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祎迪:愿为热爱奔赴山海,“不走寻常路”的复旦金融MBAer勇敢追“光”丨FMBA

来源: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黄梦格    12/24/2024

4916


启程于东北小城铁岭,她怀着对广阔世界的无限憧憬去到新西兰,在异国他乡的九年间编织了一段段学习与工作的精彩篇章;

面对人生阶段的分岔路口,她又毅然选择回国,投身于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国内市场,渴望在这片热土上扎根向上;

在复旦金融MBA的学习之旅精彩不断,她勇于探索全新领域,不断扩展知识边界。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在复旦国金她还遇见了十年前在课本里邂逅的会计教授,并有幸获得其论文指导。

让我们一同走进今天的主人公——保持热爱、不断前行、以自身光芒照亮他人的樊袆迪。

樊祎迪 Fiona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23级在职金融MBA学生大使

喜得利(中国)商贸有限公司

财务BP


高压与挑战之下,迎来飞速成长


樊祎迪出生在宇宙的尽头——东北铁岭,这里走出了家喻户晓的赵本山和新生代喜剧人李雪琴。东三省这片充满魅力的黑土上孕育了工业时代的文化符号,生活于此的人们善于观察,勇于表达,将幽默融入对社会变化的观察里。在这样一个独具魅力的地方长大,她的身上既有着铁岭人骨子里的幽默与豪爽,又怀揣着对更广袤世界的无畏探索之心。

遵循内心的这份召唤,樊袆迪远赴重洋去到地球的另一面——新西兰求学,成功申请奥克兰大学攻读会计学专业。在学业上勤奋耕耘的同时,她逐渐意识到积累实战经验的重要性,于是在大三那年果断走出“象牙塔”,抱着“学习+实践”的心态入职有着建筑行业的技术领军者美称的Hilti(喜利得)公司,在这一家独具匠人精神的公司一做就是8年。

喜利得是一家总部位于列支敦士登的跨国公司,在全球120个国家拥有超过3万名员工,拥有庞大的业务版图和国际化的关系网络,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樊祎迪一次又一次遇到挑战,也迎来了一次又一次高速成长。



图:樊袆迪与各国同事


2020年伊始,在疫情风险突显,市场观望的状态下,公司决定暂时进行全球范围内冻结招聘,刚刚升任为财务分析师的樊袆迪被委以重任承接部分新西兰分公司Finance Controller的职能,需要承担风险分析、成本控制及盈利动态测算等更大的职责。面对从未接手过的繁杂事务,她并未有丝毫退缩,抱着“挑战即机会,压力即动力”的态度努力啃下一个个工作中的硬骨头。

那段时期,樊袆迪时常工作到半夜两三点,清晨七八点又起床继续奋战。“整合多元化的财务数据,厘清风险管控中的优先级,打通与相关业务部门的财务信息透明度,即时调整管理控制侧重点。”她的大脑时刻在高速运转,多线程、高效率处理事务;但同时她又保持着好奇和温度,和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人保持积极且透明的高效沟通。

2020年度,公司在不确定性激增的财政年度里仍旧完成了扭亏为盈的战略目标。如今回头看来,正是那段日子让樊祎迪对于公司的宏观战略和风险预测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也正是那段日子的历练让她快速成长为有韧性有解决能力的业务合作伙伴。正如她一直相信的那样:每一次努力都是破茧的过程,每一次成长都是成蝶的蜕变。

作为主动思辨的“非典型”财务人,樊袆迪对自身职业的发展一直都有清晰明确的规划,为了更好地实现心中的“职场进阶”目标,她在2022年回国,并选择报考复旦国金的在职金融MBA项目,为未来蓄能。



图:樊袆迪参加学生活动


重返校园 拥抱“困难”模式


8年前,在奥克兰大学毕业后,樊祎迪没有继续读研,而是选择了全情投入职场,在真实的商业世界里积累一手经验,待未来时机成熟时,再进行学习深造。

樊袆迪非常珍惜工作多年以后再度求学的机遇,她渴望在学习中实现更高的能力目标、抵达更灿烂的远方。因此,她在复旦读金融MBA时主动选择了“困难模式”,选修课环节更是走出舒适区主动选择非工作领域擅长的学科,例如:对冲基金、金融衍生品、艺术品投资、数字商业时代的营销体系与策划等等,因为“从长远来看,它们都是很有价值和挑战性的。”

