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在跨界中保持敏感和好奇| 清华毕业季 · 未来可期

来源: 清华经管在职硕士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MBAedu    07/24/2020

7024

 


李凯

MCFO双学位项目2018级

北京市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


中国MBA教育网讯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和李凯的访谈,约在夏日午后,他的娓娓讲述,如阵阵清风飒然而至,让人从中感受到理智的思考和向上的生命力。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两年的清华时光,彷佛一座桥梁,一端是他对过去的思考与沉淀,一端是他对梦想的执着和追求。他用自己的奋进与自信,定义着多元和优秀。


用进取和勤奋定义优秀


北纬43°,东经126°,雪国之乡,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湖畔曾经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座滑雪场。50多年后的今天,这里重建起全国优秀的滑雪度假区——万科松花湖国际滑雪度假区。


李凯,就是这座滑雪度假区从选址到运营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之一。


李凯


进取是李凯的习惯。在万科工作的16年间,李凯一直保持着高强度的运转。他用“螺旋型结构”来形容自己的人生规划,螺旋的中心是硬核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延则是不断拓展的其他领域。法律专业出身的他,希望成为一个“一专多能”的专业型人员。映射到工作中,李凯始终在尝试跨界带来的不同可能。从负责法务工作到运营管理,再到投资拓展,在自己的不同履职领域,他完成过许多大大小小的项目,也几乎拿遍了万科集团的所有奖项。


“过往的工作经历,让我深知财务知识的重要;而寻找项目,就像找工作时要寻找朝阳行业里的龙头企业,MCFO双学位项目便是如此。”出于对自己的更高要求,李凯选择回到校园,让自己有更多提升。


面对高强度的课程学习,李凯形容自己的状态,“无外乎勤奋二字。”回到校园,李凯更加专注于求学,在他看来,“求学要有决心,也要有执行力。”在每月集中授课的4天里,课程永远排在他任务清单的第一位,“白+黑”和“五+二”是学习时的常态。


对于李凯来说,在对学习和工作进行平衡的过程中,勤奋早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记得自己面对的第一堂课就是谢德仁老师的《国际财务报告I》,非会计专业出身的他,在这节课上遇到了种种挑战。也正是在各种挑战之中,李凯逐渐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困难,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找到最佳状态。他讲道,“人生中不平衡是必然的,平衡是偶然的。正是因为有了从不平衡向平衡发展的过程,才有推动进步的动力。”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两年求学时光,李凯用进取与勤奋,定义着属于自己的优秀。


李凯和同学们,李凯(左二)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从银装素裹到荷风送香,在李凯的眼中,两年校园时光美好而难忘。校园中漫步,教室里听讲,图书馆的自习,餐厅的美食,在大部分人的记忆中,这段必然经历的校园生活都会占据重要一角。再入校园,李凯感到,“这样的记忆瞬间被唤醒了。”


梅贻琦校长曾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两年时间里,李凯在课堂上受益良多。他在魏杰老师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课堂上,思考未来中国产业升级的趋势;在白士泮老师的《金融风险管理》讲授中,学会与风险共存;在肖星老师对《财务报表分析》的介绍中,明晰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复合型的课程,不仅让李凯对财务知识有了更加系统而专业的认识,更带给他开阔的视野和眼界,让他在面对资产评估、报表分析等实际工作的时候,能够思考得更加专业。正如他自己所说,“在实践工作中的很多问题和困惑,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凯在项目学习时发言


浸润在校园中,李凯所收获的,除了知识,还有鲜明的清华气质。行健不息,追求卓越,这份传承百年的清华精神,让他的前行更有力量。在他看来,刚性的知识与技能,柔性的文化与精神,二者相得益彰,“鼓舞人不断奋进,永不停歇。”


苏格拉底曾说,“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对外界认知的圆越大,所认知的无知也会越大。两年的时间里,李凯聆听大师的讲课,和优秀的同行进行交流,更加怀有敬畏之心。对此,他讲道,“很多时候学的越多才知道自己越无知,两年的学习生活让我心怀敬畏与感恩。”


在李凯看来,项目不仅带来了知识传授,更聚合了一批优秀的人。在班级里,同学们的背景多元丰富,从央企到大型上市公司,从券商到审计机构,多有涉及。在“实话直说”、小组讨论这样的班级活动中,李凯对自己陌生的保险、债券等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


多元之外,李凯也为班级的朝气与活力所感染。在班级中,他看到了久违的生日会、班级聚餐,在跑步和锻炼中结下对班级的归属,和大家交流艺术鉴赏的心得,在他的眼中,MCFO双学位项目2018级同学们能文能武,爱说爱笑,“不存在隔阂感和距离感,让人亲切而舒适。”恰同学少年的朝气背后,是大家共同的家国情怀。无论是日常的言谈举止,还是激烈的观点分享,他都能感受到大家所具有的社会责任和家国担当。



在两年时光的机杼上,李凯织就了自己的学习之心、进取之心和敬畏之心,结下了对MCFO双学位项目的情感。回望自己的清华生活,同学们眼中的这位“才子”讲道,“对自然、对人、对事,永怀敬畏,永怀谦虚,懂得取长补短,更懂得宽容感恩。”


在跨界中向前发展


进入MCFO双学位项目一年后,李凯正式告别了万科,选择进入律所工作。比起周围人的诧异,李凯有自己的规划,“万科是中国优秀公司的典型代表,过去十六年的工作经历教给我很多。选择其他职业,是希望可以走出舒适区接受挑战,在跨界中保持敏感和好奇。”


跨界发展本就是李凯的规划,而MCFO双学位项目的学习,让他在心情沉静之余,更具有追求改变的动力和勇气。李凯记得一句歌词,“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一朵永不凋零的花。”在校园学习这段最单纯也最有动力的经历中,他回归到跨界发展的本心。


MCFO双学位项目2019年新年晚会,李凯(左)


跨界并不是盲目的跳跃。面对工作方式、职业环境的巨大转变,李凯从未感到恐惧。在十六年的工作经历和两年的项目学习中,他对法务、管理、财务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认识与判断。技能的积累、资源的储备和乐观的心态,给予了他面对未知的信心。


世界无界,唯变不变。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许多人都希望通过努力降低人生的不确定性。而对于李凯来说,面对纷繁的不确定性,主动改变未尝不是一种更好的办法。在他看来,“正是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所以需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会产生向前发展的动力。”


李凯的新职业,法律工作本身,也会涉及不确定性管理。这种走出舒适区的挑战,是他保持对社会环境敏感和好奇的方式。对于未知,李凯报以更为从容的心态,“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于他而言,保持敏感,保持斗志,也是人生的乐趣和意义所在。


李凯和同学参访新加坡交易所,李凯(右二)


毕业之际,李凯用两句诗词形容自己的感受,“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如释重负,更有‘此情可待成追忆’的不舍和怅然。” 两年时光,转瞬即逝。对李凯来说,这个盛夏,并不是结束,而是下一段全新故事的开始。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