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华理MF优秀毕业生 | 张巧杭:眼盛星河,心向远方

来源:华理金融硕士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杨思雨    07/11/2023

7128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深处回眸,在万道霞光中启航

昂首未来,于繁花似锦中赶路

虽是别离,亦是新故事的开始

愿此去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2023届优秀毕业生的故事吧

追随奋斗足迹,感受青春奋进


桃李不言 敬谢师恩



个人简介

张巧杭,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2023届MF毕业生,目前就职于上海农商银行。在校期间,她学习勤勉,成绩优秀,工作负责,担任班级副班长,积极参加学术类竞赛,荣获第一届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三等奖,获评“华东理工大学优秀学生”和“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通过华理MF专业学习,获得了哪些进步与成长?

商学院不仅师资队伍强大,而且老师们责任心强,为人也十分亲和。在老师的传道授业下,我的专业综合素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郑庆寰老师《金融理论与政策》等课程讲授让我们对金融知识的理解得更加深入透彻,从此对金融学的认识不再单纯停留在书本层面,而是学会了以金融专业学生的视角来分析看待生活中的经济金融问题,更好地将金融知识融合于实践应用中,利用所学知识理解和分析现实问题。

蒋志强老师在《Python金融编程实战》的课上从基础的变量命名和赋值讲述至金融领域最常用到的Numpy和Pandas等开源Python库,不仅让我们对Python基础知识框架有了清晰的认知,还使得我们可以灵活运用Python语言实现对金融问题的分析处理,开启我们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之旅,从而为更好地利用现代科技解决金融问题奠定技术基础。

张伟老师的《机器学习与金融应用》专业课详细地介绍了算法模型及其代码的实现,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编程语言实现对算法模型的应用,从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金融问题,真正的实现金融和科技的融合。



充满快乐 奔赴山海


华理两年的学习生活带来哪些蜕变?

经过两年来丰富的学习生活和校园活动,我在以下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首先是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不同于传统的应试教学方式,研究生的课堂给予了我们充分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和灵感创造的机会,小组成员集思广益,不断地实现彼此间灵感的碰撞,从而很好地激发了大家的创造力。

其次是团队合作能力,众多的团队汇报展示越来越凸显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一次次的磨合之下,我们也开始逐渐掌握了团队合作的要领,面对陌生的队员也可以很好地实现目标确立和任务划分,从而练就我们在每一次加入一个新的团队时也能够较快较好的合作完成团队任务。

最后是实践能力,在MF社会实践课时的锻炼下,我们更好地在实践中实现了对金融知识的理解认知,实现金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真正开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从而使得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助力我们走向工作岗位。



四季流转 满地繁花


校园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研究生就读期间,我有幸参加了第一届全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大赛,凭借对金融科技的好奇与热爱,我们并不相熟的五个人聚在了一起组成一只小队,很默契地在方向与选题、算法模型的选择与设计等方面达成了共识。虽然对算法这一领域充满陌生,但大家集思广益、不断地贡献自己的新思路、新想法,不惧失败,百折不挠。

学校和学院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崔惠贤和汪冬华等老师多次组织会议从专业和技术的角度为我们提出宝贵建议。这一经历不止让我们实现了对算法的初识,也使得我们对金融科技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真正的实现了运用金融科技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一步步的开始真正地揭开金融科技神秘的面纱。



踏歌而行 满怀热爱


给学院和学弟学妹们的祝福

四十年风雨兼程,在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40周年华诞之际,祝学院科研结硕果,桃李满芬芳,人才济济,永铸辉煌。祝华理MF的学弟学妹们常怀梦想,不惧艰难,坚定远方!



坚定梦想,保持初心

勇往直前,披荆斩棘

于光明征途追逐梦想

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