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沙说|北大国发院MBA吴烁、栾秋曼: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因亚沙而相聚的这群人

来源:沙赛体育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周子丁    12/14/2023

5026


沙漠一直铺展到天边,在黄沙与蓝天的交接处,有绵延的沙丘。沙浪涌动着,吹起一层又一层细沙。

漫漫黄沙里,渺小的人背着沉重的行李,行走在苍凉辽阔的沙漠,卷起的沙石、踩下的沙坑,每一步前行都需要勇气支持。他们看起来很苦很疲惫,但又充满着力量。



本期嘉宾

吴烁 栾秋曼

北大国发院MBA沙11领队


第一次看到北大国发院沙友参加亚沙赛照片的栾秋曼、吴烁怀揣着对沙漠的憧憬,被这种不可名状的精神力量深深震撼。怀着对未知的向往,她们踏上了征服沙漠的路途,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中互相扶持,如两株顽强生长的红柳,坚韧挺拔,永不言弃。



01心怀向往结伴而行


2019年,就职于京东从事产品经理工作的栾秋曼考入北大国发院MBA,初次上课时走进有“皇家园林”之称的朗润园的她,就被秀丽的景色吸引。国发院BiMBA商学院不仅有特色鲜明的建筑环境,学术教研更是紧跟时代潮流,是国际商学院中的佼佼者。

在这里,栾秋曼经常能看到经济学专家、教授就经济观点及国内外经济形势与学生交流研讨;同时,学校还时常邀请国际知名经济学家、甚至诺贝尔奖得主分享新知识;也会看到教授们之间偶尔会因为学术观点不同而激烈争论,却又彼此尊重对方意见交流讨论。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甚至不同国家的同学们的交流见解,都无形中拓展了她见闻的广度。



早在入学之前,栾秋曼就关注到有商学院顶级赛事之称的亚沙赛,第一眼看到沙漠里那组在沙漠中队伍整齐、肆意奔跑的照片,一种敬意从她心中油然而生,在茫茫大漠中,他们看起来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坚韧。那年,这群参赛者为北大国发院捧回了亚军的荣誉,与此同时,参加亚沙赛的想法也在她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




而供职于制药企业的的吴烁则于2020年考入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深耕专业领域多年,她迫切的想要拓宽思维局限,突破认知瓶颈。在学校的时间,她积极参加定期举行的讲座,这些汇集了学术、科研、经济等方向最前沿信息的课题,对她产生了极大启发。

不同的相遇方式,同一份命中注定的选择。吴烁初次关注到亚沙赛是在班级群的参赛文件里,要以徒步或跑步的形式在沙漠中完成70km的距离,对她来说是一件新鲜且具有挑战性的事情。长期坚持健身、瑜伽、短跑的她是否有足够的体力走完软绵绵的沙漠?这使她对亚沙赛有了更浓烈的好奇心。“渺小的个体望向无边大漠,一切都是未知的,那就去尝试吧!”



决定出发的那一刻,即使风雨兼程也要努力抵达彼岸。2020年10月底,为备战沙11,保障队员系统性、科学性的训练,国发院亚沙训练营开营。想要参加亚沙赛、甚至进入A队的吴烁义无反顾的加入了训练;同时,一直对亚沙赛抱有向往的栾秋曼也在同班领队的鼓励下,加入训练营。

就这样,两个不同领域、不同年级、看似交集不多的女孩,因为亚沙的缘分相遇在一起。彼时的她们可能不会想到,未来将一起承担起亚沙赛领队的职责,并将因此拥有一个兴趣相近、心灵相依的挚友,收获一段能一起旅行度假、练习大提琴的真挚友谊。



沙10备赛阶段,亚沙预备A队中,除了吴烁,都是已经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学长学姐。由于住得很近,沙10的两位队长经常带着吴烁一起跑步。半年时间里,不论烈日炎炎,还是白雪皑皑,也不论风雨、雾霭的恶劣天气,两位领队都从未缺席任何一次训练。

