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考应试技巧与逻辑最后复习要点---社科赛斯MBA逻辑名师 王金门
转眼又到岁尾年初,离2011年MBA联考也只有两周左右了。在这个时刻,应该说一切具体的复习任务都不再重要。我们只需要面对一个问题:在现有的水平下,如何在考场上获取最多的分数。
好比一个运动员,平时进行各种体能、技战术训练,而临近比赛,这些训练都不会再做了。当然,对于多数考生而言,MBA考试更多的是超越自我,而不是和同行者竞争。
所以,在这两周里,只有下面这三件事是需要好好盘算的:
第一,战略层面。我对每块知识的预期成绩是多少,或者说每块得多少分,凑起来就够用了;这些成绩如果有某些部分在预期空间中取了下限,我能不能接受;在考场上,我能否理性的面对每一道题,即是否具有一种“判断力”—— 判断在这道题上花了时间会不会有确定的产出;如果试卷出现意外情况,比如连续几道题目非常难,我能不能包容这种意外。
第二,战术层面。在时间相对紧张的综合考试中,我对做题顺序和每块题型大致的时间分配,有没有成熟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方案,这种方案对上述第一点中的意外是否具有兼容性;综合能力中的写作,无论题目多难多新,我是否能在固定时间内完成,并保证基本质量;英语的主观题,我能否保证卷面相对美观、无涂改;英语作文A、B节所有类型的基本范式是否已有充分的准备。
第三,细节和节奏。上考场前,应该在心里把整个考试过程预演一遍。从进考场开始,熟悉环境——等待开考——拆封——填写答题卡及答题纸基本信息——按预案答题——涂卡——交卷;第一天下午考英语会不会慢热,会不会困倦;第二天上午考综合是否能调整出最佳状态,并不受英语考试感受的影响。对上述流程和细节的预演,将使你能够从容的面对这六小时。
当上面三个问题都胸有成竹之后,如果还想看一看逻辑,可以做以下两种工作:
第一,2010年一月的真题和往年真题风格差异较大。具体体现为:各题型的比例和以往惯例有所不同,形式逻辑中假言命题出现了几种较新的组合推理方式,分析推理及其他非典型题目的数量增多,部分题干中存在较多无用的背景信息。鉴于这种情况,可以再完整的看一遍2010年的题目(假设大家对这套题目的具体解法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只看不做)。看这套题的目的,是以此为参照,模拟在考场上面对2011年真题时,总体的感觉和节奏。
第二,可以把你做过的历年真题中,削弱、假设、支持这三类题目看一遍,无论你以前是做错了还是蒙对了,这一遍只看题干和答案,想想其中的道理。由于2003年以前的真题中,削弱型题目数量太大,因此可以只看2003年以后的(包括每年的十月和一月两套)。
除上述两项工作之外,其他新题,包括你此前接触的模考题,都没必要再研究了。
古语云:行百里者半九十。你们即将迎来最后的考验。在已经走过的路程中,你们表现出的勇气、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令我们深为感佩;你们所付出的精力、汗水和忍耐也终将得到回报。
在踏上考场之际,请记住:有一双双期待的眼睛在注视你们。亲人的守望、挚友的企盼,此刻,都应化作一句有力的告白:我,是自强不息的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期待你们的佳音!
