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 打造跨学科创新创业生态圈——浙江工业大学MBA科创联盟正式起航

来源:浙江工业大学MBA教育中心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黄梦格    03/17/2025

4564



2025年3月15日,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内,浙江工业大学MBA科创联盟成立大会暨科创实践导师聘任仪式隆重举行。MBA科创联盟的成立不仅标志着学校在产教融合领域迈出跨越性一步,更开创了MBA教育领域“工科+商科”双轮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政产学研共聚一堂 共建科创共同体

成立大会上,来自政府、学界、产业界、投资界的百余位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陈耀在讲话中强调科创联盟的成立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要打造一个能自我迭代的创新生态系统。他指出,依托学校在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等理工科领域的科研优势,加上MBA教育的商业思维培养,将构建起从技术研发到商业转化的全链条支持体系,未来将打造科技创业领域的工大系。


管理学院院长吴宝向大家介绍了MBA科创项目及科创联盟的建设情况,MBA科创项目通过跨学科前沿课程体系,深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科技的发展逻辑和趋势,结合成熟、系统的商业课程,旨在培养培具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为有志于创业的青年人才打造职业转型的“中途岛”,以科技赋能商业,用商业为科技注入活力。科创联盟将校内外资源深度融合,打造学生创新创业的投资平台、技术平台和人才平台。


"科技+产业+学术"导师天团

助力沉浸式科创人才培养

副校长陈耀和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正卫共同为浙大控股集团总经理余飞鹏、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促进会会长张旭光、信凯科技集团董事长李治等38名科创实践导师颁发聘书。这支汇聚了上市公司高管、独角兽企业创始人、顶尖投资人、理工科青年科学家的导师队伍,代表了浙江省内最优质的投融资资源、科技资源、管理资源,将为浙工大MBA科创项目持续赋能。





值得关注的是,导师团队中出现了多位硬科技领域专家。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促进会会长张旭光表示不同于传统商学院案例教学,导师们将直接带学员深入实验室,从技术可行性到商业模型进行全维度打磨。这种"沉浸式创新"培养模式,正契合当前国家对于“懂技术的管理者”和“懂管理的技术专家”的迫切需求。






“课堂-路演-市场”生态构建

赋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学校代表、产业界代表、投资界代表、青年科学家代表共同为“浙江工业大学MBA科创联盟”揭牌,预示着浙工大科创赋能平台正式启动,在这个集成技术专利库、人才数据库、资本对接系统的科技创业平台上,将实现创新要素的智能匹配,为MBA创业者提供全面支持。


在随后进行的项目路演环节,MBA学员们带来的多个路演项目紧密结合当前的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引发导师团热烈讨论,这种“课堂-路演-市场”的无缝衔接模式,正是大家期待的人才培养新路径。





构建终身成长生态 孵育科创企业家

据MBA教育中心主任陈铁军介绍,作为重要的科创力量,MBA科创联盟的建立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落实习总书记“两个基地建设”的重要嘱托,主动积极融入浙江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要把科技、市场、管理整合在一起,真正体现“新浙商摇篮”的办学口号。这种全生命周期支持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MBA教育终身学习的困局。目前,已经有5位校友通过联盟与上下游产业资源建立战略合作。


在科创氛围浓厚的杭州,这场教育改革正引发涟漪效应。多位与会的导师指出,科创联盟模式有效破解了“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和“管理者技术认知断层”的双重难题。正如吴宝院长所言:"当科学家思维遇上企业家精神,加上合适的中继模式,必将迸发出改变世界的力量。”


据悉,浙江工业大学MBA项目自2004年创办以来,已培养逾5000名高级管理人才,其中科技领域创业者占比达20%以上。此次成立的MBA科创联盟作为首个专注硬科技创业的MBA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未来将持续培育高成长性科技项目,助力浙江省“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