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报考点网上确认公告

来源:北信科MBA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王威林    10/28/2022

6015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报考点(代码:1161)



根据《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所有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网上交费,并按照所选报考点的要求进行网上确认。只有完成以上步骤,报名才算成功。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报考点(考点代码1161)采用网上确认方式进行确认,考生不必再到现场进行材料审核。


一、报考点选择


符合以下条件的考生应选择我校作为报考点

1. 报考我校且就读学校在京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

2. 报考我校且本人具有在京户籍的非应届毕业生。

3. 报考我校,工作所在地在京,且2022 年1 月至9 月在京连续缴纳6 个月(含)以上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均不含补缴;疫情期间缓缴的保险,按北京市缓缴政策执行)的非应届毕业生。

4. 报考京外招生单位的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以下考生不能选择我校作为报考点

1.报考军事院校的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2.“业务课2” 科目考试时间超过3 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

要求、考试科目代码第1 位为“5”的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3.不能满足“报考点选择”(一)中相关要求的考生。


二、网上确认时间安排


上传材料起止时间:2022年11月1日中午12:00—11月5日上午10:00。

重传材料截止时间:2022年11月5日中午12:00。

网上审核截止时间:2022年11月5日下午14:00。

2022年11月5日14:00后审核仍未通过或未进行网上确认的考生将不再受理确认,后果及损失由本人承担。

注意:建议考生尽早上传材料,以免因网上审核不通过没有充足时间重传材料而错失机会。


三、网上确认材料清单


(一)考生电子证件照片

1. 考生本人近三个月内的一寸、正面、免冠、白底、无妆、彩色电子证件照;

2. 照片格式为jpg 或jpeg 格式,大小不超过10M,宽高比为3:4;

3. 要求正脸头像,人像水平居中,人脸的水平转动角,倾斜角,俯仰角应在±10 度之内。头像左右对称。姿态端正,双眼自然睁开并平视,双耳对称,嘴唇自然闭合,左右肩膀平衡,头部和肩部要端正且不能过大或过小,需占整张照片的比例为2/3;

4. 脸部无遮挡,头发不得遮挡脸部、眼睛、眉毛、耳朵或造成阴影,要露出五官;

5. 照明及光线均匀,脸部、鼻部不能发光,无高光、光斑,无阴影、红眼等;

6. 人像对焦准确、层次清晰,不模糊;

7. 不得化妆、不得佩戴眼镜、隐形眼镜和美瞳拍照;

8. 图像应真实表达考生本人近期相貌,照片内容要求真实有效,不得做任何修改(如不得使用PS 等照片编辑软件处理,不得对人像特征(如伤疤、痣、发型等)进行技术处理,不得用照片翻拍);

9. 请务必谨慎上传符合上述全部要求的照片,否则会影响审核。


(二)考生身份证原件照片

1. 考生须将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分正、反两面进行分别拍照上传

2. 确保身份证边框完整、字迹清晰、亮度均匀;

3. 照片内容要求真实有效,不得进行PS 等照片编辑软件处理,也不得用照片翻拍;

4. 请务必谨慎上传符合上述要求的身份证照片,否则会影响审核结果。


(三)考生手持身份证原件照片

1. 仅支持jpg 或jpeg 格式,建议大小不超过10M;

2. 考生拍照时,手持本人身份证,将持证手臂和上半身完整拍进照片。姿态端正,双眼自然睁开并平视,双耳对称,嘴唇自然闭合,左右肩膀平衡,头部和肩部要端正。

3. 脸部无遮挡,头发不得遮挡脸部、眼睛、眉毛、耳朵或造成阴影,要露出五官;

4. 确保身份证上所有信息可见、完整(没有遮挡或被手指捏住);

5. 照明及光线均匀,脸部、鼻部不能发光,无高光、光斑,无阴影、红眼等;

6. 人像对焦准确、层次清晰,不模糊;

7. 不得化妆、不得佩戴眼镜、隐形眼镜和美瞳拍照;

8. 图像应真实表达考生本人近期相貌,照片内容要求真实有效,不得做任何修改(如不得使用PS 等照片编辑软件处理,不得对人像特征(如伤疤、痣、发型等)进行技术处理,不得用照片翻拍);

9. 请务必谨慎上传符合上述全部要求的照片,否则会影响审核结果。


(四)应届毕业生须补充上传以下材料

本人学生证封面、个人信息页及注册页图片(学生证应在有效期内且每学期须完成注册),同时提交完整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图片,且在线验证码清晰须在有效期内。如学生证遗失,需提交学校教务处开具的学籍证明。


