道、问道、同道,寻找最适用于自己的致胜之道。


日月光华,两度春秋,复旦大学EMBA 2020级的同学们通过时间沉淀收获更多可能性,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拥抱日新月异的未来。


培育卓尔力量,擎动商业新未来

2022年9月23日,“致闪闪发光的你——复旦大学EMBA 2020级同道之夜”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举行。




复旦大学EMBA项目创立二十周年,这也是中国商业风起云涌,日新月异的时代。企业管理位于史无前例的关键位置,成为应对全球公共危机、重构全球经济秩序、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力量。复旦大学EMBA 20年来为各行各业输送大量企业家和高管,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商业文明的进步。



怀揣着共同的理想,2020年9月18日,他们相聚在复旦EMBA的开学典礼现场,回到校园汲取养分,遇见志同道合的人,在这里开启一段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学习旅程。


两年后的2022年,2020级同学已完成他们全部的课程,在“同道之夜”活动现场再次齐聚一堂。


师者谆谆寄语,前程前路无羁绊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强调学习是个永无止境的概念,当下正在进行的科技革命具备颠覆性的特点,由此引发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带来产业融合、转型升级、迭代更新,正在不断改变和重塑着产业新面貌和商业管理新模式。


问题在改变,回答问题的知识也必然需要更新。过往人类实践积累的管理知识难以支撑未来20年的发展,而需要不断通过新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建立新的管理模式。陆雄文院长说,EMBA一直倡导“二人行必有我师”,希望大家保持不断学习的心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时效,扩展知识储备边界,探寻企业致胜之道。



复旦大学EMBA任课教授代表包季鸣教授对同学们讲述了关于学习的四个阶段,“知道、悟道、做道、得道”。


“知道”是同学们在EMBA课堂上的积累,通过学习大家得以掌握新经济的动能转换、科技创新的底层逻辑等等知识。


“悟道”即为在课堂学习、思考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内化。包教授希望大家都能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要在底层逻辑、基础知识上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达到对世间规律更深刻更顶层的认知。


“做道”也即将悟道成果转变为行动和实践。倡导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得道”,通过重复行动实践,形成新的行为实践习惯,形成新的“道”。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包教授认为当今社会存在四个“新”,新的政治格局、新的经济规则、新的工业革命和新的全球问题。面对这四个新变化,大家应该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做好面对艰苦的准备,不断谋求新的可能。



复旦大学EMBA项目主任徐喆对同学们表达了不舍与勉励。2020级同学们经历了疫情的阴霾,但是大家遇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同走过了饱含情意,深刻难忘的校园生活。



徐喆老师也对推荐新生入学的同学们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复旦大学EMBA的同学们是一个能够推动经济进步,接力传承的卓越团体。各位同学以自己的优秀为复旦大学EMBA背书,也是对办学质量的肯定,也不断助力复旦大学EMBA茁壮成长。



师恩如山,深刻每一种命运;师恩如水,滋润每一颗心灵;师恩如火,燎原每一个生命。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一位位名师如灯塔,照亮同学们求学致道的路途。在课程学习结束之际,2020级同学纷纷表达对教授的满怀不舍和感恩之情。主持人邀请当天出席活动的殷志文副院长,沈伟家教授、郁文教授、王安宇副教授登台,接受同学的谢意,并请他们表达对同学们的祝福和期许。复旦大学EMBA 2020级的同学们在两年的时光里接受大学精神的文化滋养。复旦精神中的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心无羁绊,将永远激励他们砥砺前行。


光华同道两载,此间如歌可回首

在“同道之夜“,同学们以打破班级,年级贯通的形式组成六队,通过活动前的队长投票,按排名顺序获得选歌权。随后由专业老师带领教学排练,通过团队内的分工合作,在同道之夜的舞台上进行了包括乐器演奏、演唱在内完整的歌曲表演。



通过这次组团演奏PK,同学们得以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挑战并见证自我,最大程度调动自己来感受音乐带来的力量。同时通过跨班级的组队形式,更好地促进年级间同学们的沟通。


彼此联结的心意是我们友情的侧写,奔赴与投入是我们热爱的在场证明。通过短短几个小时内的组队、学习、排练、彩排,到最终晚会时的登场演出,在舞台上的每一位同学都异常勇敢,闪闪发光。



一段求知之旅,光华两度春秋。

“同道之夜“致闪闪发光的自己,

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

继续逐风踏浪。

在大有可为的时代里,大有作为。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