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积淀 | 铸就南农MBA办学品牌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高铭    12/22/2020

5952

【中国MBA教育网讯】今天,回顾南农MBA办学这10年;未来,南农MBA将在坚守和传承中,始终秉承“诚朴勤仁”的校训,大胆探索、创新求变,进一步提升MBA人才培养质量,塑造项目品牌,扩大影响力。


打造MBA“名师”团队


MBA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专业实践,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个性与心理、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成长为复合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创建之初,南农MBA便希望突显小微企业管理和食品与农业关联企业管理的优势与特色。然而,缺师资、少硬件……有着雄厚科研教学实力的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10年前遇到了难题。


“真是隔行如隔山啊。10年前,我们更擅长教学和科研,所以一直在探索,如何引导MBA学员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能对产业有实际贡献和价值。”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科负责人陈超教授至今还记得2010年12月31日的那个冬夜,MBA中心的几位教授没有如往常一样,与家人一同跨年,而是和2010级南农首届MBA的班委同学聚在一起,倾听他们入学后的心声。


“这学期感受如何?有哪些不足的你们尽管说……”


那一晚,学员们真诚地向教授们敞开心扉,教授们认真地倾听与分析学员们的诉求。“他们真的一点抱怨都没有。这件事一直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如何将MBA越办越好。”回忆起10年前的那一晚,陈超教授依然历历在目。


2010级南农MBA学员开学素质拓展合影


优化师资建设一直是10年来南农MBA中心不变的初心。校内选拔,邀请有丰富教学和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集结”MBA中心;请进来,聘请校外著名教授讲授核心课程;建设“AB角”教师梯队,每门核心课程配备校内外两名教师合作教学;实行双导师制,南农MBA任课教师任校内导师,著名企业高管任校外导师,既保证学员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将理论知识与企业管理遇到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更好的运用书本知识解决现实矛盾。


如今,经过10年的建设与探索,南京农业大学MBA授课教师已达58人,20多人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海外教师3人,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老师们在教学中投入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态度认真,备课充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案例,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好评。知识、职称、年龄和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为南农MBA教育稳定、高质量地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讲好MBA培养的课堂故事


2020年9月23日,在第十一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评选中,南京农业大学MBA教学案例“羊群中奔跑的黑马——波杜农牧颗粒饲料的颠覆之旅”荣获“第十一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


“从全国142所院校的1030项投稿中脱颖而出,这是MBA教学案例开发从0到1的突破!”经济管理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朱晶教授感慨。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不仅注重老师“教”的方法,更着眼于师和生、生与生之间互动的“学”。


2018年,经济管理学院尝试首批立项6个案例,激发教学案例开发,学院同时鼓励MBA任课老师参加各类案例教学研讨培训会,对教师们进行案例开发、撰写技巧、评审标准、采编与使用等不同实用技能培训。


2019年,学院组织开发的案例《羊群奔驰的黑马——波杜农牧颗粒饲料的颠覆之旅》首次入库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2020年7月,学院开发案例《顺势而生,逆流而上,M运动APP如何玩转社群经济?》入选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


有了全院上下钻研案例的良好氛围,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案例学习的精髓。管理学系主任何军教授为MBA学生主讲《论文设计与写作》课程。课堂上的何老师循循善诱:“MBA论文跟学术论文不同,要以具体问题为导向。如果能用学到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的工作问题,你们将获得全方位的成长。”

 


2017至2019年,经管学子连续三年组队参加江苏省MBA案例大赛,2019年参加全国管理案例精英大赛。2018年、2019年,两名MBA学员参加国际食品与农业企业管理协会(IFAMA)案例竞赛,与世界名校同场竞技,并夺得2019年度大赛冠军。

 


“我们就是要有赢的信心。”指导教师蔡忠州教授有着丰富的企业实战经验,他将战略、营销、人力、财务、运营等工商管理知识植入每一回实战训练中。在激战正酣的国际赛场上,同学们扎实的专业水平、严谨的分析能力、流利的英语表达以及应变能力获得了全球农业企业高管及相关学界同行的一致好评,为南农赢得了瞩目的国际声誉。


“我们还鼓励老师们重点关注涉农企业案例。”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MBA教育中心副主任耿献辉说:“未来,我们希望牵头组建‘中国农业农村案例中心’,精挑细选全国优秀的农业特色案例,这是我们的优势,也突显南农的专业与学科特色。”


为了让课程内容凸显农业和创业特色,除了案例教学的“热火朝天”,南农MBA还有搬去超市、企业、车间、厂房甚至田间地头的“移动课堂”,课堂教学内容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被无限扩展。



几年来,南农MBA科创基地落地农业特色浓郁的南京八卦洲街道;结合《生产运作管理》《国际商务》等课程,学院与全球四大粮商之一的世界500强企业嘉吉国际的子公司“嘉吉动物蛋白(安徽)有限公司”、上市企业南京华脉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并展开课程共建和校友创业等实质性合作;与苏果超市有限公司合作建立MBA实践基地就零售管理开展合作研究;与先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这些‘移动课堂’,给我们有志于食品与农业、生命与健康等产业规划、管理、创业的MBA小伙伴们带来了无限实践经验与灵感。”企业高管在鲜活的案例中原地“变身”讲师,让身临其境的学员们大开眼界。

 

MBA是一项终身教育


2020年8月24日,从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传来好消息,南京农业大学MBA“沙漠绿洲”代表队力捧第九届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最高荣誉“沙鸥奖”,这一成绩刷新了我校参赛的最好战绩。

 


这项在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举行的大型竞技赛事,需要参赛队员在2日半的规定时间内完成70公里沙漠徒步路线,途中各队将自行进行装备保障补给,完成沙漠宿营扎寨,是团队的体能意志及协作能力的全面考验。2020年是南京农业大学MBA办学10周年,也是南农沙漠绿洲队征战腾格里沙漠的第5年。


“一个团队的成功不是个人能力的相加,而是一群人的团结……”“当沙风吹起赛服时,当烈日照耀脸庞时,当队友拥抱鼓励时,当奋力冲向终点时,便是参加这项赛事的意义所在。”庆功宴上,队员深情地回忆比赛中的汗与泪。

 


“一起经历过风雨的伙伴,才会更值得‘信赖’。”MBA学员沈超已经是第三次征战亚沙赛场的老将了,他的感受代表着一批MBA学员的期待。


和普通本科生、研究生不同,MBA学员均为有着丰厚工作阅历的“社会人”。他们期待从MBA学习中收获的,不仅是学位、知识与方法,更希望从中寻找合作伙伴,发掘对自己未来事业有帮助的独特商机。  


“毫无疑问,MBA教育是一份终身教育。”已经毕业2年的沈超现在还在担任南京农业大学MBA联合会主席。这支由MBA学员实行自我管理的社团组织,陆续成立创业投资俱乐部、户外运动俱乐部等,开展文体活动,提供创业创新平台,组织MBA学员参加各种MBA赛事以及学术交流项目。

 


“只有管理好自己,未来才能管理好自己的产业。”沈超说:“对内我们团结所有MBA同学,增强凝聚力;对外开发与整合校外资源,促进和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合作,树立南农MBA的品牌形象。对个人而言,无论现在的学习还是未来的事业,这都是一份宝贵的资源联结。”


10年来,南京农业大学MBA已经培养出千余名学子,一大批德才兼备、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精于实务、善于合作、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活跃在社会各界。“南农MBA”已在他们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更成为他们引以为自豪的“勋章”。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