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新梦想,城绘新章|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开幕典礼隆重举行

来源: 港城大EMBA中文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黄梦格    09/21/2024

4871


历经五年的筹备建设,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正式启动,于9月2日举行开幕典礼。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出席活动,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视频致辞,广东省副省长张少康,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梁维东,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出席活动。开幕典礼由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执行校长、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鲁春教授主持。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广东省东莞市,是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的标志性成果。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

两地合作的新领域、新高点和新里程碑


梁振英表示,香港和东莞同属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城市,两地优势互补、紧密合作。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的开幕,是两地合作的新领域、新高点和新里程碑。他希望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等方面发挥独特的纽带作用,并持续推进港莞两地教学与资源要素的顺畅流通,促进港莞在产学研三方面更好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培养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的人才。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迈上新台阶


李家超表示,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的创立,是粤港合作的丰硕成果,标志着两地在推动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方面迈上新台阶。香港特区政府将继续与广东省紧密合作,发挥背靠祖国、联动世界的独特优势及作为国际化桥梁和窗口的作用,将香港建设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为科教兴国作出贡献。


广东省副省长张少康:

深化大湾区教育交流合作意义重大


张少康表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是粤港教育合作的重要成果,对于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交流合作意义重大。他希望学校高定位打造“新质高校”,高格局聚焦“新质技术”,高水平培养“新质人才”。广东将全力推动学校的建设发展,支持学校办好、办强、办出特色,为推动粤港教育交流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

部省同心,校地同力


吕成蹊表示,五年来,部省同心、校地同力,聚几年之艰辛,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做好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各项建设工作。各位同学正值芳华,希望大家珍惜宝贵岁月,在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潜心读书、认真问学,早日成为国之栋梁,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贡献。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启动开幕


梁振英同各界嘉宾一同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启动开幕。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及香港城市大学

学校代表发言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以建设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全面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以“国家所需、香港所长”为学科建设原则,引入香港城市大学学术标准,实现“两校一质”,利用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平台优势,结合香港城市大学世界领先的创新优势和丰富的国际研究合作与创新孵化经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促进粤港青年交往交流、交心交融,推进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香港与内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中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香港城市大学校董会主席黄嘉纯:

充分发挥粤港两地合作优势形成双赢局面


香港城市大学校董会主席黄嘉纯表示,在香港城市大学成立三十周年之际,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获批正式设立并顺利开学,标志着大学迈向了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强调,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创校时确立了一项使命,即通过集结全球的智慧与资源,培养未来的领导者和变革者,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粤港两地合作优势,形成两校协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双赢局面。

他祝愿即将踏上新学年旅程的同学们,把握教育资源丰富、多元及国际化的学习环境,在美丽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园度过人生中最为精彩难忘的大学时光,携手创新、迈向未来。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理事会理事长、香港城市大学校长梅彦昌教授:

缔造具有启发性、互动性和创新性的教育环境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理事会理事长、香港城市大学校长梅彦昌教授表示,从2020年初,东莞市人民政府、香港城市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签署协议,合作举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建设期间,大学一直承蒙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承载着大家的美好期许。如今,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不负众望,已经准备好开启一段非凡的旅程。

他指出,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和促进创新驱动力的地方,香港城市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将秉持“两校一质”的原则,缔造一个具有启发性、互动性和创新性的教育环境,构建开放式、跨学科合作平台,培育创新型国际化人才。他表示,学校会提供针对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学生海外交流学习的名额,同时鼓励香港城市大学的学生来东莞学习交流,希望同学们能保持思维的创新、激发创业精神。


教师代表发言与新生感言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分享了和香港城市大学以及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相遇、相识、相知的故事,并勉励大家为国家科学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


来自内蒙古包头市的王雅萱同学作为本科新生代表发言,她期待与同学们一起,在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展开一个充满未知、探索与奇迹的旅程,为社会做贡献,为国家做贡献,为学术研究与文明交流做贡献。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王上飞同学作为研究生新生代表发言,他希望能在洋溢着创新氛围的松山湖沃土上,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和智慧,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国之栋梁。


中央港澳办四局副局长陈伟,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周莉,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长吴程,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冯伟,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秘书长邓特抗,香港城市大学有关领导,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副校长李娟教授、刘子顺教授,及东莞市领导骆招群、郑建民、郑国洪、黎军、乔雷、陈庆松、赖少瑜参加活动。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