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科创,无未来
洞察时代趋势,呼应国家战略
担负历史使命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于2020年启动“科创战略”
两年多的实践,成果丰硕
展望未来,坚定求索
科创在路上
……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院士在2022复旦管院科创周开幕式上讲话。金力校长指出,谋科创就是谋未来,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已成为国之所需、时之所向,更是教育应该担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管理学院一大批校友在集成电路、生态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各大赛道成长为行业的引领者,作为亚洲领先、世界先进的商学院,学院理应回应时代的需求。2020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启动科创战略,秉持了“无科创,无未来”、“管理赋能科创”的理念,正是符合国家发展、上海发展的大势。
“如今,创新领变已经成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文化的一部分。深度探索科创的管理之道,培育面向科创时代的管理人才和科创先锋,以管理赋能科创,迅速提升科技水平,让创新的成果不断涌现,进而转化为生产力,这是复旦大学的使命和责任,也是复旦管院的责任和担当。复旦大学将继续支持管理学院瞄准国家科创战略,持续深入地开展科创的研究和科创领袖人才的培养,研究新问题,创造新知识,传播新思想,贡献新方案,真正实现管理和科创的双向奔赴,以此赋能,让管理和科创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双引擎!”
陆雄文院长就复旦管院科创战略实施情况进行了汇报。他表示,“过去两年来,学院在科创理论研究、科创人才培养、科创生态圈建设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在科创业界赢得了广泛好评,并且引领了中国管理教育的创新、进步。”
复旦管院围绕科创战略在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一是学术引领。学院鼓励广大教师聚焦科创开展原创性研究,已经启动23个科创管理专题研究,并筹建了科创管理研究中心。
二是效益导向。管理要落地,要出实效。复旦科创企业家营100多位学员,已有两家学员企业在科创板成功上市,一家完成创业板过会,并有7家学员企业正在启动IPO进程。同时,学院通过线上论坛等活动,传播、探索管理赋能科创理念及理论,创造了极大的社会价值。
三是人才培养。学院将科创融入管理教育,推出科创企业家营和科创青干营两大项目。这两大项目不仅师资实力雄厚,并且生源非常优质,其课程体系、课程教材也基于原创,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颇多创新。
四是科创生态圈建设。学院充分整合资源,与投融资、咨询、专利、法律等行业,以及与研究院、研究所等智库合作,从资金、管理等方面为中国科创构建一个良好生态。
汇报的结尾,陆院长表示:我们感恩过去两年各界对复旦管院的鼎力支持。未来,复旦管院希望与大家共携手,在科创教育与研究创新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历经两年引领与开拓的征途,复旦管院将科创战略推进至一个全新的高度。在今天的主题活动上,工信部“信创高级管理人才培训基地”授牌仪式、G50科创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成立仪式、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启动仪式、“科创管理”系列教材发布仪式、复旦科创企业家营·五期开营交旗仪式、“复旦科创企业发展生态联盟”宣言签署仪式一一举行。
站在全新的起点上,复旦管院将继往开来,为中国科创事业发展贡献“复旦智慧”。
工信部授牌
“信创高级管理人才培训基地”
授牌仪式上,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副主任刘明亮发表讲话。他表示,工信部与复旦管院将充分结合并发挥双方优势资源及各自人才培养方面的优秀经验,借助于“信创高级管理人才培训基地”这一平台,探索信创人才培养的创新方式及组织形态,培养面向未来的优秀信创人才。
G50科创产业
投融资服务平台成立
复旦管院携手国资基金五十人论坛(G50)与上海国资研究院共同推出“G50科创产业投融资平台”,聚焦越来越多优秀的创业者和优质的科创企业,通过国有资本、管理教育、产业融资的赋能,推动科创主体和创新要素高效对接,构建一个多场景、全方位、高质量的平台,助力科创企业茁壮成长。
长三角
聚劲科创大赛启动
秉持公益教育初心,引导科创向善理念,复旦管院联合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共同举办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在原有的聚劲杯创业大赛基础上,全方位升级,更加聚焦科创赛道,汇聚国内外优质资源,助力长三角科技产业一体化的发展。
全国首套“科创企业管理”
系列教材启动
