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商学院MBA项目第15期TAP团队实践项目(Team Action Project)共有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有限公司、北京鲜味优选商贸有限公司、湖南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复星财务、美登高(北京)食品销售有限公司八家企业提供管理咨询课题。人大商学院李平、焦叔斌、王保林、李东贤、赵大旋、王强、吴武清、丁瑛八位资深教师参与指导,55名MBA学生组成管理咨询团队,通过完成企业实际经营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贡献管理智慧,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01
项目名称: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企业发展战略
李平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教授
研究方向:产业分析与投资、创新管理
团队成员
周亦晗、陈芊、蒯文水、梁心圆、刘雨露、刘亚慧、王宁
项目实施
为深入对接企业实际发展需求,TAP项目组开展了系统化的行业研究与市场调研工作。通过实地考察、高管深度访谈、行业文献分析等多元化研究方法,项目组全面解构了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精准把握行业动态并前瞻性预判未来发展趋势。基于详实的调研数据,项目组建议企业充分发挥核心竞争优势,推进产品化转型战略,并针对细分市场客户特征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李平教授凭借其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丰富的管理咨询经验,展现出卓越的专业领导力。其指导既具有战略层面的前瞻视野,又注重战术执行的可操作性,为项目提供了从战略规划到落地实施的全流程专业支持。在李平教授的引领下,项目团队成功突破多项关键瓶颈,取得显著进展,最终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商业实践的双重价值验证。
{思悟札记}
#
周亦晗
作为项目组长,这段沉浸式的实战历练不仅使我在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等核心能力维度实现阶梯式突破,更促成了从执行层到战略层的认知维度跃升。通过本次TAP项目,我切实将所学知识深度融入实战,亲身体验了抽象理论向实际应用转化的全过程;同时,也借此契机加深了对咨询行业的认知,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开了全新视野。
#
刘亚慧
在李平教授指导的分析框架下,我们围绕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战略选择等关键领域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不断优化。通过从企业调研到战略分析的全流程实践,不仅使我加深了对战略咨询项目理论体系的理解,也显著提升了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李平教授关于最新行业资讯与赋能实践的微课堂,让我体会到战略咨询不仅需要具备全局视野,而且还要紧密关注行业动态。
#
刘雨露
深度参与本次TAP项目,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不仅掌握了组织诊断与战略规划方法论,更真切体会到理论如何赋能商业实践,并培养了经营者思维与全局视角。尤其是分析企业多条业务线协同机制时,进一步锻炼了我的全局视角和复杂问题拆解能力;而撰写战略建议书的过程,则迫使我以经营者思维权衡风险与机遇。这段经历让我深刻触摸到企业管理脉搏,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不可多得的坚实基础。
#
陈芊
参与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发展战略咨询TAP项目,是一次难得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宝贵经历。在李平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我深入了解了特医食品、益生菌等健康产业前沿领域,学会了如何将战略理论应用于实际企业发展中。
项目过程中,李平教授不仅传授了系统的战略分析方法,更强调了数据支撑和落地执行的重要性。通过走访调研、资料分析和团队讨论,我们逐步构建了营养源研究所的业务战略和竞争战略框架,这一过程极大提升了我的战略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感谢李平教授的引导和组员们的帮助,让我在这个TAP项目中收获了知识、能力与成长。
#
梁心圆
在本次TAP项目中,我主要负责标杆企业的调研。通过深入调研,我不仅全面掌握了检测、特医食品等行业的前沿资讯,还深入剖析了不同企业在战略规划与执行上的差异化举措。TAP项目无疑是一次极为宝贵的学习契机,它使我们得以深入企业内部,精准地剖析并切实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同时,项目也促使我们系统化地梳理并优化了分析企业战略问题的逻辑框架,以及相应问题解决方案的制定流程。
#
王宁
感谢团队的共创协作,感谢李平老师的悉心指导,也感谢学院为我们创造的TAP项目实践机会,这是一次极具价值的“躬身入局”与“认知破壁”之旅,站在实践和宏观的维度,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探寻企业的未来战略方向。通过深入参与战略框架的梳理与路径设计,我深刻体会到前瞻性规划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本次TAP项目极大地提升了我的战略分析能力和资源整合视角,让我学会了如何从海量信息中提炼关键洞察,并将企业优势、市场需求与社会责任有机融合。这不仅是完成一份咨询报告的过程,更是一次宝贵的认知升级和系统思维锤炼,也让我深刻理解了“谋定而后动”的战略精髓。
02
项目名称:
北京鲜味优选公司人员激励体系与绩效考核研究
