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意气风发,入殿堂、聆教诲。
如今满怀壮志,将赴前程。
带着每个人的独家记忆,
对最好的年岁、最好的你们说声再见,
请勇往直前,大步前行,
祝前程似锦,再会可期!
【2020毕业季·毕业生故事之一】
1
陈颖赟
2017级MBA菁英(1)班
广州立葵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与陈颖赟的初次见面,是在一番热络的电话聊天之后,电话中爽朗的大姐头与眼前娇弱的小女生让人很难瞬间联系在一起。外表的娇弱与内心的强大矛盾的综合于一体,或许,陈颖赟就像一粒“平平无奇”的种子,小小的身体蕴含着穿破岩层、向上生长的蓬勃力量。
三年前,带着入学通知留下纪念
三年后,带着毕业证书依依惜别
在陈颖赟看来,自己是个“不太安分”的姑娘。本科毕业以后,已经顺利留校、成为一名教务员的她,只因为不甘心于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毅然决然地跳出了被人艳羡的舒适圈。从星级酒店的HR助理到贸易公司的外贸经理,再到独自创业打拼,跨行业、跨专业,陈颖赟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并不顺畅的前行之路。
“我是2013年开始创业的,那时什么都不懂,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企业经营管理、员工招聘培训,每个环节都是在摸索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这个过程让陈颖赟获得了不可复制的经历和经验,也让她看到了个人能力和资源的短板。于是,在公司逐渐迈入稳步发展状态之后,她决定将重心放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上。作为公司的领航人,唯有打破自身的天花板,才有可能带领公司蓄力前行。
“我是抱着学创办企业、管理企业、经营企业的干货的想法来到华工的,之前做事,很多时候是凭直觉、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3年华工MBA的修炼,让我把工作过程中零散习得的知识、不成系统的认知嵌入到管理学体系的大拼图中,不断延展、不断深入。在这个过程里,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又反哺了我的实际工作,我的毕业论文也是结合目前公司的经营状况来写的,是真真正正的理论联系实际。”
夯实基础只是3年学习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拓宽了眼界,而华工MBA的平台、优秀的同学圈就是陈颖赟能够看到更到更远、更辽阔世界的“肩膀”。“最难忘2019年的密苏里游学,在《企业领导力与企业战略管理》的主题下,我们跟随密苏里大学的教授进行了管理理论课的学习、充分探讨了中美文化差异下企业实践的不同之处;参观、访问了全球知名的在线旅游龙头企业Expedia和美中地区最大规模的地下仓储与物流服务企业Missouri Underground;深度参与了密苏里大学的各类校园活动……学习之余,20余天的朝夕相处,也让同学间的情谊进一步升华。”
如果说,学业和能力上的成长是陈颖赟华园生活的第一笔收获的话,可爱的宝宝是华园带来的第二笔珍贵收获。
“发现怀孕的时候,真的是又惊又喜,我想这是华工带给我的幸运,但随之而来的分身乏术也让人抓狂了一阵。作为创业公司的负责人,本已经像停不下来的陀螺,与此同时,我还身兼着中国南方人才市场133党支部的支部书记、第十三届MBA 联合会副主席、菁英(1)班班长,现在又升级为新手妈妈……但我并没有因此停歇下来,怀孕期间仍积极组织班级活动、策划参与学院活动。很多人会好奇,我的时间都是哪里来的?其实,与其说如何做好时间管理,不如说‘精力管理’更重要。全情投入,工作的时候只想工作,休息的时候彻底休息,把精力用在自己想要去努力的地方,用在刀刃上便可以实现多种身份的自由转换,完成很多看似不能完成的事情。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的‘我们更应该管理能量、管理精力而非时间。”
毕业,是一个阶段的结束,也是另一阶段的起点。面对不确定的未来,陈颖赟抱持着“未来有无数种可能的,希望多去尝试”的信念,“目前,公司的经营偏向传统、实体经济,在持续经营好目前公司业务的前提下,我也希望有机会尝试互联网或其他科技型的项目,二次创业。”
一粒种子,一旦扎下了根,就会迸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祝福陈颖赟积蓄更多的力量,无惧风雨,硕果累累。
2
吴锡礼
2017级MBA菁英(1)班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分厂厂长
吴锡礼,一枚经历了制造业黄金十年的资深老兵。2003年大学一毕业,他就从湘江之畔一头扎进了105国道旁的顺德美的。日复一复、年复一年,十几年过去,当年的“新人”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电机分厂厂长。
然而,面对VUCA时代的种种变革、面对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难题,习惯了加班连轴转的吴锡礼连停下来思考、充电都成了奢侈,对看得见的未来充满了恐惧。于是,他选择回到学校寻找答案,寻找“如何在变革中适应企业发展、走好自己的路”的答案。
说起与华工的缘分,吴锡礼追溯到了父辈。毕业于华工管院、师从蓝海林教授的小叔给了吴锡礼极大的影响,也在他的心中埋下了一颗“华工梦”的种子。当考学、深造的念头萌生之后,华工成为吴锡礼的不二选择。
“当年的考试,华工有两条分数线的,一条是提前批分数线、一条是普通批分数线,当看到提前批185分的分数线时,我以为自己落榜了,神伤了好久,心想着再努努力就好了。就在我已经联系好其他学校的EMBA、准备去面试的时候,我收到了华工MBA的录取短信,我当时兴奋得像个孩子,还跑去会议室大声跟同事宣告:‘录取了,我被华工录取了!’”,谈及当年录取的经过,吴锡礼的神情既羞赧又骄傲。
MBA的学习注定是辛苦的,“5天工作+2天学习”的一周不眠不休模式是对精力、体力的极大挑战。即便如此,吴锡礼在三年的学习中依然坚持不缺勤、不早退,甚至几乎每堂课都是第一个到教室。“我经常跟自己讲,如果没有最聪明的大脑,那就先用最笨的手段,达到的目的其实是一样的”,成功没有捷径,如果一定说捷径,那就是当别人都在热衷找捷径的时候,更扎实的付出、更专注的投入。
一如黄培伦老师的言传身教。“记得某次上课前,我无意中看到黄老师表情肃穆、双手合十对着屏幕拜了三下,那种敬畏之心让我有一种触电的感觉,老师把授课看得如此神圣让我们倍感荣幸。那时候,黄老师常常因为讲课太投入而汗流浃背,额头滴下的汗珠、汗湿的衬衫,都让我们心疼又感动。黄老师的课堂妙语连珠、金句频频,很多话现在回想起来还意犹未尽,我们的工作经验加上老师的点拨,让课堂效果更加明显。可惜斯人已逝,但黄老师的对工作的敬畏之心、专注之力将给我绵延一生的影响。”
带着寻找到的答案、带着夯实的知识、带着坚定的信念,吴锡礼在未来这段路上将继续一往无前。走远路,万丈光芒。
吴锡礼的快问快答
1.在三年的MBA学习中,有些什么收获?