在启动仪式上,复旦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严峰表示:“科创企业管理”系列教材是中国首套科创管理类教材,对出版方而言也意义重大:一是丛书选题立意高远,契合国家战略;二是这套教材的编写出版是复旦大学整体教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旦大学对教材工作高度重视,并充分投入;三是服务教学科研是大学出版社的基本目标,期待通过这一系列教材的逐步推进,复旦管理学能逐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科创学派”,并能通过这套丛书让更多人受益。
复旦科创企业发展生态联盟
宣言签署
在科创战略实践两周年之际,复旦管院正式发起复旦科创企业发展生态联盟。联盟成员将形成紧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秉承长期主义、专业主义的合作精神,从管理、人才、资本、产业等多角度全方位赋能联盟内外的科创企业,为推动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贡献更大力量。今日,近20家联盟成员代表至现场签署宣言。
复旦科创企业家营
五期开营交旗
过去两年,复旦管院成功举办了四期科创企业家营,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百余位科创企业家。今天,复旦科创企业家营五期开营,四期学员代表将营旗交到五期学员代表手中。
院长论坛
► 科技与管理共创未来
“从教学的源头开始,打通学科培养科创人才”、“把哲学的思考嵌入科创活动中,关注人类未来”、“科创管理人才培养不能‘单兵作战’”……
在今天活动中的“院长论坛”上,陆雄文院长携手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林鑫华、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以“科技与管理共创未来”为主题,就高校如何落地国家科创战略、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等话题展开深入对话。
林鑫华
孙向晨
陆雄文
林鑫华:科技创新,人才是第一要素。中国的未来发展,一定要做的就是高校的教学创新。我希望从教学的源头开始,让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科创;人才的培养同时也需要科学家、管理学者、人文学者投身于教学。从长远来说,我们要打通各个学科,比如生命科学学科,要把医院、数学、物理、管理科学等整合起来。全方位地把学科打通才能够真正体现复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
孙向晨:哲学不只是一个研究领域,也遍布于生活之中。科技是人类发展的加速度,但它同时也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我们要把哲学层面的思考、伦理的原则嵌入科技创新中,让科技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今天的大学既是文化知识的传承者,也是创新的基地。哲学的作用,就是培养自由的灵魂,需要在人的灵魂里留出创造的空间和自由度,留出那个能够超出界限的维度。要让中国的大学成为创造力的中心,我们还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去做。
陆雄文:本世纪中国要与西方发达国家同台对话、竞争,科创是唯一的入场券。复旦管院顺应时代潮流,支持国家科创事业,提出‘无科创,无未来’,启动科创战略,这是使命担当,也是情怀使然。无论是科学家还是管理学者,都是抱着这样一种情怀和使命去做面向未来的事情。科创战略也给教育创新提供了机会。如今,没有一项科学技术可以“单兵作战”,任何一个科创赛道的突破都会对其他赛道上的技术发展、商业应用起到很大助推作用。科创管理人才培养同样如此。期待跟两位所在的学院,以及其他更多的学院在跨学科的交流、碰撞、合作中探索和创造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培养全新的复合型人才。管理与科创双向奔赴、携力共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圆桌对话
► 科创企业的发展机会与对策
学术主持:
钱世政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对话嘉宾:
阙 波 上海道禾长期投资管理公司董事
单俊葆 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总裁、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校友
邵 俊 德同(上海)私募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复旦大学校友
邵 宇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校友
周道洪 上海国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科创不仅依赖于科技的发展,资本助力、产业应用同样也是科创生态圈的重要环节。在钱世政教授的主持下,学者、投资人围绕“科创企业的发展机会与对策”展开讨论。
钱世政教授在总结中表示,科创已成为当前各界关注的国家战略,管理与科创是经济发展的双履带,需双向赋能,同速前进。同样,资本与科创也是双向赋能的。资本可通过创造流通性,为科创提供资金及相关服务。
创新领变,其道大光
复旦管院科创之路
已经启程
我们必将续写更多辉煌
11月18日-11月23日
欢迎持续关注
2022复旦管院科创周
锁定每一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