即使天气预报已经预警天气状况不佳,但每次有队员在群里问今天训练是否还继续时,他们永远都会回复:“我们在!风里雨里,天气如何,我们都在!”一直有人在起点等待,终点守护,这份靠谱和坚持给了队员们莫大的安心感,看到他们的付出,吴烁默默将这份感动珍藏在了心里。



在她看来,亚沙精神在国发院始终有一种传承。在选择成为新的亚沙赛领队前,她知道前方可能有许多艰辛,需要许多无偿的奉献,但回想起上一任领队们坚持的身影,她毅然决然的决定担负起这份责任。

被吴烁勇于担当的精神所感染,栾秋曼决定一同分担这个重任。回想在训练营初次见面,这个稍带青涩又好看的姑娘就以优异的跑步成绩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这之后她们一起跑过10km测试、30km测试,一起跑过沙10的赛场,一起打卡一场马拉松的距离,状态同频的她们是搭档,更是密不可分的伙伴。




02志同道合的团队,比成绩更可贵


从最初招募队员到队员的训练,她们所做的努力都是希望国发院在顶级商学院云集的亚沙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训练之初,团队还没有系统的训练体系,也没有专业的教练,随着新人越来越多,吴烁和栾秋曼意识到队员的进步需要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团队粘性需要有一个建立的过程,每个人训练状态不同,在跑步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我们无法对这些问题做出最专业的的建议。”基于出现的问题,吴烁建议建立联结机制,将老沙友和新手小白关联起来,让每位成员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的辅导。于是她和栾秋曼尝试着开创一种新的训练方式——师徒制。



给每位预备A队队员都分配一位专业训练的师父和一位“心理按摩师”,带训练的师父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和跑步经验,可以为徒弟定制专属训练方案,便于随时询问训练相关的问题;“心理按摩师”的设置则是为了帮大家克服心理压力,商学院大部分同学,既要读书、又要工作,还要平衡亚沙训练时间,给队员们一些心理能量,也许能让他们在选择的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一些。

让她们没有想到的是,师徒制实行之后,不仅提高了队员的训练状态,而且极大的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几乎所有的队员都是“师父迷”,无论什么时候,队员只要一看到师父,或者提起师父都非常开心,在这里,每位队员都感受到了像朋友、师长一般的关心呵护。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大部分队员的第一次长距离跑步,都有师父一起陪跑。每次跑完在群里打卡时,师父们都会关注自己徒弟的状态,针对性的从步频、心率、节奏等方面给出专业角度的反馈,看训练是否还有提升空间。

提及师徒制,吴烁和栾秋曼似乎有着说不完的欣喜。在师徒中,也有许多动人的小故事。例如“芳姐”和“杨哥”这对师徒组合,芳姐经常跳舞,身体清瘦,没有太多的肌肉。刚开始跑步,常常有脚踝肿,膝盖不舒服等各种情况。于是杨哥给她制定了单独的训练计划:多长时间跑多少公里、身体出现状况如何处理……这份计划使让她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也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

一次比赛中,芳姐由于睡眠、饮食等原因参赛时没发挥出应有水平,在途中碰到参赛的杨哥时,被“教育”了一通。带着不服输的情绪和师父的激励,芳姐在后来的比赛中配速反超了杨哥,惊讶之余发现,原来自己还可以有这样巨大的能量。



此外,队伍中另一个被称为“团长”的女孩,在比赛中连续爬越几个大坡,异常疲惫的交棒后碰到了自己的师父。一个很自然的拥抱,她的疲惫就一扫而光。就像一个人在最困难时遇到亲近的人,那份心里的安稳感和踏实感会陡然上升,这个小小的拥抱便给了她最坚定的力量。诸如此类的片段不胜枚举,师徒制不仅拉近了队员间的距离,也让大家的感情在一同经历风雨之后,更加历久弥坚。



03在商学院“第二课堂 ” 共同生长


2022年7月,为了继续备战沙11,吴烁和栾秋曼带领团队去沙漠实地展开拉练。在沙漠跑步要应对塌陷的阻力以及随时可能发生意外状况,有些平时训练出色的队员经历了“滑铁卢”,有些则更适应在沙漠环境中奔跑。当晚,教练与队员们一起,进行深刻复盘,意识到想象跟现实的差距,大家不仅没有消极沮丧,反而激起了更高昂的训练斗志。




