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简称MEM)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的交叉复合性学科,旨在适应我国现代工程事业发展对工程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土木工程管理、信息工程管理、安全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管理等领域能够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
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经管类学科发端于学校创建之始,是学校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科。一个多世纪以来,学科发展始终与国家命运、学校发展相互印证、紧紧交叠,穿越岁月的长河而生生不息,并愈加特色鲜明。1996年,学校整合经济学院、工业与建筑管理工程系、物资管理工程系建立经济管理学院,学院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实力更加坚强。2011年,学院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全国17个首批试点学院之一。2018年以来,学院在Eduniversal全球最佳商学院排名中稳居中国大陆最佳商学院前10名。在教育部近三轮学科评估中,学院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先后获评A类学科,展现出强大的学科综合实力。
学院于2021年一举通过EQUIS、AACSB、AMBA&BGA三大商学院国际认证,成为全球第116所、中国大陆第13所、北京地区第3所通过三大国际认证的商学院,同时也是国内首个在一年之内通过三大国际认证的商学院,成功进入全球前1%的商学院行列,标志着学院办学质量已经达到国际公认的一流水平。
师资力量
我院为工程管理硕士专业配备了具有深厚理论功底、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授课教师由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授及副教授担任,授课内容紧跟工程管理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将工程实践、教学理论与科研成果紧密结合。
在教师队伍中,拥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多名教授在全国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铁道学会工程管理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经济分会、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项目管理委员会、中国电力造价管理协会专家委员会、电力工程经济专家委员会、北京管理科学学会等担任理事及专家委员;多人主持或参加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住建部、国铁集团、北京市住建委、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企业等委托课题,在建筑业发展战略、建筑企业发展战略、中国铁路走出去、工程总承包模式、全过程工程咨询、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川藏铁路工程建设管理、国际工程承包等领域完成相关课题数百项,参与多项国家造价管理相关规范、标准、政策等的制定、研讨和宣贯工作,参与国家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资产评估师考试教材编写等。
一、研究方向及参考课程
(一)研究方向
工程管理硕士旨在适应我国现代工程事业的发展对工程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能够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工程管理体现工程技术与管理的交叉性,结合我校在理工科类学科优势和特色,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四个研究方向,分别为:土木工程管理、信息工程管理、安全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管理。
1. 土木工程管理
本研究方向以管理、经济和土木工程理论和技术为基础,主要研究土木工程项目策划决策、投融资、勘察设计、施工安装、竣工交付使用等全过程管理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 信息工程管理
本研究方向以信息、管理与计算机理论和技术为基础,主要研究信息系统工程的规划、建模、平台建设、系统测试、系统维护与管理、系统集成的全过程管理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 安全工程管理
本研究方向以安全风险管理理论与技术为基础,主要研究安全系统工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测量与评价、安全行为、安全经济管理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
4. 物流工程管理
本研究方向以物流、供应链管理理论和技术为基础,主要研究物流系统规划、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优化、物流信息系统等。
(二)参考课程
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授课形式分校内教师授课和校外工程背景专家授课两种。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校外高级技术职称专家或中高级管理人员授课或讲座。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形成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企业家论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应具宽广性和综合性,体现科学技术发展前沿,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部分课程设置如下:
二、学习方式和招生人数
拟定全日制40人,非全日制70人。
后期因正式招生计划下达可能产生各专业招生人数的变动,招生人数以最终实际录取人数为准。
三、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 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或本科结业后,达到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
四、体检及思想品德考核
1. 体检在拟录取后进行。我校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规定执行。
2.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在录取前进行,主要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对于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录取
我校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并综合考察其平时学习成绩、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情况、业务素质以及健康状况择优确定录取名单。
六、其他事项
1. 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为2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延长期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在基本修业年限外不超过2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不超过5年。
2. 学费和奖助学金
我校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规定收取学费,同时向符合政策的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可申请评选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以及其他专项奖学金。另外我校设置“助教”、“助管”和“助研”岗位(统称为“三助”岗位),经双向选择承担“三助”岗位的研究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岗位津贴。
工程管理硕士(125601)学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