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至30日,中国商业统计学会八届六次会长办公会暨九次常务理事会在哈尔滨成功举办,会议由哈尔滨商业大学承办。此次会议应到常务理事97人,实到88人,到会人数符合章程规定。会议通过学会2024年工作报告及会员、理事、常务理事调整,同意设立中国商业统计学会数字经济分会、民办教育分会,同时研究了首批学会会士评定工作方案。此外,与会人员围绕“统计方法应用及学术科研”交流经验。
与会人员大合照
8:30,中国商业统计学会八届五次会长办公会正式召开。会议由学会秘书长江懿主持,会长金勇进、副会长朱建平、米子川、戴庆华、李勇、袁岳出席会议,副会长苏为华、马秀颖、杨仲山、罗良清由本校老师代表参会。
会长办公会审议并安排了常务理事会议程,以确保会议高效进行。与会人员总结商统学会在2024年的工作成果,研究了2025年的工作计划。讨论了新设分会事宜,研究了下次常务理事会及理事会的具体安排,并讨论了首批学会会士评定方案,以确保本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会长办公会现场
会长办公会后,会长、副会长以及常务理事等八十余位学术界专家汇聚一堂,共同参加中国商业统计学会第八届第九次常务理事会。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杨慧瀛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哈尔滨商业大学副校长王巍教授致欢迎辞,中国商业统计学会会长金勇进教授致开幕词。
杨慧瀛
哈尔滨商业大学副校长王巍教授在致辞中首先表达了对与会领导、嘉宾的热烈欢迎。强调了哈尔滨商业大学自1952年建校以来,作为国内商科教育的重要基地,一直致力于经管学科的建设与商工融合的发展道路。学校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材编写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完善的商科人才培养体系。
特别是经济学院,作为最能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传统优势学院,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优秀的师资力量,在商业经济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此次承办中国商业统计学会的会议,既感荣幸也觉责任重大。他高度赞扬了中国商业统计学会在推动统计学领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此次会议为学校师生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
王巍
学会会长金勇进教授在致辞中,首先表达了对与会同仁的热烈欢迎和对承办会议的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的诚挚感谢。强调本次会议的重要性,旨在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规划2025年的发展,并审议重大事项。回顾2024年,学会在党建引领下,深化改革、提质增效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成功举办了多场学术会议,推出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扩大了大学生市场调查大赛的影响力,加强了校企合作育人等。同时,学会在组织建设、规范管理等方面也取得了进步,提升了治理能力和体系。
他特别感谢全体会员的支持与努力,并展望2025年,提出三方面工作重点:一是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发展根基;二是聚焦主责主业,打造品牌优势;三是深化改革创新,激发组织活力,提升“四个服务”能力和水平。
金勇进
八届九次常务理事会由学会秘书长江懿主持。金勇进会长作《中国商业统计学会2024年工作报告和2025年工作计划》。他指出,学会积极践行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理念,强化校企会协同育人机制,各项工作稳中有进、进中有为。市调大赛持续创新升级,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参赛规模空前,国际化步伐加快。赛会模式丰富多彩,促进了校企会深度合作与人才精准对接。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推动产教融合深化发展。同时,成功举办第二届数据科学与商业分析案例教学竞赛,提升了教学质量与创新能力。学会还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多场会议与论坛,活跃了学术氛围。在科研管理方面,规划课题项目有序开展,团体标准工作扎实推进,会士评定工作取得突破。此外,学会规范办会,加强会议组织与管理,优化会员服务,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各分会也规范运行与发展。
对于今年的工作,会长提出以下建议:优化市调大赛机制,提升赛事品质与创新性,加强校企会合作,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衔接,并深化大赛作品的学术成果转化。打造案例教学竞赛品牌,激发教学创新,提升教师综合能力。深化科研工作,启动会士评定,征集学术论文,举办联合会议,提升学术影响力。规范课题管理与团体标准工作。坚持规范办会,提升治理水平,确保学会运作合法合规。以“四个服务”为宗旨,构建“学术、创新、价值”三大共同体,提升学会影响力和会员发展平台。
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商业统计学会2024 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同意吸收中南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22个单位入会;同意杨海山、王春枝2人辞去理事及常务理事,王志辞去理事;同意王宁、杨慧瀛等4人增补为常务理事;同意高敏、马泽正等6人为理事;同意设立“中国商业统计学会数字经济分会”“中国商业统计学会民办教育分会”;并讨论了首批中国商业统计学会会士评定工作方案,确定4月-5月接受会士提名,7月份完成首批会士评定。
常务理事会现场
会上,内蒙古财经大学刘佳副院长代表介绍了学校承办2025年学会八届六次理事会的相关情况并发出会议邀请。
下午的学术会议由学会副会长米子川教授、朱建平教授主持。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方匡南教授以“基于文本大数据的宏观经济即时预测”为主题,从非结构数据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入手,论述文本数据的优势、特点、类型,及文本数据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并以“大语言模型赋能宏观经济即时预测”为例,说明基于大语言模型提取的报刊主题情绪指数已经证实了在宏观经济预测中的重要作用,表明大语言模型在处理文本数据时具有独特的优势,以及在公众心理和情绪测度等方面有很好的表现,能够辅助我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并有助于拓宽经济统计研究的领域。
方匡南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贺建风教授以“我国省域地方债务风险:统计测度、空间格局与区域差异分析”为主题,针对地方债务风险的内涵及其特征,构建了一个综合指标体系,该体系涵盖债务特性、偿债状况以及财政收支三个维度。通过熵值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分析,进而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曲线对中国地方债务风险的区域差异性进行深入分析。此外,运用障碍度模型探究了影响地方债务风险的内在因素,并通过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外部因素的作用。提出了区域差异化管理策略、强化高风险地区债务监管、稳定财政收支以及增强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建议,并强调了加强债务偿还管理和风险监测的重要性。
贺建风
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院长李国荣教授以“数字经济对民生福祉的影响研究——基于生产和消费双重视角”为主题,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对民生福祉的增进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从生产端、消费端以及生产消费均衡三个维度出发,全面分析了数字经济对民生福祉的理论影响,并构建了民生福祉发展水平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提出了发挥数字优势、构建智慧民生,推动生产消费协调发展、确保民生高质量建设,以及制定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政策,促进区域间民生协同发展等策略建议。
李国荣
南京邮电大学MBA/MEM/MPAcc专业硕士学位中心副主任孙建敏副教授以“SSCI期刊论文投稿和横向课题申请经验交流”为主题,在SSCI期刊发表方面,孙老师详细地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讲解。首先,他探讨了如何选择合适的SSCI期刊,强调了与中文期刊选题的区别,并分享了投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宝贵的经验教训。随后,孙老师将话题转向了校企融合和横向课题的申报。在这个部分,他重点讲解了如何寻找合作机会,如何深入挖掘企业的需求,以及在撰写投标方案和参与竞标过程中应该掌握的技巧。通过这些内容的分享,孙老师旨在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学术出版和科研项目申报的复杂性,并提供实用的策略和方法。
孙建敏
30日上午,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参观并深入考察哈深产业园区的展馆。此次实地探访不仅为专家学者们提供直观感受数字经济浪潮下企业创新活动力与发展潜力的宝贵机会,还促进了他们与企业界的直接交流。通过面对面对话,专家学者们不仅加深了对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并提升民生福祉的认识,而且积累了如何将数字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实践经验。对于未来推动数字经济与民生福祉的深度融合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