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大赛,仅仅为了比赛吗?”
“NO!”
集训走起!
11月8日上午,南大商学院2020D班在安中楼举办了第一次班级案例小赛,并邀请有经验的学长一同参与。
整个比赛进行了两个小时,同学们收获满满。一个星期之前的班会上确定本学期的学习重点是案例大赛,通过每一次的案例交流、深入讨论,让大家互相感受到不同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后我们定期会讨论一个案例并进行班级分享。第一期,我们选择了17年华东赛的案例——锦江集团。
自由分组!
37名同学自由分组,由非班委担任组长。建议每组尽量有不同的行业。学委负责在班级群里放上一张表格,大家自由选择。很快表格就全部填满了,并且迅速组成学习小组。
专业指导!
由于第一次做案例,很多同学不熟悉如何分析案例。班委邀请了教授通过展示SYSBS-IVEY全国商业案例大赛的优秀作品,讲解了分析案例的思路与重点,并对同学的疑问一一解答。
进度跟踪!
如何跟踪我们班六个学习小组讨论进度,并保证大家都能按期完成是我们监督委员的工作。学委拉了组长群,并在群里制定了进度表,大家都能看到每个小组的进度。
周三的时候,有的小组已经完成了两轮讨论,而有的小组还未开始,未开始的看到其他组的情况便会加快进度。
成果汇报!
周日我们在安中楼202举办了案例展示,六组做了认真的展示后,评委随后评选了本期的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部分观点展示
本次班级预赛我们小组针对“锦江酒店集团经营与出海”的案例课题,全组成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通过小组多次的研讨,形成了“锦江酒店集团的1+N转型”案例立意。同时,针对案例本身,从锦江酒店集团的经营战略、品牌建设、组织管理与系统支持四个维度来开展分析与诊断,并以“背景分析、问题分析、解决方案”三大框架来进行呈现和阐述。
班级预赛不仅让我们小组成员的碰撞和激荡,产生了众多的火花;更帮助我们提升了系统化结构思维和逻辑分析的能力。后续我们将会把学到的经验与方法,实战应用于日后的比赛、学习和工作中,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小组讨论的时候,大家各抒己见,激情碰撞,因为是第一次案例讨论,没有太多经验,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形成统一的思路,随着现场比赛倒计时越来越近,大家才逐渐达成了共识,但是却没有更多的时间细化解决方案。
果然,在现场比赛的时候,评委认为我们的解决方案还应该更细化,更具有可落地性。经过现场学姐学长的点拨,对于比赛的重点和思路有了更深的认知。特别是在时间把握上,如何突显PPT的重点,如何做好时间管理,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1. 案例分析核心是给出可以落地的合理解决方案,可行性>创新;
2. 根据方案做详细分析,利用专业分析工具提高专业度;
3. 概述、分析、解决方案、总结四个部分要逻辑连贯,每页PPT要有提炼的核心词语让评委一看就知道主要观点;
4. 摘要是用于盲审阶段,提炼观点抓住评委眼球,现场讲演时候不需要说;
5. 现场讲演不要照读PPT,要有演讲技巧,生动、吸引人,概述、分析、解决方案、总结时间分配分别为1、2、4、1分钟,要提前演练算好时间。
案例分析,是商业运营管理中一项基本又重要的核心技能。在我的理解中,其实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到机遇,是在前人的起起伏伏的商海沉浮中汲取成功的经验。因此,在世界很多著名的高等学府的商学院中,案例教学是作为重要的课程教学手段一直使用至今。南京大学商学院MBA中心,作为国内知名商学院最早引进哈佛商学院的案例分析,并且结合中国商学院教学实际情况,开创了具有自我特色的案例教学体系用于商学院MBA中心的实际教学。
前面为期两个月的课程中,我们班所有的同学在课堂中,运用案例分析交流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特别在杨东涛老师的运营管理课上,我们深入分析AO.史密斯,格兰仕,汉堡王等等经典商业案例。更有趣的是,我们深入企业,走访进史密斯公司内部,在一线感受到实际商业案例中的运营管理,给我们更多启发。有了良好的基础,恰好每年学院正在举办一年一度的案例分析大赛,大家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案例大赛,仅仅为了比赛吗?”
“NO!”
“当然是为了更好地学习!”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