焦叔斌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 教授
研究方向: 一般管理学、质量管理、运营管理
团队名称:鲜锋工坊
团队文化:
使命:知行合一,双向赋能。
愿景:做真正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咨询项目
价值观:专业态度(Technical attitude)、合作共赢(Allied success)、力争上游(Pursue the top)
团队成员:杨秋颖、棣鹏宇、黄施施、张晓寒、郑祎娴、肖邦、赵聪
项目实施
在焦叔斌教授的带领下,项目团队从组建伊始就注重团队文化建设与协作机制建立,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团队基于鲜味优选公司的实际需求,系统性地调研了其发展战略、商业模式和组织现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行业对标、高管深度访谈及员工问卷调查等方法,精准识别了企业在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方面的核心痛点,并据此制定了系统性解决方案。项目重点设计了市场部和采控部的绩效指标体系及实施流程,同时配套提出了组织文化建设和多元激励措施等补充建议。最终成果获得企业高度评价,为提升其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焦叔斌教授作为项目总指导,充分发挥其学术专长和咨询经验,从项目规划、过程把控到成果交付全程提供专业指导,确保了项目的高质量完成。
{思悟札记}
#
杨秋颖
此次咨询实践让我深入了解生鲜行业,对企业管理与员工激励也逐步形成了更清晰的认知。在与公司管理层的多次访谈中,董事长对品牌建设的坚守、凝练务实的企业文化,以及总经理在绩效目标设计上的独到思路,都让我汲取了诸多实践经验,切实践行了“双向赋能”的团队使命。咨询项目的关键,在于全面深入调研企业实情,扎实掌握相关理论,再对标行业优秀案例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由衷感谢这次宝贵的实践机会,让我收获良多。
#
张晓寒
参与TAP项目鲜到鲜得公司的调研工作,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宝贵经历。在调研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这家生鲜企业的运营模式、供应链管理、市场策略以及企业文化。此次调研不仅让我积累了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让我从实践中明白了深入调研、客观分析的重要性。它让我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企业的发展,也让我对生鲜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此次调研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
赵聪
通过TAP项目,我们不仅以企业实践的方式反哺我们所学习到的理论,更是通过亲身的咨询体会,发现并尝试解决企业咨询实操中的现实问题。与企业保持同频沟通,让企业认同我们的咨询方向,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为其带来真正帮助,在整个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和企业在共同成长、互相成就。除此之外,我们的团队也在实践中,不断磨合、认可彼此、协同度越来越高,最终达到“七人同心、共力共策”的合作效果。
#
郑祎娴
参与TAP项目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经历,项目采用“干中学”的实践方式,让我对企业管理有了全新认知。为期半年的TAP项目让我体会到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不易,不仅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规模、行业特性和文化基因,也深刻体会到了倾听与沟通的重要性。只有深入了解企业的“病症”,才能开出精准有效的“药方”,并且是与企业共同探讨出来的“诊疗方案”。这次TAP 项目的经历,不仅是一次专业能力的淬炼,更是一次思维方式的革新,为我积累了宝贵经验。由衷感谢指导教授、团队成员,以及企业方和MBA项目中心的大力支持。
03
项目名称:
清源华建产品定价策略与价格管理机制
王保林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教授
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产业经济
团队成员
齐晨媛、朱彤、谭香渝、潘文、张思媛、金叶
项目实施
在王保林教授的精心指导和客户企业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团队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工作。通过丰富广泛的政策研究、行业与市场研究与标杆企业研究,结合内部会议头脑风暴、客户访谈等多种方式,站在商业企业角度为清源华建的产品定价策略与价格管理机制进行了诊断分析,并提出了具备可行性的优化建议。
王保林教授作为项目导师,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全程参与项目规划,并为项目方向把控提供关键建议。在项目出现难题、需要攻关时,协调资源并组织研讨,助力团队成员突破瓶颈,以深厚的学术积淀与实践经验为项目落地筑牢根基,同时帮助同学们全方位提升管理咨询综合能力与素养。
{思悟札记}
#
朱彤
本次TAP项目聚焦智慧排水行业产品定价与管理机制,经团队、指导老师及客户企业半年协作圆满完成。从初识行业的懵懂,到系统梳理市场现状;从定价策略的探索困惑,到明晰项目制解决方案的获取流程,我感受到自身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实践印证“干中学”的价值,在方案打磨中深化行业认知。感谢老师的专业指导、企业全力配合及团队成员的协同奋进,此次TAP实践为我们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受益匪浅!
