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MBA教育网讯】工作,创业,读书,慈善,做每一件事,马敏都能从人群中冒出尖儿来。
1992年,她二十出头,揣着五千块,乘着改革开放的第一批浪潮,坐着火车从湖南株洲来深圳“拓荒”,入职中石化旗下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一年不到,从总经理助理升为副总经理;
两年后,在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的中国,她拿着做项目赚取的第一个一百万,在深圳买车买房;
工作第五年,她辞了职,去往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就职,同时开始在职攻读清华大学建筑经济与管理的研究生;正值设计院要扩展分所,她荣幸地成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深圳分院第一所所长,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创业。
2004年,一地产公司聘请她去做开发公司老总。她说,我要创业,不想给人打工。朋友说,你可以和我合作,可是,你拿得出钱吗?她心一狠,将深圳的房、设计院的股份全卖了,入股“中国经贸大厦”甲级写字楼项目,全面负责开发和销售、后期管理,还注册了公司当起了董事长,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2015年秋,她重返校园,在香港城市大学读中文EMBA课程,因一次团建活动被全班同学票选为班长。
2002年,她加入公益慈善服务组织「深圳狮子会」,16年后,又成为「深圳狮子会」的年度会长。
这些成就彰显着她的坚韧、毅力、耐心、一流的领导力,但她反复强调「这都已经翻篇了」「真没什么好说」;相反,她更珍视那些成绩背后的故事——一次次奔赴灾区亲历苦难时的冲击、无数次因做慈善被人误解的失落、在城大上课被同学刷新商业观的顿悟。
那时,你才会发现,她一身侠骨,藏满了善意与柔情。
马敏
香港城市大学EMBA项目 15年秋季班班长
现任深圳华尊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狮子联会服务委主席、深圳市残联兼职理事
曾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深圳分院第一所所长、
深圳豪嘉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深圳狮子会2018-2019年度会长
“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每天做一点点,总会有用的”。
2011年,深圳狮子联会在内蒙古海拉尔开展“光明行”白内障救助活动,因当地设备陈旧,需紧急从深圳眼科医院调去两台手术用的专业显微镜,当马敏带着几十公斤重的显微镜设备、从深圳经转北京停留一夜、最后到达海拉尔时,医生笑称,“天使来了”。那场活动帮助200人复明,其中有一位近九十岁的老太太,在拆掉纱布、于朦胧中看见了光亮的那刻,为表示感谢,瞬间扑在了马敏及当场的医生、狮友面前。
那一扑,让马敏唏嘘不已,但更让她唏嘘的是,那一台手术,除开政府资助以外,每捐一千元,就可以帮助一个人重见光明,「真的,你想想,只要1000块钱,就可以帮一名老人重见光明,让老人的儿女减少负担,我想不到不做这件事的理由」。
「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每天做一点点,真的是有用的」。
那是她人生的「顿悟」时刻,从此,她开始了人生中第三次“创业”。