要说收获,最主要还是整理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日常工作只是点点滴滴的经验,没有形成理论、更没有形成系统,难成气候。而MBA的学习不一样,综合各种课程知识,打造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自己能够清晰认识到哪些是短板需要加强、哪些需要延伸。一句话总结起来,就是给自己指明了一条由无知通往已知的路吧。
2.有人将MBA作为职业发展、转型的契机,你如何看待?华工MBA的学习对你的职业发展有何助益?
MBA学习的内容本身就是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的知识,没有学习前可能是盲拳、是散打,经过正规训练后就有了套路。华工MBA对我来讲是有很大帮助的,我本身从事的是生产运营方面的工作,这里面涉及计划物流、财务成本核算、精益生产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系统学习之前,只是感性的、凭自己的经验做事情;系统训练后,在看问题的全面性以及深度方面都有比较大的改变。
这里尤其要感谢我的论文导师叶飞教授,治学严谨、理论深厚,让我无论碰到什么难题,只要请教他都可以迎刃而解。
当然,拿到MBA的毕业证书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坐享其成,这样也会导致坐吃山空。唯有跟上时代,跟上一群人,我辈中人才不至于被时代淘汰。
3
陈玉洁
2017级MBA菁英(2)班
广州海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总经理
2017年,是镇江妹子陈玉洁在广州正式安家落户的第一年,也是成为华南理工大学MBA学生的第一年。
在此之前,本科毕业后的陈玉洁没有按部就班地找一份工程管理相关的专业,而是怀揣着一颗好奇、探索之心,成为了一名导游,用两年时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领略了不同的区域的文化、感受了不同地方的特色、拓展了视野、成就了自己“心怀世界、到处走走”的梦想。
在充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之后,陈玉洁回归专业,从事工程造价咨询方面的工作。随着工作内容的增加、工作半径的扩大,技术专业出身的陈玉洁在越来越多的接触到管理工作后,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渐增,系统的学习管理学知识以弥补管理能力和经验的不足,成为她当下的必需。“华工是华南企业家的摇篮,又有着理工科的天然优势,所以当时也没有考虑其他学校,就直奔华工而来了”,陈玉洁与华工MBA的缘分也就此展开。
摄影大赛、2017级3M新生晚会…还没正式入学,陈玉洁便成为各项活动的主力成员之一,天性热诚的她在出谋划策、积极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更多。
“能够有机会在华工读书,这三年的经历已经是一种收获;通过课堂、讲座,系统学习了财务、营销等方面的知识体系。这种对自身知识的重构,让自己面对职场、面对未来的诸多不确定,能够游刃有余、更沉着的应对,这是第二点的收获;最大的收获,是在华工遇到很多卓越的老师、学长,他们不仅有渊博的理论学识,还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最关键的是他们对人生积极认真的态度,是对‘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最好诠释。华工这种慎思笃行的精神,定会使我受益一生。”
热诚、主动、慎思、笃行,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吸收他人所长,陈玉洁在华工MBA的平台上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职业发展之路。“工作了几年,一直在思考转行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学后不久,也是个契机,我走上了创业之路,主要做国际游学和民宿业务。在学校的三年,是利用所学对自己重新定位、重新出发的三年,也是自己和公司磨合成长的三年”。
今年由于疫情等原因,陈玉洁暂停了国际游学业务的拓展,但是“我仍然希望在将来能够把国际游学和民宿结合起来,为希望走出去看看、体验不同学习和生活氛围的孩子们提供一个沉浸式的体验环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涨见识、增智慧”。
从打工到创业,从工程技术到游学民宿,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当下,陈玉洁循着自己的梦想选择了一条满是未知的道路。前路或许宽广坦荡、或许荆棘密布,但选择了就坚定不移、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挣扎迈进,静待梦想照进现实。
陈玉洁的快问快答
1. 还记得三年中印象最深刻的一门课吗?
其实三年中的每一门课程、每一位老师都是值得回忆的。要说印象最深的一门课,是刚开学时龙志和教授的《管理经济学》,龙教授把枯燥的经济学内容演绎得生动有趣、牢牢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当时,我们小组的案例分析内容是关于小龙虾的,在PPT汇报那天,我们点了小龙虾外卖,并且每个汇报成员都戴上小龙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