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理工开启大航海时代——兰理MBA“浪中锦理队”备战亚帆赛

来源:兰州理工大学MBA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高铭    10/26/2020

6379

鞋子里亚沙赛的沙子还没倒干净,亚帆赛的召唤来了。

结伴走过三天的沙漠,想一起去那片未知的大海闯闯。

一船六人,都是零基础,但我们笃信我们可以。



关于亚帆赛:亚太地区商学院帆船挑战赛,简称亚帆赛,始于2018年,今年第三届。

比赛时间:2020年11月20日至11月22日

比赛地点:深圳大亚湾



- 第三届亚帆赛兰理工代表队成员 -


队长:李洪恺(19级)

队员:陈科颖(19级)/丁杰(19级)/ 邵静(20级)/杨迪(19级)/周红伟(18级)


李洪恺:前帆手



我问船长,如果没有风怎么办?他说,没有风只能飘,你得承认自己在大自然面前确实无能为力了。这种不确定和懂得接受的感觉就像人生,或许这也是帆船的魅力吧。


陈科颖:前帆副手


上了船才知道,船上没有闲人,每一次的转向、顺势而为都是同心协力的结果,我很享受这种团队奋斗的感觉。


丁杰:主缭手


缘起沙九,再征亚帆,无浪不兰在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中找寻到一批挚友,彼此信任,一路同行。


杨迪:球帆手



亚沙之后再战亚帆,相识的伙伴,江湖再遇,也是人生一快事。疫情相伴的辛丑年,让我们再次接受挑战,逆风而上。


邵静:球帆副手


学习帆船原理那刻,才知道帆船是在水上起飞的飞机。上船那一刻,才体会到原来逆风也能起航。起航那一刻,才知道无同伴不远航。帆船运动是冒险,勇气,力量的展示,征服海洋,世界就是你的!亚沙归来再战亚帆! 


周红伟:舵手


 舵手看似轻松,其实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判断风向、水流,船员的心在一起,才能正确航行。


六人五城,只能通过研究比赛视频、自学帆船知识建立理论基础。10月17-18日“浪中锦鲤队”在厦门登船实操。




上船第1个小时

“这比徒步难多了!”


队员们刚要欣赏海天一色的美景,享受海风拂面的惬意,严格的船长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授知识。

“迎风时,一推舵到底”

“船头转向,顶风的瞬时完成换帆”

“要把眼光看长远些,当远处海面泛白时,将有大风,借风势超越前船的时机即将到来。“

“看前帆上的红绿飘线判断风向,两条线平行时速度最快“

“左弦松,右弦紧,所有动作3秒-5秒内完成“

……

只觉得脑容量不够,要听、要看、要动、要配合。“要看风向,判断转向,3-5秒内完成所有动作,这比徒步难多了。”

船上没有闲人,每个人都有职责。船长吓我们说:“帆船为什么叫帆船,因为真的会翻船,所以大家要各司其职,你的每一个操作都关系到船的方向和速度。“




上船第2个小时

“想吐?忍住!必须坚持到底。”


兴奋劲过去了,操作大概了解了,有队员开始晕船了,“干活干活,转移注意力。“

“一般人适应帆船的时间是1小时,所以这时出现晕船是正常的,相信你可以用意志力克服的。“老船长平静地说。

队员们深谙船驶出港口,不达目的地不能回头。谈笑风生,忍着难受继续干活,慢慢与不适应和解。

随着一次次的迎风转向训练,我们感受到了帆船的魅力,胆大心细,争分夺秒,

帆船要顺风,更要懂得借势。这是一种在别处找不到的感觉,握紧鼓满风帆的缆索,任凭海风吹拂,感觉船只破浪前行的愉悦——此时帆、船、风、海四者,在血管中产生了一种和谐的共鸣。


下船后的N个小时

“照片有毒,一看就晕”



训练结束后,队员们复盘了需要准备的上船物资,“要吃饱,不然容易晕船“。但是船长没有告诉我们下船之后,晕船的感觉并不会马上消失。

女队员不约而同地感受是“为什么我一看照片还是觉得在船上?还是头晕“,”照片有毒,但是忍不住还想看“。这就是找虐的感觉。

我们就是这样一群找虐的人,团队出击,向大海出发。

亚帆赛,我们来了。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