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赛事方案

来源:沙赛体育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王佳昱    01/07/2021

6364

一、主、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人民政府

                阿拉善左旗亚沙运动促进会

承办单位:阿拉善盟沙赛体育产业有限公司


二、赛事时间和地点

赛事时间:2021年5月1日-5月4日

赛事地点:中国·内蒙古·阿拉善·腾格里沙漠



日期

 备注

5月1日

接站、入住酒店;

领取比赛物资;核对赛事信息

5月2日

比赛第一日,起点寄存不带入沙漠的行李,

住宿沙漠帐篷

5月3日

比赛第二日,亚沙音乐节,

住宿沙漠帐篷

5月4日

比赛第三日,闭幕式,庆功宴;

送站



三、赛事介绍

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是亚太地区顶级商学院户外赛事。首届赛事于2012年在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举行,已连续成功举办九届,参与院校100余所,直接参与赛事MBA学生已超过10000人,覆盖50万以上亚太地区商学院MBA群体。

第十届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拟邀中国大陆商学院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北美商学院的中国大陆分院,共计110余所商学院参赛,践行“环保、协作、坚持、责任”的赛事理念。


四、院校组队

4.1 MBA组别

正赛院校:由A队、超A队、B队和C队组成。

A队限制人数为6-12人,身份为本商学院在读、校友或当年预录取MBA,A队允许有不超过2人名额的商学院老师或商学院其他管理类专业硕士。往届A队队员不能再次作为A队队员参赛。

超A队人数无限制,身份为往届A、B队队员,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之一:完赛排名为当年男子前100名/女子前50名;一年内100km越野赛完赛;一年内全马男子330\女子400内完赛。需提交完赛证书。

B队限制人数为0-16人,身份为本商学院在读、校友、老师、赞助商和当年预录取学生。

C队人数无限制,身份为本商学院学生、老师、赞助商及亲友。

观摩院校:无A队,由B队和C队组成。

B队限制人数为0-16人,身份为本商学院在读、校友、老师、赞助商和当年预录取学生。

C队人数无限制,身份为本商学院学生、老师、赞助商及亲友。

以上A队、超A队、B队队员均需提供身份证明。

4.2 EMBA组别

正赛院校:由A队、超A队、B队和C队组成。

A队限制人数为6-12人,身份为本商学院在读、校友或当年预录取EMBA。往届A队队员不能再次作为A队队员参赛。

超A队人数无限制,身份为往届A、B队队员,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之一:完赛排名为当年男子前100名\女子前50名;一年内100km越野赛完赛;一年内全马男子330\女子400内完赛。需提交完赛证书。

B队限制人数为0-16人,身份为本商学院在读、校友、老师、赞助商和当年预录取学生。

C队人数无限制,身份为本商学院学生、老师、赞助商及亲友。

观摩院校:无A队,由B队和C队组成。

B队限制人数为0-16人,身份为本商学院在读、校友、老师、赞助商和当年预录取学生。

C队人数无限制,身份为本商学院学生、老师、赞助商及亲友。

以上A队、超A队、B队队员均需提供身份证明。

4.3 公开商学院组

正赛院校:由A队、超A队、B队和C队组成。

A队限制人数为6-12人,身份为本商学院在读、校友或当年预录取学生。往届A队队员不能再次作为A队队员参赛。

超A队人数无限制,身份为往届A、B队队员,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之一:完赛排名为当年男子前100名\女子前50名;一年内100km越野赛完赛;一年内全马男子330\女子400内完赛,需提交完赛证书。

B队限制人数为0-16人,身份为本商学院在读、校友、老师、赞助商和当年预录取学生。

C队人数无限制,身份为本商学院学生、老师、赞助商及亲友。

观摩院校:无A队,由B队和C队组成。

B队限制人数为0-16人,身份为本商学院在读、校友、老师、赞助商和当年预录取学生。

C队人数无限制,身份为本商学院学生、老师、赞助商及亲友。

以上A队、超A队、B队队员均需提供身份证明。


五、赛事成绩

5.1 竞赛形式

参赛队员(A队、超A队、B队、C队)全程按要求携带规定的强制装备,按照规定路线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所有检查点(CP点),并在有效完赛时间内通过终点。

