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承办第六届中国系统科学大会 2000余位专家学者共谋系统科学发展

来源:系统科学大会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周子丁    11/12/2022

6892


11月12日至13日,第六届中国系统科学大会(CSSC2022)在上海召开。本届大会由上海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系统科学大会指导委员会主办,上海理工大学承办,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北京交通大学交通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理学院、同济大学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协办。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郭雷院士、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教授共同担任本届大会主席。

中国系统科学大会以创建系统学、推进系统科学学科建设为宗旨,围绕系统方法论、系统演化论、系统认知论、系统调控论、系统工程及其它相关学科展开研讨,为系统科学领域国内外学者提供跨学科、高层次的交流平台。本届大会吸引了全国122所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2000余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会。开幕式由上理工党委副书记顾春华教授主持。

大会主席郭雷院士致辞,他指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调系统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复杂系统科学已经成为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在此背景下,为应对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系统科学带来的挑战,中国系统科学大会肩负着吸引更多青年人进入系统科学领域、促进全国系统科学学者间交流的重任,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北京交通大学贾斌教授代表系统科学评议组致辞,他提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系统观念思想的指引下,第八届系统科学学科评议组将继续支持中国系统科学大会的发展,继续进行深度合作,发动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积极申办中国系统科学大会,协助推动系统科学前沿论坛的举办,扩大系统科学学科在全国的影响力。

丁晓东代表大会承办方致辞,他首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余位参会专家、学者和研究生表示热烈的欢迎,特别感谢作大会报告的4位院士、作大会专题报告的8位优秀学者。他简要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概况及学科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指出,系统科学学科是上理工高水平大学建设学科之一,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系统科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吸引更多的青年学者投身系统科学研究,为系统科学领域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军事科学院刘国治院士、国网电力科学院薛禹胜院士、东北大学唐立新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David Rios Insua 院士分别以“复杂性将成为未来智能化战争的重要武器”“整体保熵还原论——以Lorenz系统的机理研究为例” “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 “网络安全风险模型”为题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随后,大会组织了以“科学中的系统学”和“系统科学的发展展望”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张海涛教授、严钢教授、李辉教授、唐漾教授、李大庆教授、李际超教授、吴建军教授、赵靖教授等优秀学者作大会专题报告,报告内容既包括系统理论、系统控制与优化等理论研究,也涵盖了复杂系统在集群智能、生命科学、军事战争、城市交通等多学科领域的应用研究。大会共收到各类投稿822篇,安排分组报告71组,围绕586个报告进行了学术交流。

第七届中国系统科学大会承办单位重庆交通大学与重庆邮电大学介绍了下届大会的筹备情况,重庆交通大学热情邀请专家学者明年相聚山城重庆。


郭雷致辞


丁晓东致辞


贾斌致辞


顾春华主持开幕式


刘国治做大会报告


薛禹胜做大会报告


唐立新做大会报告


David Rios Insua做大会报告



专题研讨会


线上线下会场


供稿:管理学院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