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PPE本科专业
招生简介
2023
一、专业介绍
1920年,牛津大学首创PPE(Philosophy, Politics & Economics)本科专业,旨在研究现代社会的结构及其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原理。PPE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培养出诸多政商界精英和杰出学者,被誉为最顶尖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之一。200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首次开设PPE本科专业,中文专业名称教育部备案为“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目前全世界已经有17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开设了PPE专业或项目。
2023年,中山大学正式设立面向本科生的PPE专业,依托哲学系、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和岭南学院等院系,立足现代社会,面向未来而思,聚焦学术前沿,力求培养扎根中国大地、具有国际视野和跨学科视域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中山大学PPE专业的办学宗旨在于,通过学科之间特别是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深入交叉融合,打破专业壁垒,实现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有机融通;发挥中山大学的区位优势和学术底蕴,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培养能面对未来进而引领未来的创新性人才。
PPE专业学制四年。根据教育部规定,完成“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本科学习计划的毕业生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优势
中山大学PPE专业主要依托哲学系、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和岭南学院三个院系合力共建。
PPE专业哲学门类的培养主要依托哲学系。中山大学哲学系创办于1924年,学科历史悠久,学术传统厚重。哲学系秉持“尊德问学,取大用中”的理念,关照人类生活的普遍性问题,目前具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两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多个省部级研究基地。2017年,中山大学哲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22年再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近年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稳居全球前50位,在历届教育部学科评估和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稳居国内第一方阵,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最重要的哲学研究及人才培养单位之一。
PPE专业政治学门类的培养主要依托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学科渊源可上溯至1905年的广东法政学堂。百余年法政学科,文脉悠悠;数十载学科重振,生机勃勃。基于“善政天下、良治中国”的立院宗旨,学院形成了以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两大一级学科合力支撑学院发展的基本格局,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多个省部级研究基地。政治学理论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获评A类;在2023年QS政治学学科排名中,位居内地高校第6位,是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并具有良好全球声望的政治学科研和育人机构之一。
PPE专业经济学门类的培养主要依托岭南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于1987年由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学院包含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两大一级学科,重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金融与风险管理、开放型经济理论、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与数据科学等方向。学院秉持“作育英才、服务社会”的宗旨,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中国乃至全球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全球视野的创新型经济学人才。在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经济学、金融学两个专业均获评A类。在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均获评A类。
(一)学科优势
中山大学PPE专业所依托的三个院系,拥有雄厚的学科体系进行人才培养,共拥有:
3个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学、行政管理学
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国哲学
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哲学、逻辑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
2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哲学、经济学
1个强基计划专业:哲学
(二)平台优势
中山大学PPE专业所依托的三个院系,具有强大的教学、科研与实践平台,共拥有:
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逻辑与认知研究所、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6个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农村研究中心、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研究中心、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中国转型与开放经济研究所、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
2个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医学哲学与人文实践协同创新重点实验室、中观经济学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重点实验室;
1个广东省重点智库:地方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三)区域优势
中山大学背靠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该区历来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产业体系完备,拥有广阔的社会实践场域和丰厚的社会实践资源,对PPE专业的复合型理论研究人才和创造性应用人才具有持续性的需求。
三、课程体系
PPE作为一门独立的本科专业,不是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三个专业的简单组合,而是有机的交叉融合,具有自身独特的培养理念与课程体系。PPE专业通过全新设计的课程体系,优化培养方案,整合教学资源。
PPE主要课程
专业基础课
高等数学(一)、线性代数、哲学导论、逻辑学导论、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政治哲学、政治学原理、中国政府与政治、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制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
专业核心课
PPE跨学科综合研讨课:
1)政治经济学:古典与当代;
2)文明、传统与现代;
3)社会、经济与伦理;
4)当代前沿问题。
PPE社会实践课
专业进阶选修模块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伦理学、宗教学、美学、科学哲学、决策逻辑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宪法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学、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思想、政治社会学、公共政策导论、中国政党政治、比较政治学等;概率统计、计量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全球经济政策、经济思想史等。
人才培养特色
交叉融通:设置以问题为导向的PPE跨学科专题综合研讨系列课程;
专业进阶:提供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进阶课程选修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在某个专业领域进一步深造;
雄厚师资:PPE专业学生享有三个院系的优质的教学、科研与实践资源;此外,定期举办PPE论坛,邀请海内外名家名师做专题讲座,扩大学生视野;
全员导师:“1对1”的导师制和“1对N”的跨专业导师组指导;
国际交流:PPE专业优秀学生将有各类国际学术交流以及海外学习访问的机会,包括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专业方向。
四、学生发展
中山大学PPE专业兼顾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瞄准国家重大理论战略需求,聚焦现当代社会现实问题,着力培养具有哲学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具有扎实的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专业知识,求真务实的复合型理论研究人才和创新性实践应用人才。
(一)综合能力的培养
PPE专业兼及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哲学探求人类智慧与根本关怀,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政治学思考国家治理与公共政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研究与分析能力、系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济学要求较高的高等数学基础,培养学生批判地吸收和发展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了解经济学的发展前沿和趋势。PPE跨学科专题综合研讨课,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社会实践的锻炼
中山大学PPE专业坚持经典与社会两个场域的融合,藉经典理解社会,藉社会激活经典,开创社会实践新模式,构筑实践育人新机制。长期以来,哲学系、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和岭南学院在粤港澳大湾区开辟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场域,为PPE专业的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提供了充足而丰富的资源。
(三)毕业前景
推免读研
PPE专业将按照国家、学校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本专业推免工作实施细则,并组织推免工作。为支持学生投身跨学科研究,学校原则上按不低于全校推免比例均值、不高于50%分配该专业推免名额,具体将以相应工作通知为准。
出国留学
根据国内已有PPE专业毕业生的调研情况,PPE专业的许多毕业生选择海外名校出国留学,继续深造。
优质就业
根据国内外已有PPE专业毕业生调研情况,PPE专业毕业生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就业方向和行业大致有:高等院校及学术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商业公司、国际组织、新闻媒体等。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