5.2 强制装备

赛事强制装备分为组委会统一提供和队员自购两类,比赛需全程携带强制装备。

序号

装备名称

 备注

携带队伍

1

赛事马甲

组委会提供

A队、B队、C队

2

计时芯片

组委会提供

A队、B队、C队

3

保温毯

组委会提供

A队、B队、C队

4

求生哨

组委会提供

A队、B队、C队

5

羽绒睡袋

组委会提供

禁止抽真空压缩

A队、B队

6

防潮垫

组委会提供

A队、B队

7

A、B队背包

自备

不低于20L

A队、B队

8

C队背包

自备

C队

超A队强制装备详见《超A队赛事章程》

5.3 赛事成绩

个人成绩:三天内有效完赛成绩之和,按照A队、超A队、B队和C队四个组别男、女分别排名。第一天退赛队员,在第二天按照要求完赛,可记录当日完赛时间。

院校单日成绩:每日院校成绩取院校A队女子减时后成绩最好的前10名的当日有效成绩代入公式计算,当A队有效完赛人数大于等于6人但小于10人时,不足人数按照当日关门时间代入计算;当A队有效完赛人小于 6人时,不记录院校当日团队成绩。其中,计算院校成绩时,女队员的成绩按照实际成绩减去45分钟(第一日)、55分钟(第二日)、20分钟(第三日)折算后计算;每日院校成绩计算规则如下:

微信图片_20210107164251.png

备注:每日计算时,A0=00:00:00,A11=当日关门时间

院校总成绩:三日院校单日成绩之和。

赛事每天公布当日所有院校成绩排名和男、女个人前十成绩排名。赛后公布最终院校排名和个人成绩排名。

5.3 赛事计时

计时原则:赛事采用电子计时方式。

电子打卡系统:队员需按照要求佩戴计时芯片,通过检录点、检查点及终点进行人工扫描芯片打卡,记录个人成绩。

丢卡与补卡:赛事过程中丢失计时芯片,需在通过打卡点和终点时通知裁判进行人工计时,丢卡队员需具备当日所有打卡点计时方能成绩有效;当队员无出发点计时(有检录记录)时,按枪响时间计算,当日成绩以裁判最终判定为准。

退赛:队员退赛时,计时芯片将被组委会回收。在每日关门后,需在营区的指定领卡区领回被收取的计时芯片后,方可继续参加第二日比赛。如因个人原因未领卡造成第二日无法扫描芯片的情况,裁判有权拒绝人工计时,视为取消该名队员当日个人成绩。

打卡与监督:通过检录点、检查点和终点时,所有队员必须打卡,并接受检录裁判员的安排。

重复打卡:出现重复打卡情况,计时系统以最长的时间记录为准。


六、赛程

6.1 赛道

本届赛道为全沙漠地形,A队和B队第一日赛道距离25KM,第二日赛道距离35KM,第三日赛道距离10KM,三天共计70KM。C队第一日赛道距离12KM,第二日赛道13KM,第三日赛道距离10KM,三天共计35KM。超A队赛道详见《超A队赛事章程》。

赛道中设引导旗,队员需按照引导旗路线行进,通过所有检查点(打卡)。

区分

第一日

第二日

第三日

合计

A队和B队

25KM

35KM

10KM

70KM

C队

12KM

13KM

10KM

35KM

超A队

100KM,详见《超A队赛事章程》

6.2 赛道路线

赛事路线轨迹图后期发布。

6.3 起点

各参赛院校须以团队方式完成集结、检录和出发。

测温区:测量参赛队员的体温。

留观区:对于体温异常的队员进行医学观察。

检录区:各院校必须于检录前完成扎营区环境整理,并接受营地检查。如违规,将根据处罚细则处罚,情节严重者将取消该团队参赛成绩。出发前30分钟,各院校列队进入待检录区接受检录。

身份检录:裁判员核对团队A队、超A队、B队、C队队员信息,核查参赛标识。

装备检查:裁判组将在出发区或检查点,检查或抽检赛事要求的强制装备。

出发:本届赛事每日分为两批次出发,第一批次为A队、超A队和B队,第二批次为C队。每批次出发前进行打卡检录(无检录记录将被视为成绩无效)。

检录顺序:第一批检录出发顺序为:按照上届院校排名顺序。第二批检录出发原则上不排序,即等在待检录区等候,待第一批鸣枪出发后开始检录,按先到先检录的原则进行打卡检录,待第二批鸣枪后停止检录。

