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纵览(资料下载)
  • 概况纵览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高校,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与教育部共建,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光荣传统和鲜明特色的高校。建校七十余年来,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为我国各级党政机关、工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并为共和国的劳动英模、大国工匠提供深造机会。 
    学校现有北京海淀和河北涿州两个校区,占地630亩,建筑面积34.58万平方米。截至2024年4月,全校共有教职工597人,其中专任教师383人。专任教师中,在聘教授43人,在聘副教授112人,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57.96%。学校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名师6人,北京市优秀教师5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18人,全国三八红旗手4人。
    学校目前开设25个普通本科专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相互支撑的“劳动+”和“工会+”学科体系。学校以坚持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专业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目前拥有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5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是全国首家被教育部批准设立劳动关系普通本科专业的学院,在劳动关系、劳动者权益保障及工会研究等领域形成了较为独特的优势,是中国劳动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内劳动关系学术领域最早的开创者,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关系制度转型的推动者。2019年劳动关系专业获批教育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获批教育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6月工商管理专业获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实现三个一流专业建设点全覆盖;2021年获评“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2022年获评“北京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022年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办公室授牌“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新研究基地”;2022年获批北京市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历年获批多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2012年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获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3年公共管理(劳动关系方向)专业硕士开始招生,2018年面向香港培养公共管理硕士;2024年获批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MBA)学位授权点。
    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拥有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五一劳动奖章”1人,中国管理咨询个人卓越奖1人,北京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5人,多人担任中国劳动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产业与劳动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协会常务理事等学术职位,在社会和学界有较大的影响力。三个专业长期针对涉及劳动关系领域重大课题展开攻关,与中华全国总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广东省委省政府、北京市总工会等国家部委机关保持着密切关系;以积极姿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国际劳工组织以及美国康奈尔大学、罗格斯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韩国劳动研究院等世界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往来。学院积极推动重大课题研究,广泛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致力于解决劳动关系领域的实际问题,为我国劳动关系制度的转型和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学院的劳动关系专业再次蝉联全国第一,连续四年位列榜首,彰显了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突出的专业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

  • 特色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MBA)以“立德守正,崇劳创新”为价值引领,培养符合新时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求,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崇高的社会责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深厚的劳动情怀;掌握现代工商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把握全局的战略思维和分析能力、科学决策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组织领导能力;旨在为企事业工会和劳动关系领域培养具备和谐劳动关系理念的既懂工会组织运营又熟悉企业经营决策的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

  • 相关下载

  • 专题

基础信息
  • 省市

    北京

  • 荣誉认证

  • 性质

  • 创办时间

  • 学费

    2025年:3万元/年

招考信息
  • 招生名额

    2025年:预计40人

  • 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另有规定的除外:(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2025年9月1日前,下同)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含3年)(从毕业后到2025年9月1日前,下同)工作经验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5年(从毕业后到2025年9月1日前,下同)或5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含2年)工作经验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且提供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培养部门同意报考的正式函件(有工作人员签字、联系方式、部门盖章的原件)。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MBA)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 招生模式

    联考+复试

  • 分数线

  • 奖学金

课程执行
  • 培养模式

    非全日制

  • 学习方式

    学生以到校集中授课形式为主安排学习和研究(前三学期每学期集中一个月左右脱产到校学习,第四、五、六学期按学校要求参加论文研讨和答辩)

  • 学制

    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为5年

  • 授课语言

  • 课程体系

  • 毕业证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证书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证书

联系方式

院校对比

浏览历史

中国MBA教育网 院校录信息纠错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纠错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