拥有多年海外学习、生活经验的樊袆迪非常认可复旦在职金融MBA项目的国际化基因,对项目特别设置的“海外模块”学习印象深刻:置身于欧洲文化环境,参访百年私人银行、伦敦证券交易所、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及帝国理工等高等学府,在人文习惯、价值观念,乃至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等多维角度都获得了具有丰富启发的沉浸式体验。“这段经历增进了我对世界多样性的理解与尊重,也激发了我重新思考以创新为驱动引领未来发展的诸多可能性。”她这样总结道。

图:海外模块学习


与帝国理工Franklin Allen教授合照


谈起在复旦国金的学习之旅,樊祎迪还有一段别样的收获:

21世纪初,美国安然公司因财务造假引发股价和市值断崖式下跌,这家巨头的轰然倒塌给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资本市场造成了持续深远的影响,也成了财务学子课堂上的经典案例。

在奥克兰大学就读的樊袆迪学习到安然公司的案例,在翻阅国际知名学者对这一案例的研究分析时,她注意到了一个中文名字:Lei Zhu。这位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金融财务学博士,曾就职于某知名金融咨询公司,参与了对安然案件财务方面的咨询工作,她的独到视角与观点让樊袆迪深受启发。“中国人的名字很少出现在这类财务案例的分析报告里,我看到时还激动了一阵子。”

而令樊袆迪没有想到的是,命运的齿轮悄悄转动,十年后回到国内求学,当年在案例中“邂逅”的朱蕾,是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的会计学教授。更令她惊喜的是,成功申请到了朱蕾教授作为自己的论文指导老师。

这段跨越时空的缘分似乎见证了樊袆迪在财务路上不断超越自我的决心与行动,更是对她求学选择的珍贵呼应。

图:课堂上的樊袆迪


把“体验感”拉满,用光芒照亮更多人


19年,人类学家项飙提出了“重建附近”的概念,鼓励大家与周围的人、事、物产生连接,打造一个强大的小世界,从而从容地应对生活的无力感。在同学们眼中,樊祎迪的小世界无疑是强大而丰盛的,无论生活向她抛出怎么样的挑战,她总能稳稳接住,并在人群中散发着积极温暖的能量磁场。

生活中的樊袆迪是个“E”人,有标志性的大红唇,也有明亮而又爱笑的眼睛,整个人总是神采奕奕的。头一天与同学们讨论作业至深夜,第二天下班又奔赴阳光杯的篮球赛现场为同学们呐喊助威。学校邀请她做圆桌分享,每次的观点,每次的PPT都是全新出炉的;学生大使活动邀请她做主持,每次都精心设计了好玩的游戏,引爆现场气氛,让大家快乐融合在一起。

课余时间,樊祎迪还担任复旦在职金融MBA项目的学生大使,为正在申请的同学们进行答疑解惑。

图:樊祎迪主持五届学生大使融合活动


学生大使、乐队主唱、主持各类活动……同时,专业课学习与CFA的备考也没有落下,樊祎迪大胆尝试不同的角色和身份,在多个舞台发光发热。

我们也问她,怎么能同时做好这么多事情呢?高能量的她和我们分享了三点秘诀:


  1. 行动是对抗焦虑的法宝:面对高强度的工作,焦虑在所难免,评估自己的硬实力,脚踏实地地提升自己的技能,构建自己专业的护城河。

  2. 主动构建思考的空间:明确事物的优先级,懂得删减和专注,相信自己的可塑性和成长性,不内耗、不自我怀疑。

  3. 把“体验感”拉满:带着来都来了,要多多尝试的心态,课堂学习之外多参与各类活动,让自己的理念和学习的新知相互碰撞,产生新的灵感。


正是这一“体验派”的松弛心态,推动着樊袆迪在多元化的探索之路上一往无前,也为自己的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从国内到国外、再回到国内,樊袆迪从来没有停下前行的步伐。去看更大的世界、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去过光芒万丈的人生,这就是樊袆迪始终不变的目标。向光而行的她也凭借自身的勇气、智慧与热忱,成为了感染和影响更多人的“光”。

图:樊祎迪旅行在凯旋门


在樊袆迪看来,任何一个时代都有机遇,任何努力都不会被浪费。多年来她始终扎根在财务领域,从不空谈理想,而是勇敢而坚韧地一往无前。如今,她的目标是“在5年内成长为能够胜任首席财务管理的多元化管理人才。”以求学为契机,以金融为加持,她坚信自己将在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旅途中继续发出炽热的光芒。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