6.4 检查点

为保障赛事安全和公平,所有队员须依次到达检查点完成打卡记录,否则当日成绩无效。

6.5 补给点

每日赛道根据里程设置若干补给点,补给点提供简单食品、饮水和医疗服务。补给点提供的饮水为瓶装纯净水,请在补给点灌水区将瓶装纯净水倒入水袋/水壶,如带走瓶装水需用空瓶进行交换。

6.6 终点

赛道终点设有终点打卡计时器,参赛队员到达终点后自行打卡,如未打卡,当日成绩无效。队员应自觉遵守检录点、起点、检查点及终点裁判区工作秩序,如有妨碍赛事执行的行为,裁判组有权对情节严重者做出处罚。

在每日赛道终点,都设置有成绩打印点,所有队员需在完赛后前往成绩打印点打印核对成绩。

6.7 营地

每日营地设康复区、医疗救援区、后勤区、记者采访区、赛事仲裁区、疫情防控工作区,各院校不能占用营区功能大帐篷。参赛队员须按规定扎营,不得占用其他院校位置。组委会根据院校人数提供扎营场地,不承诺所有营地平整。

各营区及编号区域的分配将在赛前公布。

6.8 完赛和退赛

完赛:A队、超A队、B队、C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所有检查点,并有完整的检录点、检查点、终点的打卡记录、完成当日赛段并通过装备检查,不缺少任何组委会要求的强制装备,视为当日完赛。

退赛:A队、超A队、B队、C队队员在赛道中登上救援车或医疗车,视为退赛。所有退赛人员,必须就近向组委会工作人员用计时芯片换取退赛卡片,退赛卡片是乘坐救援车或医疗车的凭证。

6.9 医疗强制退赛

经由医疗组从专业和安全考虑,确认队员不能继续参加比赛,为医疗强制退赛。被判医疗强制退赛的队员个人成绩无效。

  • 经赛事医疗组确认需离开赛道就医,即表明身体条件已经不能满足赛事要求,故视为医疗强制退赛。

  • 出现有可能危及队员生命安全的内外科疾病情,比如内外科急症:心率失常、心动过速、频发早搏、心肌梗塞、中度以上中暑、休克、运动性哮喘、急性内外科急腹症、神经系统疾病及前兆、呼吸系统急症、眼科急症、癫痫、严重皮肤灼伤等,将被判定医疗强制退赛。

  • 出现危及或因可能产生长期功能障碍而影响健康的运动型损伤,如运动系统损伤:韧带损伤二度以上、肌肉拉伤二度以上、肌腱拉伤二度以上、膝关节积水关节半月板软组织严重损伤等,将被判定医疗强制退赛。

  • 经期或孕期因剧烈运动可能引起长期健康问题,或危及生命,将被判定医疗强制退赛。

6.10 医疗强制休息

经由医疗组从专业和安全考虑,确认队员需要强制休息,为医疗强制休息。


七、赛事禁令及处罚

7.1 参赛队员不按照出发时间提前出发者,个人罚时最低30分钟,情节严重可取消比赛成绩;

7.2 参赛队员不按照规定背负强制装备者,取消个人成绩;

7.3 A队、B队参赛队员背包容量最低为20L,低于该容量,取消个人成绩;参赛队员采用真空条件压缩睡袋,一经发现取消个人成绩;

7.4 赛事全程严禁使用绳索等附加设备牵引、拖拽队友,如有类似情况发生裁判可进行警告,并酌情对院校成绩罚时30分钟或取消院校比赛成绩;

7.5 赛事全程所有参赛队员禁止同时被两位及以上参赛队员牵引或拖拽(无论是否借助附加设备),一经发现,取消个人成绩,人道主义援助除外,存在争议时需赛后申诉;

7.6 赛事全程严禁搀扶、背负参赛队员强行完赛,一经发现取消该行为相关所有队员个人成绩;

7.7 被判医疗强制休息的队员必须要尊医疗人员嘱咐原地休息,否则罚时30min;

7.8 赛事全程严禁饮酒,一经发现立即取消院校参赛资格,下届赛事不予邀请;

7.9 赛事中严禁队员互换个人计时芯片、号码马甲,一经发现立即取消个人成绩和院校成绩;