王金门:南开大学2004级MBA,中国MBA教育网发起人,北京社科赛斯教育集团、天津百川教育高级合伙人,全国多家考前辅导机构逻辑主讲京津两地MBA名校复试研究团队核心成员。自2004年起,始终从事中国MBA教育宣传推广及考试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联考命题方向与规律、备考方法及考生心理调控。在MBA、MPA、GCT逻辑辅导领域独创的“真题为纲、类型化应对、适度理论”的方法已成为业界统一准则。
[FS:PAGE] 最后冲刺阶段,英语该如何准备?---社科赛斯MBA英语名师马鹏
暑去冬来,紧张的1年备考即将过去,马老师祝愿每位参加联考学生在考试中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考上梦寐以求的院校。临近考试了,只剩下最后10天左右的复习时间了,在此我谈一下MBA考前英语考试最后的准备工作。
首先、做题顺序问题。经过1年的复习相信许多同学对英语考试的内容有了相当的了解。通过几次模拟考试,同学们会发现完型填空是最难、最花时间、性价比最低的题型。通常而言完型填空能得到5分以上就基本完成任务了,但是如果先做完型填空不仅耗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脑细胞,而且如果完型填空题目过难更打击了我们做其他题型的信心。因此,马老师建议做题的顺序为:先阅读新题型(TF判断题、信息匹配题、标题题),然后是传统阅读的4选1题型,然后是翻译和写作。在保证充足的时间做以上题型后,最后做完型填空,甚至我们可以尝试只用15分钟做完型填空,毕竟它的分值不高,在整个考试中所占权重较低。
其他题型的复习方法。
1.阅读中的新题型TF判断题、信息匹配题2种,我们只需要找到文章中相应的定位点即可,注意这2种题型都是考察文章中的细节也就是事实,不存在推理和联想,因此只需要回原位定位,定位处肯定有答案。对于标题题,我们需要把握段落的展开方式——总分、分总、对比、因果、排比这5种方式,判断段落主旨句的标准就是段落中出现含有论点信息的句子。以上5种段落展开方式中,最为特殊和最容易出题的点就是排比的段落,也就是段落中句子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存在总结句,因此需要大家根据每句的内容来自己归纳总结出论点。
对于阅读传统的4选1题型,我们应遵循以下的做题顺序:先判断文章类型(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思考每种类型文章的写作模式(文章是如何展开的)——读懂并理解每个段落的论点,暂时搁置论据部分——将所有段落论点进行梳理形成整篇文章的写作脉络——审题确定每题的定位点与考点——判断该题型是5种题型的哪一种(细节题、推理题、定义题、态度题、主旨题)——选项回文章定位一一对应。
当出现2个相近难以取舍的选项时,可以依照干扰项的类型一一排除:查找选项中的副词和介词短语(范围程度偷换概念)——查找原文中的逻辑关系是否与选项对应(充分必要条件反推和因果倒置)——查找选项中动词的时态语态是否与原文对应(时态和语态偷换概念),相信大家按照这个步骤和思路会很快选出答案。
2.翻译题。翻译主要考点是词汇量和长难句的解读。词汇部分是依靠大家平时的词汇积累。而长难句的理解重点在状语从句、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中,尤其是定语从句为难点。大家可以重新复习一下以上3种从句的判断方式和断句方法。当出现长难句时,可以尝试将每个从句单独拿出翻译而不需要最后的拼装。这样保证先完成翻译,再翻译好。
3.写作题。希望同学们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写作,the simplest English is the best English。套用一些空洞的复杂句而写作没有实质内容对提高成绩帮助不大。对于摘要题,我们需要把握每个段落的论点。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直接翻译论点,基础较差的同学先用中文对原文的论点进行概括再用自己掌握的英语来描述论点,注意摘要不是翻译是在理解中文意思的基础上对原文论点的同义改写。对于商务信函和大作文,希望大家套用模板,不要尝试去写一些自己不熟练的句子和使用自己不清楚含义的单词。注意永远是先完成任务,再完成好任务。
[FS:PAGE] 最后,同学们应该用最后的10天查漏补缺,而不要给自己增加新的知识了。可以翻看以前马老师的讲义,重新梳理一下讲义内容,并结合几次模考内容发现自己哪个部分知识还有欠缺,集中精力攻克。
马老师和社科赛斯的同学们度过了非常难忘的1年,我依稀想起我们在35度的教室挥汗如雨的日子,也记得深夜网上答疑的不眠之夜。我们付出的每一滴汗水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天道酬勤。这里我想说:从绝望中找到希望、人生终将辉煌。最后再次祝愿大家考试成功,
马鹏老师
2010年12月31日凌晨于社科赛斯总部
马鹏:社科赛斯独家名师,天津财经大学英语系讲师,英语伯明翰大学硕士,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最著名的英语培训机构明星教师。讲课生动幽默、理性而不失激情,信息量大。马老师研究贯通国内英语考试,授课实用性高,对MBA英语研究透彻,对MBA考试分析准确,深谙学员英语学习的弱点、盲点所在,是最受学员欢迎的老师之一 。
考前十天数学复习要点------社科赛斯MBA数学名师 仲毅
值此新年到来之际,我首先在这里祝广大考生新年快乐。还有十多天的时间,大家即将迎来2011年的入学考试。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把握复习内容的重点难点成为广大考生关注的问题。在这里,我就此问题给大家几点建议:
