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MBA联考写作中的谬误经典例题

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综合报道    作者:liujin    责任编辑:liujin    03/01/2017

1859

    MBA考试中文论文有2种,一种是MBA论证有效性分析,另一种是MBA论说文。中国教育在线提醒大家,在mba考试写作中考生们要注意一些常见的谬误。以下是mba考试写作之对话中的谬误经典例题,供大家练习。

    一、mba考试写作之对话中的谬误经典例题

    题1:X:由于许多对农业和医学有用的化学制品都取自稀有的濒临灭绝的植物,因此,很可能许多已经绝种了的植物本来可以提供给我们有益于人类的物质。所以,如果我们想要确保在将来也能使用从植物中提炼的化学制品,就必须更加努力地去保护自然资源。

    Y:但是,有生命的东西并非我们的“资源”,你所说的是一种出于自私的保护措施。我们应尽力保护活的物种,因为它们应当生存,而不是因为它们对我们有用。

    以下哪项指明了 X 与 Y 的分歧点?

    (A) 通过开发人以外的物种以使人类获益──这是否为保存自然物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理由。

    (B) 保护植物物种所需费用是否超过了人工化合的化学制品的成本──这些化学制品原本可以从那些物种中提取。

    (C) 保护自然资源是否明智。

    (D) 人类是否应当阻止生命物种的灭绝。

    (E) 人以外的所有物种作为自然资源是否具有同等价值。

    题2:W:一次性泡沫塑料杯子含有对环境有害的氯氟烃,应该用纸杯子代替它。在生产这种泡沫塑料的过程中会产生苯乙烯,它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致癌物。此外,泡沫塑料不易为大自然分解,会长久地留在自然界。

    Z:你忽视了制造纸杯对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生产纸杯要燃烧更多的石油,它所需要的电力是泡沫杯的 36 倍,12 倍的蒸汽和 2 倍的冷却水。况且纸杯比泡沫杯重,运输也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造纸厂会排出废水,当这些杯子腐烂时,还会产生对全球变暖有负面效应的甲烷。所以,不应该用纸杯代替泡沫杯。

    若要确定 W 与 Z 争论的焦点,最重要的是取决于:

    (A) 在多长时间内,W 和 Z 所说的污染才能达到最大。

    (B) 是否某些国家的人比另一些国家的人使用更多的一次性商品。

    (C) 是否能找到可以代替以上两种产品的无环境危害的产品。

    (D) 在分析一个商品对环境的影响时,生产、销售、处理这种商品对环境所产生的后果各自应该占多大的比重。

    点击下一页查看试题答案

[FS:PAGE]    (E) 以它们最流行的大小,纸杯和泡沫杯是否能盛同样多的液体。

    题3:X:霍桑承认自己可以影响高层政府官员,并承认他把这种影响力出售给了环保组织。这种不道德的行为是没有正当理由的。

    Y:我不认为他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接受霍桑的服务的组织是为了防止水污染的,霍桑在为这个组织谋利的同时,也在为公众谋利。

    X 与 Y 的分歧在于:

    (A) 道德行为的含义是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 霍桑的行为后果是否能证明他的行为在道德上是正当的。

    (C) 别人是否可以将道德判断的标准强加给霍桑。

    (D) 无论从公众的角度还是从个人的角度说,道德规范是否都是一致的。

    (E) 对道德行为的定义是否源自于哲学和宗教。

    题4:Q:就新闻工作者可能遇到的绝大多数道德困境而言,传统的新闻职业道德是明晰的、自足的,而且本质上是正确的。例如,当新闻工作者得到未公开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时,他们应该尽快地去把它付印,由于新闻工作者个人或职业利益的驱使而造成的耽搁是不允许的。

    R:当然,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就是把有趣的和重要的信息带给公众。但是,在这样一种典型的事例中──当一位新闻工作者掌握了一些信息却因无法判断它是否重要或者具有新闻价值而左右为难时,这种指导原则就是不充分的了。

    以下哪一项陈述表明了 Q 与 R 争论的焦点?

    (A) Q 所引述的传统的新闻职业道德是否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所进行的复杂的不必要的描述。

    (B) Q 所引述的传统的新闻职业道德对绝大多数道德困境而言是否是明晰的。

    (C) Q 所引述的传统的新闻职业道德对绝大多数道德困境而言是否是自足的。

    (D) Q 所引述的传统的新闻职业道德对绝大多数道德困境而言本质上是否是正确的。

    (E) R 所引述的特例是否能构成 Q 所引述的传统的新闻职业道德原则的一个例外。

    二、mba考试写作论证例题参考答案:1、A;2、D;3、B;4、E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