7.10 赛事全程严禁沿公路奔跑,一经发现立即取消个人成绩。


八、赛事奖项

8.1 最高奖项沙鸥奖

沙鸥奖:A队满足12人,B队至少6人,且所有A队、B队参赛人员三天全部有效完赛,A队、超A队、B队、C队没有任何赛事违规违纪行为。团队包含超A队至少1人,C队至少10人,获得金色沙鸥奖杯。团队无超A队员,C队至少1人,获得银色沙鸥奖杯。沙漠终点颁奖。

8.2 沙鸥初飞奖

面向首次参赛的观摩院校,B队人员满足至少12人,且所有B队队员三天全部有效完赛。B队和C队没有任何赛事违规违纪行为。沙漠终点颁奖。

8.3 团队成绩

MBA组别TOP10。院校总成绩排名前10位院校。沙漠终点颁奖。

EMBA组别TOP3。院校总成绩排名前3位院校。沙漠终点颁奖。

公开商学院组别TOP3。院校总成绩排名前3位院校。沙漠终点颁奖。

8.4 个人成绩

A队MBA组别单独排名,取男女个人TOP10;公开商学院和EMBA组别单独排名,各取男女个人TOP3。

B队MBA组别单独排名,取男女个人TOP10;公开商学院和EMBA组别单独排名,各取男女个人TOP3。

C队MBA组别单独排名,取男女个人TOP10;公开商学院和EMBA组别单独排名,各取男女个人TOP3。

超A队单独排名,取男女个人TOP5。 

8.5 最佳组织奖入围条件

  • 最佳组织奖为综合类最高奖项;

  • 满足亚沙影响力奖入围条件;

  • 满足亚沙环保公益奖入围条件;

  • 成功举办沙10院校宣讲,并邀请沙10组委会进行赛事解读,提供宣讲文案、新闻稿及现场照片至组委会;

  • 制定院校参赛训练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训练,其中集体训练不少于5次;

  • 严格按照组委会规定的时间进行报名、确认领队、确认队员身份、缴费等,以及按照规定时间提交组委会所要求的其它材料。

8.6 亚沙影响力院校奖入围条件

  • 邀请商学院书记、院长或主任参加院校启动仪式、院校出征仪式或庆功宴;

  • 亚沙官方微信平台投稿赛前不少于5篇,赛后不少于2篇;

  • 院校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亚沙赛出征仪式和参赛新闻稿;

  • 当地媒体报道院校参赛动态;

  • 院校制作不低于3分钟的参赛短片,并提供高清源文件。

8.7 亚沙环保公益奖入围条件

  • 赛事过程中严格遵守赛事组委会的环保要求;

  • 赛事中有突出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最佳组织奖、亚沙影响力院校奖、亚沙环保公益奖赛后由院校申请,组委会根据评选条件评出并颁奖。


九、赛事保险

赛事组委会为每位队员购买特别定制的团体意外伤害保险,队员可根据个人需求自行购买其他商业保险。


十、赛事报名

本届赛事所有人员报名费用为:人民币4880元/人或美元750元/人。

所有人员通过微信公众号:沙赛体育官微(微信号:SHASAISPORT),进行队员注册、报名和确认,领队负责院校队员信息管理。

注册时间:2021年1月6日至2021年3月10日

缴费时间:2021年3月1日15:00至2021年3月5日12:00

退费原则(汇率变动风险由队员自行承担)

  • 2021年3月15日中午12:00前申请退赛,不扣除任何费用,将报名费按照原币种返还到汇款账户。

  • 2021年3月25日中午12:00前申请退赛,赛事组委会将扣除 30%的报名费,其余部分按照原币种返还到汇款账号。

  • 2021年3月25日中午 12:00后申请退赛,不退还参赛费。 


十一、赛事体检

各院校所有队员需了解赛事活动属高强度户外运动,申请参赛时,要保证自己的身体条件满足高强度户外竞赛要求。所有参赛队员必须进行身体检查,沙10赛事体检分为常规体检、运动平板试验和根据当时政府要求的防疫相关体检。

  • A队、超A队、B队队员体检项目:常规体检+运动平板试验

  • C队队员体检项目:常规体检

常规体检建议项目:心电图、血压、血常规、血糖等。参赛队员针对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可以参赛,这属于参赛者自己的行为,赛事组委会和院校不提供咨询及评估服务。