沙11备战以来,跑团的训练状态、训练习惯、团队精神都已经比较成熟,因为教练的加入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训练体系,对新生的带动也有着良好的效果。团队从最开始的毫无经验、经历了渐有起色的训练期、经历了越野比赛的初露头角,又经历了实训的沉重打击,身体受伤、恢复、又受伤、又恢复,心理状态也不断打破、重建、再打破、再重建……这个过程,是队长和团队成员磨合的过程,也是他们淬火而生的过程,每个人都构建起了成熟的心理防线和稳定的情绪,沙11A队也步入了正轨。

吴烁和栾秋曼认为,亚沙和跑团都是自发性的非正式组织,队员们出于爱好聚在一起,调动这个组织的立场是关注每一个个体的成长和不带功利性的无私付出,维护团体内的友好度,提高参与度。

不同于刚开始的执着于成绩和名次,现在的吴烁和栾秋曼更期望队员们能够安全完成比赛,体验赛事带给自己的成长和快乐,为沙11之行画上圆满的句号。比赛终有完结的那一天,但是情谊永不会消散。一起经历过种种磨难和历练,队友们的感情不会因为赛事完结而终止。“




虽然冠军不是一年炼成的,但只要持续保持这种状态,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来影响身边的同学,好成绩一定会越来越多。”正如沙10的领队在比赛结束后的感想中写的那样:国发永远争第一!栾秋曼将这句话分享给了沙11的队友们,与大家一起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信念力量。

亚沙赛是领导力、组织行为学、战略等课程的实践,组建沙11队伍的组织架构、职责划分的过程就是一种实战的历练,她们将商学院理论知识付诸应用,真正理解管理的奥秘,也在激发人的无限可能。

在吴烁和栾秋曼看来,人脉资源和经历同样是商学院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亚沙为跨年级、跨行业的沙友交流提供助力,基于兴趣而相聚,不带有任何功利性,往往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加纯粹。这些真挚友谊会以不同的形式或内容反哺到自身生活中,让她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拥有更积极的心理能量。




04亚沙是比赛,也是一种生活姿态


过去两年,亚沙几乎占据了她们业余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已经成为生活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亚沙对她们的影响逐渐辐射到了生活方式中,遇见亚沙之前,休闲活动可能是打卡美食、看新电影或者逛街购物,但参加亚沙之后会更愿意享受跑步的乐趣。她们常常和沙友们约着去跑比赛、跑山,或者几十公里的越野路线,很多沙友还会选择通勤跑,背着越野包,换好衣服,跑十几公里的距离已经是很轻松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吴烁打趣到:“今年我们即将去比利时参加毕业典礼,第一反应竟然不是去欧洲买买买,而是要去环勃朗峰”!因为跑步,因为亚沙,她们结交了许多喜欢这项运动的人,大家聚在一起,用健康的方式让生活更加积极,充满阳光,也拥有更多新鲜的体验。






沙10相识,沙11相伴,亚沙将她们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一起讨论工作、队员成长问题开始,逐渐分享爱好和心情,慢慢成为惺惺相惜的好朋友。

去年夏天栾秋曼和吴烁一起种下了一颗大提琴的种子,在空闲时间一起练琴,朝着新的领域阔步向前。她们珍惜彼此的陪伴,也希望将这份情谊和精神传递给国发院新加入伙伴们。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跑得更远,国发院沙11队友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把跑步变成习惯,用坚持诠释着“亚沙一次,沙友一生”的意义。




工作和生活像一场场马拉松,或许有人起点超前,有人天赋异禀,但前面的路程还很长,没有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只要坚持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跑,就会有超越别人的可能。

背起行囊,栾秋曼和吴烁将与队友们一起共同奔赴五月即将在腾格里沙漠开赛的沙11,这次,她们必定奋勇向前,在沙漠竞技中交出一份让自己满意的答卷!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