(五)往届生须补充上传以下材料

1. 毕业证或结业证原件图片,其中获得硕士或者博士学位考生还须提供学位证书原件图片。(若丢失,须上传“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在线验证码清晰,须在有效期内)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2. 户口所在地在北京的考生须上传户口本首页(公安部门盖章页)及本人信息页图片(集体户口提供首页及个人单页,首页须有户口单位盖章),也可提供由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原件图片。


3. 非京户籍但工作所在地在北京的考生须提交:①北京市社会保障卡正反面图片;② 2022 年1 月至9 月在京连续缴纳6个月(含)以上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均不含补缴;疫情期间缓缴的保险,按北京市缓缴政策执行)的北京市社保个人权益记录(参保人缴费信息)图片(须是红章原件,可登录“北京市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下载)。



(六)其他情况须补充上传以下材料

1. 网报时未通过学籍校验,但2023 年新生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或网络教育考生,须上传由颁发毕业证书的教育机构或高校出具的成绩单(盖章)原件图片或有效期内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原件图片。

2. 学历校验未通过的往届毕业生,须上传“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在线验证码须在有效期内)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图片。

3. 因更改姓名或身份证号导致的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除上传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外,还须上传具有更改记录的户口本(簿)或公安机关开具的相关证明原件图片。

4. 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须上传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图片,认证报告上的12 位在线验证码或7 位认证编号必须清晰完整。

5. 录取当年入学前方可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的考生,须上传境外高校近期提供的成绩单或者在读证明。

6. 在校本科第二学士学位在读考生以往届生身份报考的,须提交在京高校就读证明及培养部门出具的允许考试证明材料。

7. 在校研究生考生,须提供由研究生就读单位培养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


四、网上确认流程


1. 登录系统

可选择手机端或PC 端凭本人网上报名的学信网账号、密码即可登录网上确认系统。登陆网址为:yz.chsi.com.cn/wsqr/stu/。考生也可通过二维码访问网上确认页面,建议考生使用手机进入网上确认系统。


2. 阅读材料并签订承诺书

请认真阅读《北京市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考生须知》、《北京市2023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信息网上确认须知》和《2023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报考点公告》等材料,按要求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3. 上传材料

按要求上传网上确认所需材料。

4. 材料审核与结果查询

11 月1 日14:00 起,我校将通过网上确认系统陆续向考生反馈审核结果,请考生及时关注系统信息和手机短信、微信提醒,及时登陆网上确认系统查看审核结果。如未通过审核,应根据提示在截止时间内重新按时提交相关材料。审核结果有关说明如下:

(1)审核通过:考生已完成报名信息网上确认。

(2)待补充材料:考生需根据系统提示在规定时间内补充(或修改)有关材料并重新提交上传。

(3)审核不通过:因不符合国家报考条件或报考点接收条件导致最终审核不通过的考生,报名信息无效。如有异议可向所选报考点咨询。

咨询电话:010-62843704,010-82426836

电话咨询时间:2022 年11 月1 日-5 日上午8:30-11:30,下午

13:30-16:30

咨询邮箱:yzb@bistu.edu.cn


五、注意事项

1. 不符合我校报考点接收条件的考生,不予确认,后果及损失由本人承担。

2. 不符合我校研究生报考条件与要求的考生,不予确认,后果及损失由本人承担。

3. 未按要求网上支付报名费的考生,不予确认,后果及损失由本人承担。

4. 未按要求确认网报信息、提供相关材料的考生不予确认,后果及损失由本人承担。

5. 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提交虚假材料造成不能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本人承担。工作人员发现伪造证件或其他相应材料的,将通知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

6. 考生上传材料成功后,须及时登录系统查看审核结果,如未通过审核,应根据提示按时重新提交相关材料。

7. 考生应如实填写往年考试违规情况,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作弊停考期限未满的考生,不予确认。

8. 网上确认后,考生务必保存网上报名的用户名、密码和报名号等信息,并在考前10 天左右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本人《准考证》。

9.未进行网上确认或网上确认未通过审核的考生,报名信息无效,其初试费将由研招网信息平台在数据核查结束后(预计在12 月底前)退回原支付账户。为确保退费顺利进行,在此特别提醒:考生不要急于注销支付账户,发现问题请及时与研招网客服联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