运动平板试验:是一种无创检查,一般需要20到30分钟就能定量测定心肺储备,通过对运动中受试者的血压、心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通气量、摄氧量、呼吸交换率等生理参数的实时连续的监测,分析心肺等系统的最大储备功能,发现静态仪器检查未能发现的问题以及某些器官潜在的病变,以此来预测运动风险。

所有参赛队员需如实在赛事报名信息中填写的病史和药物禁忌,并且针对病史准备私人专属药品。赛事过程中,出于对队员的安全考虑,赛事组委会医疗人员不提供私人医疗用品。


十二、赛事餐饮

12.1 路餐

队员需随身携带每日赛事中的路餐(午餐),路餐包含:水果、能量补给品和其他补给品。队员可依据自身情况补充携带的补给。路餐在赛事前一晚由领队统一领取。 

12.2 早餐和晚餐

赛事营地,为队员提供早餐和晚餐。

  • 早餐含:小米稀饭、大米稀饭、牛奶、煮鸡蛋、白皮饼、红糖饼、方便面、榨菜、火腿肠。

  • 晚餐含:炖羊肉、炖牛肉、炖鸡肉、白皮饼、红糖饼、方便面、榨菜、水果。


十三、赛事行李

赛事行李分为三类:寄存行李、随身行李和转运行李。

寄存行李:不带入沙漠中使用的行李,5月2日沙漠起点处寄存,5月4日取回。

转运行李:带入沙漠中使用的行李(不得超过5kg),需使用组委会统一发放的驮包。每日出发前打包寄存,由组委会统一转运到当日营地,并在当日营地以院校为单位统一领取。

随身行李:赛事过程中,随身背负的行李,包括强制装备和比赛使用的装备。

赛事组委会对所有队员所带行李尺寸和数量限制,禁止拉杆箱进入沙漠。组委会提供专用行李袋,尺寸标准为:宽95cm*高150cm,每4人配备1个行李袋,超出部分赛事组委会将不提供运输服务。

行李袋将按照营区编号,赛事期间转运至对应编号营区位置。

赛事期间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对行李装卸及运输,容易使行李挤压、碰撞、磨损,贵重物品请不要带进沙漠,5月2日上午,统一寄存在赛事起点设置的专门行李寄存区域,5月4日赛事闭幕式结束后统一领取。


十四、随队记者管理

每个院校可配备随队记者至少一名。

随队记者负责院校图片、影像采集和文字记录,赛后须向赛事组委会提供完整图片10张、短片1个、赛前赛后文字报道各1份。对赛后符合要求的院校奖励人民币1500元。赛事组委会为院校随队记者指定拍摄点,随队记者可在拍摄点附近进行拍摄。


十五、环保与公益

环保公益是本赛事的核心主张,破坏和污染环境的行为将受到批评与处罚。

15.1 垃圾污染

赛事营地、起点、终点、检查点、补给点等均设有垃圾桶。各院校代表队在赛道上产生的垃圾都不许随便遗弃,所有垃圾必须自行背负,并在指定地点放到垃圾桶。

在赛道上,队员的排泄物及厕纸需埋于地表20cm以下,且掩埋点至少要离检查点、补给点、营地、当地居民住址及古遗址100米之外。

对于乱扔垃圾的行为,组委会将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关团队警告、罚时,甚至取消参赛资格的处罚。如因乱扔垃圾等行为导致组委会被第三方要求损害赔偿的,则相关全部团队成员共同向组委会或组委会指定的机构承担连带损害赔偿责任。

15.2 沙漠保护

破坏沙漠植被将加速沙化,因此赛事组委会要求:不挖掘锁阳,不破坏红柳、骆驼刺等灌木。如有发现,组委会将视情节严重给予相关团队警告、罚时,甚至取消参赛资格的处罚。如因破坏植被等行为导致组委会被第三方要求损害赔偿的,相关全部团队成员应向组委会或组委会指定的机构共同承担连带损害赔偿责任。

15.3 赛事公益

赛事组委会成立亚沙公益中心,亚沙公益主导赛事公益,从沙友创业项目、沙漠植被保护、留守儿童关爱三个方面践行沙友社会责任。 


十六、赛事安保

赛事安保详见《亚沙赛安保方案和防疫方案》。



十七、解释权

赛事组委会保留因不可抗力调整赛事日期的权利,对赛事方案具有最终的解释权和修订权。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