#
谭香渝
从项目提出、资料收集、问题聚焦到最后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本次清源华建项目历时半年。本人在本次项目主要负责排水行业资料收集、财务数据分析和区域业务情况采访,从最初对排水行业的懵懂,逐步了解其行业区域竞争现状、项目处理流程、成本利润结构等。通过本次TAP项目研究,深入了解了产品和项目定价区别及复杂因素,也深刻体会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降本和合理定价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感谢企业方的积极协作,感谢指导老师的倾囊相授,也感谢组长和组员们的辛苦付出,让我从本次项目中收获很多!
#
潘文
本次TAP项目的主题是“定价策略与管理机制”,通过与客户的财务、业务、销售等人员的访谈,辅以定价与调价机制及方法,在导师与组长的统筹引领、团队成员协同配合下,我们充分吸纳中期与终期汇报中各位老师的指导意见,为客户企业量身定制了定价策略优化方案及动态调价机制建议。
通过此次TAP项目,我深入了解了智慧排水与污泥处理行业,这是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行业视野,是一次极具学习意义的项目实践经历。
#
张思媛
在清源华建公司定价调价策略研究项目中,团队从行业趋势分析、成本收益测算到定价调价策略展开研究,最终完成了一套适应市场波动与企业战略的智能定价方案。通过此次TAP项目,我深刻体会到产学研深度融合对解决复杂商业问题的重要性:既需立足学术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又要深入企业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方案。在此特别感谢王保林教授的专业指导与公司团队的全程助力,让我们高效协作打通数据壁垒,通过实战验证策略的落地效能。这一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定性分析与项目管理能力,更教会了我以系统性思维搭建多方诉求的平衡架构。未来,期待能将此次研究成果转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并为更多行业提供定价策略优化路径。
#
金叶
参与本次项目收获颇丰。从最初对定价策略的模糊认知,到通过调研梳理成本结构、构建定价框架,在此过程中虽遇很多挑战,但在团队协作下,通过反复研讨、跨部门沟通逐步厘清思路。我深切体会到科学定价的精髓在于成本核算与市场动态的双向制衡,而此番实践的最大收获并非项目成果本身,而是学会了以沉稳心态解构问题、以弹性思维迭代策略的底层系统能力。
人大商学院MBA|TAP团队实践项目
人大商学院MBA项目致力于探索、完善既扎根本土企业管理实践,又与全球接轨的MBA教育体系,培养品德与能力兼优、商业与人文交融、中国智慧与全球视野融通,具备卓越整合性领导力的经营管理和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注重构建可扩展的多学科交叉课程,鼓励学生弹性灵活地构建自身的知识架构体系。
MBA中心自2011年开始推出TAP团队实践项目,由具有丰富企业管理咨询经验的资深教授领衔,带领MBA学生团队走进企业,针对企业提出的管理问题和建设发展需求,深入展开管理咨询服务实践工作,根据企业客户委托的管理咨询课题,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帮助MBA学生构建自身知识体系和提升综合实践能力。自启动以来,TAP项目已开展15期,共计完成项目120个,参与学生705人,参与项目指导教师83人次。期间完成了几十家知名企业的管理咨询,如中石油、中国恒天集团、北京移动、联想集团、TCL集团、伊利集团、金地置业等。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