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校及培养学院概况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高校,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与教育部共建,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光荣传统和鲜明特色的高校。建校七十余年来,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为我国各级党政机关、工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并为共和国的劳动英模、大国工匠提供深造机会。
学校现有北京海淀和河北涿州两个校区,占地630亩,建筑面积34.58万平方米。截至2024年4月,全校共有教职工597人,其中专任教师383人。专任教师中,在聘教授43人,在聘副教授112人,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57.96%。学校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名师6人,北京市优秀教师5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18人,全国三八红旗手4人。
学校目前开设25个普通本科专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相互支撑的“劳动+”和“工会+”学科体系。学校以坚持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专业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目前拥有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5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是全国首家被教育部批准设立劳动关系普通本科专业的学院,在劳动关系、劳动者权益保障及工会研究等领域形成了较为独特的优势,是中国劳动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内劳动关系学术领域最早的开创者,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关系制度转型的推动者。2019年劳动关系专业获批教育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获批教育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6月工商管理专业获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实现三个一流专业建设点全覆盖;2021年获评“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2022年获评“北京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022年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办公室授牌“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新研究基地”;2022年获批北京市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历年获批多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2012年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获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3年公共管理(劳动关系方向)专业硕士开始招生,2018年面向香港培养公共管理硕士;2024年获批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MBA)学位授权点。
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拥有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五一劳动奖章”1人,中国管理咨询个人卓越奖1人,北京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5人,多人担任中国劳动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产业与劳动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协会常务理事等学术职位,在社会和学界有较大的影响力。三个专业长期针对涉及劳动关系领域重大课题展开攻关,与中华全国总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广东省委省政府、北京市总工会等国家部委机关保持着密切关系;以积极姿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国际劳工组织以及美国康奈尔大学、罗格斯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韩国劳动研究院等世界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往来。学院积极推动重大课题研究,广泛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致力于解决劳动关系领域的实际问题,为我国劳动关系制度的转型和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学院的劳动关系专业再次蝉联全国第一,连续四年位列榜首,彰显了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突出的专业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
二、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MBA)介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2025年面向全国招收非全日制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MBA)(专业代码125100)。
培养目标:
以“立德守正,崇劳创新”为价值引领,培养符合新时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求,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崇高的社会责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深厚的劳动情怀;掌握现代工商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把握全局的战略思维和分析能力、科学决策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组织领导能力;旨在为企事业工会和劳动关系领域培养具备和谐劳动关系理念的既懂工会组织运营又熟悉企业经营决策的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
培养方向:
1.企业民主管理
企业民主管理方向围绕构建企业民主管理体系和推进企业民主管理进程,注重通过工会代表和组织发动职工民主参与企业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实施群众监督,促进企业决策民主、利益关系公平公正、职工团结和谐,进而推动构建和谐企业。
2.工会与劳动关系
工会与劳动关系方向围绕国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总体要求和适应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注重能够在企业、工会、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和社会组织完成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劳动争议处理、集体协商等领域的专门工作。
3.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围绕国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总体要求,重点培养具有和谐劳动关系意识,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业务操作技能,注重培养能够在企业、工会等组织从事相关工作的管理人才,推动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建设和新业态用工模式优化。
学习方式及学习年限:
1.非全日制学习,学生以到校集中授课形式为主安排学习和研究(前三学期每学期集中一个月左右脱产到校学习,第四、五、六学期按学校要求参加论文研讨和答辩)。
2.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为5年。
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学习年限或已达到学位授予要求需要缩短学习年限的,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和所在培养学院审核、研究生处同意方可延长或缩短学习年限,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研究生已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达到学位授予要求的,可申请提前一年毕业。
三、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教学成果扎实、科研成果丰富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学院专业教师博士学位占比100%,高级职称占比76%。
教师科研成果丰富,在学术领域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学院教师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个;先后出版专著20多部;在《管理世界》等学术期刊上发表核心论文238篇;提交的多篇智库报告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在研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近20项,各类课题经费1800多万;每年举办中国工会和劳动关系论坛、发布有组织科研报告,已经成为学术界有影响力的科研平台和学术盛会。
学院同时聘请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各部及行业产业工会领导以及各省市总工会领导、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工会主席、全国劳模等担任实践导师、形成一支规模结构较为合理、专业背景宽厚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在全国各工会系统及大型国有企业、仲裁法庭法院等建立实践基地,建立具有工会和劳动关系特色的产学研政一体化融合培养体系。
四、人才培养基础
2003年起开展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等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教育,累计授予工商管理类学士学位约 3000 人;学校 MPA 工会与劳动关系方向自2013 年开始招生,累计授予学位 136人。形成了"立足工会特色、对接国家战略、服务职工需求"的特色化发展思路;毕业生在业界以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专业认同度高而备受赞誉。
2021年工商管理学科被列为我校"十四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工商管理专业立足数字化转型和新商科发展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管理理论和突出数智化技能、适应市场需求,政治合格,劳动情怀深厚的工商管理人才。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已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教学成果扎实、科研成果丰富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并通过"集体备课""一师一课"等手段打造了面向全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劳动关系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一批特色课程,成功申报了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等多个教改课题,建立了20多个专业特色的教学实习基地,形成的多元化协同育人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报考
报名参加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MBA)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另有规定的除外: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2025年9月1日前,下同)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含3年)(从毕业后到2025年9月1日前,下同)工作经验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5年(从毕业后到2025年9月1日前,下同)或5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含2年)工作经验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我校,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且提供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培养部门同意报考的正式函件(有工作人员签字、联系方式、部门盖章的原件)。
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MBA)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10-88562083
如有意向报考,欢迎登录我校研究生处网站-招生-通知公告模块查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网址:https://news.culr.edu.cn/grs/zs/zsjy_tzgg/index.htm )了解详细信息。
报名时间: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每日9:00-22:00(预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日9:00-22:00)
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
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工商管理(MBA)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人:张老师
办公时间:工作日8:30-11:30; 14:00-17:00
电话:010-88562041
邮箱:zhangqi@culr.edu.cn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欢迎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