早在2002年,她就受朋友邀请参加深圳狮子会。这是一家具有独立社团法人资格公益慈善社会组织,其服务范畴包含助残、扶贫、赈灾、助学、敬老等各领域。狮子会提倡“四出”精神——出席、出力、出心、出钱,倡导狮友不仅捐款,也要亲身参与,透过参与得以成长。马敏对此理念深以为然,最开始只捐钱,到后来逐渐“四出”,一发不可收拾。
2011年,她在深圳狮子会内创建了福爱服务队,带领一个仅30人的小团队援建了两所小学,一个医疗站。
一所小学在甘肃,经历八级鲁甸地震,仍旧完好无损;另一所在海拔5300多米的青海玉树囊谦县,为此她四次登高原,同行的福爱小伙伴「有些人是抬着出来的」;医疗站的建立,则是受医生母亲的影响。她把母亲谢世后的白礼金全捐给了福爱医疗站,她说,「相信作为医生的母亲,在天之灵会很欣慰」;
四川宜宾地震马敏去到灾区 探访灾后残疾人的生活情况
2018年,她任职深圳狮子会年度会长,主张服务队在深圳罗湖、福田、龙华、光明人民医院以及南山港大医院设立了“狮爱驿站”,帮助肿瘤科医护人员、重疾患者及家属缓解身心,因为「只有解决了我们帮扶对象面对的实际和真实的问题,才是我们的公益初心」。
2018年粤东水灾,她奔赴现场,感召狮友共同捐赠的110万,为司马浦港洲村援建了一个避难所。
扶贫汕尾南红海湾东二村,她和其他狮子会成员,顶着烈日,拿着笔和名单,跟随村干部挨家挨户了解情况。看到东二村很多贫困户的屋内没有厕所和自来水,做饭与如厕竟然没有隔离,天花板是一层还在渗水的塑料薄膜,用于接水的各色塑料桶散在角落,她立刻提出,要聘请有资质的工程公司改造东二村危房,要为有需要的贫困家庭安装水管。
东二村扶贫现场
2020年,她成为中国狮子联会服务委主席,又赶上了新冠肺炎。大年初一,她一睁眼,听到武汉封城的消息,再无心过年,一边刷牙一边询问灾情,立即着手买防护衣买口罩,在全国14个地区的群里发起筹款筹物接龙,一天能接龙二十几次。
马敏卸任深圳狮子会会长现场
一边是女儿在香港上学,一边是深圳狮子会的事务,一边还有40几位员工的公司,有整整三年,她常常早上4:30起床,从香港开一个半小时车去往深圳,又在晚上10点,从深圳开一个半小时车回香港。
她又找回像当年创业那般、可以「充分燃烧自己」的「事业」。
将人最珍贵的两样东西——时间和金钱
献给与自己利益无关的人
2004年的第二次创业,她接手的项目,是一栋4万多平方的烂尾楼。
楼是烂尾,旧账未清,她一边对接法院律师、打着官司,一边带着团队从项目清盘、到设计、到施工、到竣工、到销售、到后期运营管理的全部事项,在深圳深南大道旁搭建的临时铁皮房办公室,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地办公模式。
系统工程需要专业知识,每次招标会前,她会收集厚厚几摞文件,大量阅读各个专业、使用的设备、材料的知识和最新信息,反复与专业工程师探讨意见,一遍遍跑去香港、北京、上海知名建筑参观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于是,正式招标会那天,一间会议室里,一条长长的桌子塞满了人,她是唯一的一位女性,坐在桌子正中央,指挥着一屋子的男人。
工程正式施工,她穿着T恤、牛仔裤、球鞋,在钢筋水泥之间穿梭,盯着楼房一层层从地基圈梁中长出来。长到第九层的时候,董事长问她为什么只有南半边可以看海,而北半边没有办法享受自然景观?她与建筑师、工程再次展开图纸,开始研究如何修改能使建筑「更人性化更灵性」。
她寸步不离工地,一门心思扑在项目上,所有社交圈就发生在这堆钢筋混凝土旁。
三年后,大楼落成,一共26层,西临光大银行,东毗交通局枢纽大厦,外有「九五至尊」之势,内有精致前卫的设计,取名为「中国经贸大厦」,是深圳唯三名称以「中国」打头的建筑之一。
一个烂尾楼,就这么被她盘成了中心西区的地标性建筑。
中国经贸大厦(中)
再提此事,她竟然「为年轻时的骄傲羞愧」,觉得仍留下了很多遗憾。
