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简章

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综合报道    作者:lilizhouvip    责任编辑:lilizhouvip    03/01/2017

2262

    浙江师范大学是浙江省属重点大学。本部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华市,学校地处浙中,北依沪杭,南联闽粤,交通便捷。学校占地面积33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校园环境清幽,绿树成荫,芳草似锦,是求知成才的理想之地。55年来,学校秉承“砺学砺行、维实维新”的校训,已发展成为一所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高水平、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2009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浙江师范大学准予招收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培养高层次的工商管理应用性人才,这将对浙江省,特别是浙江中西南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重要影响。

一、培养目标与定位
  
    浙江师范大学MBA教育以“国际视野、浙江特色、本土案例”为办学思路,在遵行国际办学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重特色、强应用的发展道路,突出体现浙江特色,培养具有优秀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富有创业和创新精神、善于沟通与合作、具备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高级工商管理人才。师大MBA教育坚持“立足浙中、辐射浙西南、影响浙江全省”的本土化发展战略,着力为浙江民营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二、专业特色与方向
   
    (一)专业特色
   
    1.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高度融合
   
    浙江师范大学MBA教育一方面重视系统性、国际性、前沿性的理论教学,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商学院的一流专家到MBA中心讲课、引进国外优质教材、组织参加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和拓展MBA学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深入企业案例研究、移动课堂、项目咨询、拓展训练、MBA论坛等多种形式,强化学员的理论应用和实践能力。
   
    2.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
   
    浙江师范大学MBA教育在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均注重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MBA中心专门聘请了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等国有多年MBA教学经验的国外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定期为学员授课。同时,聘请国内知名企业的高管和咨询机构的专家担任项目讲座教授;在教学内容上采取国际教材与本土案例的结合,提高专业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应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体验等多种教学形式。
   
    3.学术导师与社会导师的互动配合
   
    为每位MBA学员指定两位导师,即学术导师和社会导师。学术导师由校内外具有社会实践经验的教授或博士担任,负责指导MBA学员的理论学习,提高学术造诣,理论指导实践,企业导师均由经济管理部门专家、金融机构高管、知名企业家等担纲,通过言传身教,提升学员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并为其提供事业生涯设计指导。
   
    (二)专业方向
  
    浙江师范大学MBA教育强调“宽口径、专业务、重应用”的培养理念,主要设有以下几个研究方向:
   
    国际商贸与营销
   
    中小企业技术与管理创新
   
    企业战略与管理
   
    财务管理与投资

三、报考条件
    
    [FS:PAGE]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从毕业获得证书的时间到被录取入学的时间计算,即2008年8月31日前毕业)或大学专科(其中含职大、夜大、自考、函授、网络教育等)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2006年8月31日前毕业),或研究生毕业后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

四、学制、学位授予及学习方式
   
    浙江师范大学MBA项目在课程设计上,以严格遵循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对MBA核心课程的统一要求为前提,力求突出鲜明的本校特色。MBA研究生课程分为研究生公共必修课程、MBA必修课程和MBA选修课程等,其中,选修课程分为综合选修课程和方向选修课程。MBA研究生教育实行学分制,完成学位所要求的学分(不包括论文等)为45学分。其中,研究生公共课程为6学分,MBA必修课程为24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15学分。
   
    学制为两年半,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者,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提前期不超过半年)。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者,由本人提出申请,经MBA教育中心同意,可以延长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五年(时间从入学时起计算)。学习方式为在职学习(Part time MBA),学习一般在周末进行。
   
    学生在规定年限内,修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达到学分要求,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并通过浙江师范大学组织的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国家颁发的MBA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五、报名方式
   
    报名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一)   网上报名:报考2011年硕士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2010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预报名时间为2010年9月25日至9月29日(每天9:00-22:00)。
   
    2.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二)   现场确认时间和地点: 2010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所有考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考生必须到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公告指定的报考点(金华市招生办公室)进行确认报名。

六、考试与录取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国家统一划定录取分数线。
   
    1.初试
     
    初试为国家教育部统一组织的全国联考。
   
    初试科目为两门:英语、综合能力(数学、逻辑、写作)。其中英语满分为100分,综合能力满分为200分。MBA大纲和辅导教材由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组织编写,具体考试内容及要求以2011年MBA联考大纲为准。(政治理论在复试中进行,由学校单独命题),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考试时间:  2011年1月15日至1月16日
    
     [FS:PAGE]    考试地点:金华市招生办公室统一安排
    
    参考资料: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MBA联考考试大纲》
   
    2.复试
   
    复试由我校组织,将根据教育部委托全国 MBA 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复试方案,全面、准确地考核学生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协作精神等在初试中难以测试的综合素质,判断其在管理领域是否具有发展潜力。
   
    复试包括政治理论、英语应用能力、综合素质面试三部分。综合素质面试部分包括对考生背景和面试表现的综合评估。
   
    3.录取
   
    对于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均分别达到我校最低录取线的考生,将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按照1:1加权后计算总成绩,根据总成绩的排名确定最终录取结果。其中,复试表现特别优秀的考生将不再参加总成绩排名,直接予以录取。
   
    4.招生计划
   
    2011年秋季班预招指标为100名。根据全国MBA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本批MBA培养院校不招收春季班。

七、学费
   
    4.5万元费用含1500元教材费、资料费。学费分二年缴纳,也可一次性交清。(以上所涉时间及地点详见当年招生简章或中心网站具体通知)

八、特设工商管理硕士(SMBA)——MBA直通车
   
    免试入学,按照统研究生的教学计划进行MBA课程学习,如修满学分给予结业证书,培养费用为1.6万元。在入学之日起三年内参加MBA联考,通过考试者转入MBA项目管理,所修学分可进行转移,并可以正式申请MBA学位和毕业证书。课程安排和授课师资参照MBA项目。

九、其他未尽事宜按浙江师范大学MBA研究生招生相关管理规定办理。
   
    招生咨询——
   
    浙江师范大学MBA教育中心:0579-82298980        0579-82298617
   
    联系人:
 
              姚老师   13905798503
 
              席老师   13566931684 13819991479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 0579-82283026

    地址:浙江师范大学法商大楼经济与管理学院一楼 MBA教育中心办公室     邮编321004

    各地咨询点——

    义乌中心招生联络地址: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望道楼一楼成教处 电话:0579-83803561、83803562

    温州招生报名咨询点:

    温州市车站大道737号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成教学院行政楼112室  电话:0577-88373432、88158252

    丽水报名咨询点:

    丽水市职业教育培训基地

    电话:0578-2571088    18906788577(刘老师)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