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管院张越凯:自我认知与领导力

来源:上理管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周子丁    01/07/2023

4746


2022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年度论坛暨校外导师聘任仪式12月21日在线举行,美敦力中国区主动脉、周围血管健康及静脉业务副总裁张越凯以自身经验,分享了“自我认知”与“领导力”二者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二者结合才能在职业生涯发展中脱颖而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往往会关注到成功的管理者,但也不乏失败的管理者,成功与失败的关键点就在于是否有清晰的自我认知。自我认知与个人的领导力息息相关。从每个人进入职业生涯前的规划开始,最重要的就是客观认识自我,其次是评估职业机会,确定目标和路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终身学习,高效学习,与时俱进,并且适时作出灵活的调整。


同时,我们需要考虑自身的适配与发展,适配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圆环,圆环内圈代表个人的内在条件,如能力、兴趣、价值观等;中圈代表工作世界,如职业特性、职业报酬率等;外圈代表适配情形,如持久稳定、满足成就感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多探讨自己想要什么等问题。



通过以上职业生涯规划、自身适配与发展问题的思考,我们需要了解一个概念,即自我认知,那么,自我认知包括哪些内容呢?它包括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理性自我和社会自我。生理自我,主要包括自己的相貌,穿着打扮等;心理自我,包括自我的性格,气质,意志,情感,能力等方面的优缺点的评判与评估;理性自我,包括自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知识水平,价值观,道德水平这些因素的评价;社会自我主要包括对自己的社会上扮演的角色,在社会中的责任、权利、义务,名誉,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以及自己对他人的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对于自我认知的方法,可以概括为(1)自我反省,如针对兴趣,能力等;(2)体验式的活动,借助此了解自身价值观、兴趣、性格、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3)他人的评价,也称为“背脊我”,即外在的评价。(4)职业测评,相对比较客观,有助于发现“潜在我”。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测评工具来了解自己。



活在当下,别让思维逃避当下


一个好的领导者能够有较好的自我观察能力,并且有很好的情绪管理能力。那么,管理者的“领导力”在公司管理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我们可以从领导力模型来理解,其包括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五个部分,其中识人是基础,用人是核心,留人是本质。


在领导者进行人才预测时,通常需要考虑三方面因素,其中情商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调查表明,90%的成功经理人都有高情商,而失败的经理人中100%都是低情商。另外两个重要的因素是经验以及智商。70%成功的经理人都有相关的经验,但仅有经验是不够的,80%失败的经理人也有相关的经验,经验是验证一个人是否拥有足够见识的标尺。此外,60%的失败者有高智商,而成功者中拥有高智商的不到50%,可见智商不足以预测成功,情商才是通往成功的密钥。



那么,“管理”与“领导”有何区别呢?管理者侧重于建立秩序,主要负责计划和预算,组织及配置人员,控制并解决问题;而领导者侧重于产生变革,主要负责确定方向,整合相关者以及激励和鼓舞。不同的领导风格对企业的绩效、跳槽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对于“高人员导向、低任务导向”的领导风格,会产生“低绩效、低跳槽、低抱怨率”的效果;而对于“低人员导向,高任务导向”的领导风格,会产生“高绩效、高跳槽、高抱怨率”的效果。因此,领导风格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不成功的领导,他们的行为可能会表现出:缺乏培训、认知缺陷以及个性偏执、自以为是等特征。而要想成为一名杰出的领导者,需要重视企业文化、重视员工的满意度与客户的忠诚度、重视管理沟通、重视员工职业发展计划以及重视优秀人才的选拔与激励。



有学者把“U型理论”,即有效领导力的七项能力概括为:(1)觉醒,停止旧有的“下载”式思维习惯;(2)觉察,以新的视角观察;(3)感知,从他人整体的角度感知;(4)自然流现,与静默的源头以及想要生成的未来建立联结;(5)结晶,澄清愿景和意图;(6)建立原型,联结头脑、心灵和双手,通过实践探索未来;(7)执行,联结微观和宏观层面的领导力,维持和发展创新。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当保持正念,善于觉察自己的思维,情绪和不加评判的行动,别让思维逃避当下,通过自我观察来养成监控自己的思维和情绪的习惯,学会关注自己的内心。



推/荐/阅/读/


01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向理而行,眺望未来”年度论坛成功举行!

02 致2023年上理MBA/MPA/MEM项目考生

03 第六届中国系统科学大会隆重开幕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