她不否认「无论创业还是慈善,我都会百分百投入时间精力」,但「创业更多是为了自己,而慈善,意味着要将人最珍贵的两样东西——时间和金钱完全献给与自己利益无关的人」。
「两者都有收获,但所得截然不同」:商业上的成功更多是数字的累加,而公益,却让人感受到了「尊重,轮回的善意,生而为人的意义和价值」。
甘肃小学竣工仪式当天,当地村民为了表达孩子终于可以上学的喜悦和感激,亲手给她们纳了鞋垫,「收到鞋垫那一刻,真的心都融化了」。
囊谦建校第二年,狮子会其他服务队狮友因“高原红”扶贫项目再上高原。囊谦县长接待了他们,正吃着馕时,县长突然问,你们认识一个马敏狮姐吗?其中一名领导狮友立即抓起电话打给她,激动地说,「你知道吗,到现在囊谦人还记得你」。
慢慢地,她不再纠结质疑。
早年有次捐款,她分别为甘肃小学和医疗站各捐6万,分2张信用卡刷款,别人说她只捐了一个6万,为了「那口咽不下去的气」,她翻箱倒柜找出刷卡缴费凭证,将快要褪色的Pos机收据照下来发群里。如今,她笑当年「放不下」,「这种事,问心无愧就行」。
她也不再理会不解。
有人冷嘲热讽,「你这么热衷公益,怎么不把你身家都捐了?」她坦言,「我没有这么伟大,我觉得捐一分钱和捐一个亿没有区别,本心善意才最重要。」
她感到自己在成长,从生活中卸下防御,裹上了一层柔软的质地。
生命不已,成长不已
如果说,慈善让马敏对生活的态度变得柔软,那么在城市大学的学习EMBA课程,则让她在事业上,也变得柔和许多。
15年秋天,马敏事业已经小有成就,在深圳狮子会担任讲师团团长,负责5000多名狮友的培训,「感到知识和眼界都不太够用」,毫不犹豫来了城市大学读EMBA。
被推选为班长,她在意班上每位同学的感受。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她牵头组织大家去台湾游学,为全班同学每人量身定制班服、冲锋衣,女生是白色西装搭配连衣裙,男生是一套蓝色的西装。她所在的15年秋季班,因而也成为城市大学EMBA六年来所有班级里,首个拥有班服的班级。
在一次课堂的讨论中,班上有位80后同学分享了他在淘宝上开网店、双11一天销售额达到1.2个亿的经验,她「完全震惊了」。她从事地产行业,常因为这个行业能带动钢筋水泥等一批基建行业而骄傲,「多多少少有些看不起其他行业」,但听完同学分享的故事,她「彻底理解了新兴产业的价值所在」。
马敏在香港城市大学学习
每月四天的课程,在无数次与班上同学的交流碰撞中,她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愿意去「拥抱、了解、学习以前看起来与我无关的产业」。
城大商学院窦文宇教授网课,马敏班长特地送来鲜花
她还记得去剑桥游学,全班同学在剑桥康河河畔的商学院里上课,老师讲到英国的百年企业在成立之初,就会以「企业促进社会福祉」作为企业愿景,所以在遇到重大决策之时,会更偏向「不那么激进、稳健的发展方式」。
马敏在剑桥游学
她被「企业是否能促进社会福祉」的国际视野触动,原来不仅仅是做慈善可以帮助他人,商业本身就可改良社会。她开始反思自己的公司应该如何促进社会福祉。甚至在个人投资上,她也因此更加关注医疗、教育等「能对社会有帮助」的领域。
马敏在剑桥游学
总结在城大的学习,她说,管理、金融、会计、投资,一门一门课上着,以前创业时零散获得的知识碎片开始长出骨骼,搭建起了「系统的框架」,完全刷新了她对社会的认知,「在城大读书的同学中,我并不算年轻,很多思维已经固化,而读书打破了我理解商业世界的壁垒」。
马敏从香港城市大学毕业
如今,她还在为下一次公益而奔走,也在为下一次投资而忙碌。她仍旧坚毅,但此刻,她柔软了许多,包容了许多,开放了许多。她知道,那是过往的每一次奔赴灾难现场、每一节在城大的学习课程经由岁月发酵而成的馈赠。她珍视她的侠骨,更珍重她的柔情。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