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 智链海丝 | 同济经管名师公开课暨MBA/EMBA招生说明会福州站圆满落幕!

来源:同济大学MBA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黄梦格    08/21/2025

4240


2025年8月16日,以“同舟共济 智链海丝”为主题的同济经管名师公开课暨MBA/EMBA招生说明会在福州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同济大学福建校友会主办,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洪伟,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市场营销学会常务理事吴泗宗,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创新与战略系(筹)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玉臣,福建保罗集团总裁、福建校友会会长高旭斌,福州市规划设计院院长、福州校友会常务副会长高学珑,福建省建科院董事长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叶健,建科院总经理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夏坚,嘉博集团总裁李日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群,同济大学福建校友会副会长翁胜凯,福建理工大学工程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同济大学福建校友会副秘书长张杰辉,富春股份董事长缪品章,泰禾地产副总裁、大东海地产总裁朱进康,同济大学福建校友会秘书长王辉,东南眼科副院长张文钦,福州大学经管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强瑞等同济杰出校友,以及来自福州等地的企业家、职场精英等出席本次活动。活动由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协理、MBA/EMBA中心主任程国萍主持。


活动现场


领导致辞丨共创产教融合新篇

活动伊始,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洪伟致辞。王院长向到场来宾致以诚挚欢迎,向鼎力支持活动的福建校友会与福建省建科院表达衷心感谢。回溯同济大学百余年办学历程,他强调这所百年学府始终以“同舟共济”为精神内核,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国家培育了大批栋梁之材。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始终以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深厚专业素养与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级管理人才为使命。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洪伟


王院长特别指出,福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活跃板块,民营经济活力充沛,企业家群体秉持“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展现出强劲发展势能,这与同济经管的学科优势和研究方向高度契合。“此次将活动落地福州,正是希望搭建起学术资源与产业需求的桥梁,让学院的教育理念与福建企业家的实践需求深度融合,实现双向赋能、协同发展。”

同济大学福建校友会会长、保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高旭斌


随后,同济大学福建校友会会长、保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高旭斌致辞。高会长对远道而来的母校师长与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高度赞誉同济大学多年来的育人成果。他提到,同济经管的MBA、EMBA项目在国内享有极高声誉,以其严谨的课程体系、实战化的教学模式和广泛的校友网络,成为众多职场人士提升自我、实现突破的首选。“此次活动的举办,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结合——既是优质教育资源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也是顶尖学术智慧与敢为人先的闽商精神的碰撞交融。”在高会长看来,这是同济大学与福建地区深化合作、携手共进的重要里程碑,必将为闽商群体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智慧支持和人才保障。


同时,高会长也表达了对福建校友会的殷切期望:“我们希望以产教融合发展为核心,进一步加强母校与福建校友之间的联系与互动,让校友们能更好地依托母校资源实现发展,也期待能吸引更多优秀的闽商加入同济大家庭,共同传承同济精神,提升个人与企业的协同成长。”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协理、MBA/EMBA中心主任程国萍主持活动


名师讲堂丨智启产业升级路径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创新与战略系(筹)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玉臣教授以《智能时代的产业链演化与创新》为题,深入剖析AI重塑产业生态的底层逻辑,为闽商在从制造到服务的全链路变革中指明“数智化转型”路径。张教授以翔实数据展示全球AI产业的迅猛发展,并指出,在模板化的弊端下,智能时代的产业链正从传统专业化分工向全栈式、全产业链一体化转型,这种转变源于技术、市场与竞争的共同驱动。张教授分析道,AI技术的通用性为产业链整合提供可能,消费者对体验的高要求推动“软硬件协同”,形成全球产业链一体化集成。他强调,企业需善用基于AI底座的企业创新与应用,将其深度融入全流程以提升效率、创新商业模式——这也正是福州产教融合基地未来将重点培育的核心能力。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创新与战略系(筹)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玉臣教授