(一)重视基础知识
越是临近考试,同学们越应注意切勿浮躁,应静下心来制定一个这一阶段的复习计划,将考试内容和自身前几阶段的复习情况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再次进行考前的规划。今年的新大纲和去年大纲相比增加了3处知识点:立体几何,简单的数据描述以及指、对数的内容。考纲是我们考试的指针,一定要以考纲的基本考点为导向全面系统的复习,切勿留下死角和盲点。
在最后的复习中,同学们的首要任务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基本方法的理解以及基本技巧的应用。考试的题目是以基础知识为根本的,我们复习更应当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定理的巩固和掌握,并且要清楚每个定理、公式的适用范围和隐含条件。例如,同学们在复习对数的时候总是会对对数的性质、运算、图像等加以重视,而经常忽略掉“真数大于0,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这样的基本条件,造成在考场上失分;还比如说像等比数列求和的题目,记住公式[localimg=85,44]1[/localimg]还要注意它的范围(q≠1),这样在解题时才不会失分。
[FS:PAGE] 另外总体来说复习时应分开层次,先复习较容易的知识点,比如应用题、数与式、方程,再复习较难的知识点,例如排列组合、概率。这样安排可以再复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信心,保持良好的平稳的心态。那么如何检验自己的基础知识已经过关了呢?我经常推荐的一个方法是各个击破自我检测,以大纲为线,针对每个知识点,合上书本后瞬间准确的将该知识点涉及的内容,分类说清,并能回忆出对应各类典型题的基本解题规律和技巧。
全部复习一遍之后,应建立知识的网状结构,综合把握好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免考试中在一个题目中出现跨知识点的综合考核时而失分。
(二)进行适当的模拟训练
在准确的把握了基础知识以后,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三套以上的模拟训练。模拟的目的是训练自己对考试时间的控制,并检验在上一阶段的全面复习中,是否还存在着概念模糊,解题规律不明确或知识点不熟练的问题。要严格把握时间,完成数学部分应该在55-65分钟左右为宜,并在每做完一套题之后认真的进行试卷分析,总结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并在屡次的模拟中积累考试经验,注重解题技巧的的应用。
(三)注重对真题的训练和把握
历年的真题可以说代表了出题人的命题思路以及他们对学科的核心要求,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考点是考试中的必考考点。注重真题的训练可以帮助大家熟悉考试的结构、题型和考查方式,迅速进入应考状态,对前几阶段的复习也是有效的巩固。
以上是我对同学们在最后十几天复习规划的三点建议。同学们在冲刺阶段应注意休息,调整好状态和心态,不要在大量练习陷入题海中不能自拔,题目是对知识、方法、技巧的检验,而题海不是根本,适度练习即可,切忌做偏题、怪题,这类题目是在考试中不会出现的。可以适当的练习一些“难题”,所谓“难题”是指知识点的综合度较高,或者方法技巧比较突出的题目,这类题是综合考试中出题人喜欢考察的题目。在复习时还应该注意,一道题目如果改成问题求解或改成条件充分性判断时应该如何分类应答,这样做一道题相当于做10道题,事半功倍。做题时应注重一定的应试技巧,像特殊值法、定性分析法、数形结合等常用技巧,应对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目,应注重各选项所对应的题目特征,在考场上,遇到时间不足的时候,可以运用经验做出相对正确的判断以节省时间。说到这里,希望同学们应当明白在考场上用一个小时将所有题目完整解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应当学会放弃1-2道较难的题目,而将其他有把握的题目认真做对做好,也会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不要过久的在数学不会的题目上浪费时间,以免影响逻辑和写作的答题,或过于求完整答题,导致准确率下降,产生不必要的失分。
数学的总分在综合的考试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希望同学们能在最后的阶段巩固好基础知识,树立自信心,对整体考试成绩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
最后,在这里祝大家能顺利的科学的完成最后冲刺阶段的备考,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仲毅,MBA数学主讲老师,有多年MBA、MPA等专业硕士联考数学讲课经验。上课富于激情,耐心讲解。尤其针对基础知识不牢固,解题技巧缺乏的考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让他们恢复基础,掌握考试要点,分数得到突破。仲毅老师对大纲的把握非常精准,多年在模考中押中真题数量超过30%。仲毅老师讲课风格轻松幽默,受到学生的欢迎,连续多年被评为“最受欢迎的MBA老师”。仲毅老师的目标是使数学不再成为考生的困扰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