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李曦辉教授应邀出席第22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并作主旨报告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柯丁杨    11/15/2023

5227



11月11日,第二十二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我院李曦辉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本次会议并做了题为《现实版全球化理论悖论与“一带一路”的创新发展》的主旨演讲,李曦辉教授在会议中表示,中国的全球化已有3000年历史,依托武力实现的全球化常有逆转,而基于文化认同实现经济活动的规模范围效益最大化,才是经济全球化需要的情境,昭示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对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巨大贡献和参考意义,凤凰网对李曦辉教授主旨发言作了专题报道。



李曦辉教授从历史中引证,公元前138年和119年,汉朝两次派张骞和平出使西域,打通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此后近2000年里,丝绸之路全线或区段畅通,对中华民族形成以及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公元前119年开通,到13世纪宋代末期,中华民族经济军事实力强盛的时期,其和平的全球化模式一直主导着世界的全球化进程,对人类的全球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曦辉教授表示,按照经济的规模范围效益来分析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劣,一国的规模自然越大越好,这样的市场构成中既有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主权范围,又有文化意义上的文化认同范国,两者都能保证经济活动的规模范围效益最大化,只不过依托的要素不同而已。中华民族突破了血缘的界限,其认同更多源于文化。中国社会已经发展成了跨体系社会,中华文明孕育成了跨文明的文明,一个社会包含多种社会成分,一种文明中容纳多种文明,而且跨体系社会和跨文明的文明都是自主发育而成的,浑然一体。

在李曦辉教授看来,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同时,人类的文化却越来越差异化,与经济全球化形成了悖论,在文化认同促进规模范围经济方面,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及经验,可以向世界推广。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以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本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积极讨论新发展格局下区域学科发展事宜,深入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前景与挑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观点,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为中国式现代化与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