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师说,凝练师者智慧的10分钟课程精华。
华工3M教育中心连续推出两季“师说”系列微课程,从企业战略到财务管理、从市场营销到供应链金融,10分钟的音频课程中凝练着师者深入浅出、精炼简洁的讲解,让简短而不简单的课程,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疫情之下,“师说”第三季与大家线上相约,利用碎片时间,打透一个知识点、贯穿一条知识链,积小步至千里。
期待春暖花开之时,与大家华园再相聚!
《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的风控手段》
牛保庄:供应链金融的风控手段来自华南理工大学MBA
主讲老师
牛保庄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2017年度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8年度国家优青、广东省政协委员。
本、硕、博分别毕业于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研究领域为:竞争与合作博弈模型;互联网+跨境供应链管理。目前已发表国际顶级期刊论文10篇,包括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2篇、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5篇、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Methodological 3篇,另有32篇文章发表在EJOR、 Omega等知名期刊。任MS、MSOM、 POM,、TRB等20 余种重要期刊审稿人。获中国管理学青年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三等奖(通讯作者)各一次,中国决策科学“青年科技奖”等多个奖项。
课程概要
此前两期《师说》中,牛保庄老师为我们浅析了供应链金融的概念(点击可跳转),并深度解析了何谓供应链(点击可跳转)。本期,让我们跟随牛保庄老师的讲述,去一探供应链金融风控手段的究竟。
供应链金融在国内的长足发展至目前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关于供应链金融比较完整的、学术的风控理论是难以找到的。因此,本次分享的四个风控手段主要来自业界的经验总结。
无论是哪一个风控手段,都需要掌握一个基本原则:摸清真实的供应链的贸易背景、提高对物料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实时把控,主要依靠供应链融资的自偿性,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和风险度量,把风险管理做实、做细。
(供应链金融的风控手段)
延伸阅读
《供应链金融》第2版
作者: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近两年来,供应链金融引起理论界和实业界的高度关注,成为全社会探讨的热点话题。本书作者敏锐地发现: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具有其深刻的产业基础,并对生产与运营领域、贸易与流通领域、物流领域、商业银行、电子商务等领域目前的供应链金融发展状况做了广泛深入的调研。
本书在讲述供应链金融时,结合多个实例,紧密结合目前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真实情况,大量运用图表等形式,无论是对金融部门的决策者,还是商贸、银行、互联网企业等产业链条上的参与者,以及相关研究者来说,都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智慧供应链金融》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近年来,作为产融结合的重要方式,供应链金融得到了实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一横跨产业供应链和金融活动的创新日益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战略途径。作者指出,随着全新的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以及大数据——在供应链金融领域被广泛地使用,该领域的发展已经进入第四阶段——金融科技推动的供应链金融。在这一阶段,供应链金融不再局限于狭隘的融资行为,越来越多的各类金融产品和金融主体通过创新构成了支撑产业供应链的生态,供应链金融越来越呈现出智慧化的特征。本书将重点探讨智慧供应链金融的内涵以及智慧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构架,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探索智慧供应链金融创新的要素,进一步提出实现智慧供应链金融的五维度模型——SMART,并从产业风险管理的视角出发,探索智慧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问题。
《贸易金融》
作者:中国银行 陈四清
中信出版社
贸易金融是商业银行在贸易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基础上,为国内或跨国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提供的贯穿贸易活动整个价值链的全面金融服务,它是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的纽带。
以中国银行陈四清行长为主的研究写作团队,在银行界将贸易金融上升到理论体系。他们以贸易金融体系的五个主要功能,即贸易结算、贸易融资、信用担保、避险保值、财务管理作为结构脉络,同时围绕五个新热点专题(供应链金融、大宗商品融资、交易银行理念与贸易金融、新巴塞尔协议对贸易金融的影响、人民币化趋势下的贸易金融走向)进行探讨,并结合中国银行百年贸易服务实践和新时期国内金融同业先进探索,全面展示了贸易金融理论和在银行实践中的应用成果。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