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MBA双学位招生活动没来参加?课代表的总结来了!

来源:同济大学MBA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杨思雨    07/27/2023

6589


7月22日下午,2024年入学同济MBA双学位项目专场宣讲会在同济大厦A楼顺利举办。为帮助更多同学充分了解同济MBA国际化交流平台及双学位项目详情与申请流程,本场宣讲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同济大学MBA官方视频号进行同步直播。


同济MBA双学位项目宣讲会




活动现场


此次宣讲会特别邀请到同济经管专业学位中心副主任龚选,达能集团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副总裁兼社会企业总经理、全球消费品论坛(CGF)可持续发展-中国区指导委员会联席主席吴俊财,同济经管国际合作与认证办公室国际事务主管陈蕾,2016级同济MBA学生张英杰,2020级同济MBA学生马燕楠、刁世辰,2019级同济MBA学生王哲。宣讲会由同济经管MBA国际招生及MBA/EMBA市场主管胡素菡主持。


同济大学MBA/EMBA宣讲

同济经管专业学位中心副主任龚选表示同济大学是一所国际化的综合型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重要特色和优势之一,经管学院以“专业技术+行业洞察+领导才能”的综合管理者为培养目标,有多个双学位交流项目与国外游学活动,为学生成长提供了更多机会。


同济经管国际交流及双学位项目宣讲

同济经管国际合作与认证办公室国际事务主管陈蕾


同济经管国际合作与认证办公室国际事务主管陈蕾围绕项目类型、学校选择、申请流程等内容对同济经管国际交流及双学位项目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济经管拥有100+个国际合作院校、70+个非学位交流项目、25+个双学位项目。


陈蕾谈到,高质量的国际化发展是同济经管的重要特色。我院丰富的国际资源包含双学位项目、交流项目、短期项目如游学、会议、竞赛等多种类型,同学们应明确留学目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精准报名。最后,她还特别提醒大家提早做好规划,合理安排时间。


优秀校友分享

2020级同济MBA学生马燕楠


2020级同济MBA学生马燕楠分享了她参与巴黎第九大学交换项目的收获与感触。在项目的学习过程中,她不仅实现了学历提升,扩宽了职业选择和职业路径,也切实提升了职场竞争力。同时,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更真实地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思维变得更加包容。项目学习期间,她用眼睛丈量世界,在专业知识、人际交往、思维方式等方面获得了巨大进步。


2019级同济MBA学生王哲


2019级同济MBA学生王哲以“矢志不渝、笃行不怠”为主题进行分享。他谈到,早在本科时期他就萌生了去海外留学的想法,在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对职业规划更清晰之后,他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同济MBA项目。项目学习使他在提升学历的同时收获了友谊,也切实感受到中外文化环境的差异。最后,他建议大家规划好职业发展路径、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在忙碌的国外生活中也要充实过好每一天。


2016级同济MBA学生张英杰


以自身的工作经历为切入点,2016级同济MBA校友张英杰展开了精彩分享并对同学们的报考疑惑进行了解答。带着职场思维重返校园,他不仅遇到了可以畅所欲言的伙伴、重构了思维方式,还提升了英语水平。在同济MBA的读书经历为他扩展了人脉资源,也带来了更多高质量的工作机会。他指出,报考MBA需要想法和行动力的加持,欢迎大家积极报考并坚定信念,努力备考。


2020级同济MBA学生刁世辰


2020级同济MBA学生刁世⾠围绕学校生活、旅游生活、实习生活三方面进行了细致分享。对土木专业出身的他来说,“基建狂魔”同济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出于自身兴趣他选择了同济大学与法国里昂商学院的交换项目。在里昂的校园里,他切身感受到西式教育与中式教育的区别,学习中的旅行经历也为他选择新能源行业打下了坚实基础。最后,他鼓励大家热爱生活,向阳而生!


互动答疑


互动答疑环节,现场老师们就考生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详细解答。逐梦惟笃行,争先正当时。至此,“2024年入学同济MBA双学位项目专场宣讲会”圆满落幕。衷心希望各位考生不负时代,勇敢追梦,圆梦同济!


会后咨询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