洞察变局丨擘画企业发展战略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市场营销学会常务理事吴泗宗教授聚焦《经济变局下的企业机遇与战略》,深入剖析经济变局的根源,并针对这一变局,吴教授提出企业应对的两大路径:一是改变,调整策略达成目标;二是转型,换轨,转型的关键在于精准把握趋势。他还强调,经济发展有其周期规律,当前虽处下行阶段,但曙光终将到来。结合“众缘和合”等管理智慧与四大名著中的战略思维,吴教授为企业应对变局提供了兼具深度与实用性的思路——这些思想也将融入福州产教融合基地的课程体系,助力闽商破解发展难题。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市场营销学会常务理事吴泗宗教授


产教融合丨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

王院长在招生政策上详细介绍了同济大学及经管学院的办学底蕴,并对面向福州地区的MBA、EMBA项目进行全面解读。


作为1907年建校的百年名校,同济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国家高层次人才占比领先;经管学院自1984年建院以来,将经济管理教育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的积淀持续优化,始终顺应时代需求。学院MBA/EMBA项目集“知识价值+网络价值+学位价值”三大核心优势,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课程体系,从“多元校企联动”到“全面产学合作”,再到“深度产教融合”,构建起开放创新、多方协同的生态体系。


其中,福州产教融合基地(MBA)项目,报考方向为同济综合管理MBA(非全日制),聚焦“管理+科技+产业”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福州产教融合基地(EMBA)项目,报考方向为同济未来产业领袖EMBA (非全日制),旨在培育具备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的业界领袖,以“核心模块+特色模块+海外模块+整合实践”四维矩阵,助力管理者在复杂商业环境中洞察趋势、驾驭资本、引领创新;福州地区专属设置的MBA“海丝菁英奖学金”和EMBA“海丝领袖奖学金” 将支持更多闽商精英学习深造。此外,同济中山两岸高级管理硕士在职专班(CSEMBA项目)也将为两岸人才交流搭建平台,助力区域协同发展。


同济大学MBA/EMBA福州产教融合基地招生政策解读

图片

同济经管高管教育EE中心副主任胡玉清介绍DBA项目


活动现场


校企联动丨共谱海丝合作新篇

活动尾声,隆重举行了业界导师与校友联络人聘任仪式。王院长代表同济经管,为福建保罗集团总裁高旭斌等11位跨行业企业家颁发“业界导师”聘书,聘请他们为MBA、EMBA学生提供实践指导与职业发展建议;同时,聘任5位福州地区校友担任“校友联络人”,负责强化学院与当地校友的日常联动,由程国萍主任为他们颁发证书。这一举措标志着福州产教融合基地“学界+业界”双导师体系正式启动,为产教融合注入鲜活实践力量。

业界导师聘任仪式

校友联络人聘任仪式


仪式最后,王院长向福建省建科院董事长叶健赠送同济大学纪念品,感谢建科院对同济大学经管学院的大力支持!并期待未来学院和建科院有更多的联动,有更多的学子走进建科院。

赠送纪念品


此次活动的圆满举办,为同济MBA/EMBA走进福建拉开了序幕, 当“爱拼才会赢”遇上“同济智慧”,不仅为有志于深造的闽商及各界精英带来前沿管理知识,更是开启了同济大学MBA/EMBA在“有福之州”人才培养新篇章。一幅产教融合、智能驱动的人才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



活动现场


部分留影


特别鸣谢: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福建建科院”)系国有独资科技型企业,福建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子企业,成立于1958年10月,前身为省建设厅科学研究所,是福建省建设领域技术实力雄厚、装备先进、专业设置齐全、成果转化迅速的综合性研究开发与技术服务机构。


作为福建省建设行业科研龙头企业,福建建科院以“城市建设、城市更新、城市运维一体化服务商”为战略定位,以人才团队建设为核心,以科技研发、产品开发、检验检测和技术服务等高技术产业实体为载体,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福建建科院秉承“专业铸就卓越 创见缔造未来”的发展理念,依靠自身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丰富的研究经验,对工程建设关键性技术和共性技术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攻关,已完成科研成果22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73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76项,正式出版的主编、参编标准、图集、工法等 400余本,拥有国家专利 200余件。各项科研成果已在省内外工程中广泛应用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涵盖房屋建筑、市政交通基础设施、水利电力等领域。


福建建科院正以全过程、一体化业务为发展核心,向更高层次的建设科技领域阔步迈进。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