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号下午,由上外MBA中心主办、MBA学生联合会协办的“大咖来了——博弈论论博弈”专题讲座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特别邀请曾任国家开发银行信贷总监、上海万科香港置地总经理、美国Zenity Ventures执行董事、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MPA/MBA联合硕士、北外滩集团副总经理郑科先生为主讲嘉宾。
郑科先生以“何为博弈论?”作为开场提问引入主题,博弈论是互动的决策科学,这个情境的参与者,他们的行动和决策相互影响,我们的最优决策必须考虑对手的行动和反应,各主体互相依存和影响。博弈论应用在寡头竞争、国际政治、劳资谈判等方面。因此由于世界的复杂性,博弈论从应用数学到策略思维,根植于DNA(职业赌徒)。它是策略思维系统化、删繁就简、抽象模型。
其次,郑先生引入了静态博弈经典情景——“囚徒困境”这个概念,列举了生活中的博弈论和囚徒困境的具体应用场景。亚当斯密告诉我们:”当个人在追求他自己的私利的时候,市场看不见的手会导致最佳经济后果。”纳什告诉我们:“看不见的手可能失灵”。这些理论和现象启示我们个体与群体理性之间的矛盾,个体理性带来背叛的诱惑,个体的最优选择带来群体利益的损失。
接着郑先生说到了静态博弈的第二个经典情境——智猪博弈。对于大猪和小猪而言,唯一的均衡结果是:大猪踩踏板,小猪等待。由此类比国家和企业,比如OPEC中的30多个国家,主要有大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维护国际秩序的稳定,推动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相应的在行业的发展中,大的企业承担了更多更艰巨的市场开发责任。尤其实在当下的芯片产业中,美国就是行业中的“大猪”,发展中国家是“小猪”,因为每个世纪似乎总会出现一个有实力、有意志、且有知识与道德动力,希图根据其自身的价值观来塑造整个国际体系的国家。
然后郑先生讲述了动态博弈——倒推法的思维方式。所谓倒推法,即向前展望,倒后推导。运用逆向思维,先预计未来行动者的未来反应,用该预测作为自身决策的依据,思考如何“引导”对方作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反应。在这个环节,郑先生引入了美铝经典案例和博弈树来具体阐述动态博弈。这一案例告诉我们,要采取策略,改变博弈收益结构,让自己承诺行动成为相关情境下最优。
最后,郑先生总结了博弈论的本质,即博弈论重在换位思考,从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博弈论的智慧之处就在以下方面:考虑各方的动机,并纳入自己的决策中;在面对诸多可能性时,不妨向前展望,倒后推导;有时候选择太多未必是好事,减少选项可能有战略价值。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对博弈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面对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重重迷雾,知道如何用博弈论思维着手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讲座圆满结束,同学们对于博弈论讨论的热度未减,与嘉宾的互动非常热烈。
上外MBA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