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3月10日,由长江商学院EMBA主办的公开课在上海站正式开讲,正如窗外初春新生的风光,本次公开课也期待给同学们带来长江教授最新的研究和全新的思维。
这次公开课吸引了近百名华东地区企业家前来报名学习,甚至有不少同学是从外地专程赶来上海,在公开课正式开始前课堂内就已座无虚席。
在招生老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长江EMBA的课程介绍与校园生活后,普林斯顿大学金融学博士、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周春生正式上台,拉开了此次亮点纷呈的课堂序幕。
主讲教授
周春生
普林斯顿大学金融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
周春生教授本次课程的主题是《新经济、新格局与资本市场新趋势》。课程中,周春生教授从解读“十四五”规划入手,从“科技内循环”引出了“无限供给”这一新经济概念,与在座同学共同分享了自己新的研究成果,表达了科技+数智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在未来新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双循环”究竟意味着什么?
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落幕。会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在回答最后一个提问时,再次强调了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重要性。“双循环”这一理念,由2020年5月1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首次提出,随后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这一年来,“双循环”一直是全球商界和企业家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于是,周春生教授从解读“十四五”规划着手,向在座同学指出:“‘双循环’其实是一个常识性概念,我们要关注的是在“双循环”一词背后的逻辑和原因。”中国正面临着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变”意味着风险,也意味着机会,只有了解变化本身,才更有能力去抢得市场先机。
周春生教授认为,科技创新将是“十四五”时期的第一动力和首要任务。无论是国内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还是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格局,都决定了科技创新位列第一的重要地位,防止核心技术被“卡脖子”、补上科技短板,是目前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更是内循环的重要支撑。
一旦有了“一”,就有了“无限大”。
近年来,随着抖音、微信等科技创新产品引的出现,催生了“无限供给”的新经济。传统企业有限供给品的规模效应更多体现在供应端,企业需要依靠产能进行扩张;而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无限供给品的规模效应更多体现在需求端,企业依靠客户,从而获得增长。无限供给品不仅没有使用损耗,一件产品还有很多功能可以同时使用。周春生教授一阵见血地指出:“免费模式、裂变、跨界……所谓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正是无限供给思维。”
另外,周教授的“无限供给”的经济学理念还是一种对传统经济学的颠覆。在“无限供给”的新经济格局下,技术和数字的使用没有损耗、没有折旧,本质上一旦拥有,供应无限,无限品很难界定短缺或过剩。那么,传统经济学中的稀缺性假设将完全被颠覆,不复存在。
与此同时,周春生教授还对“轻资产”做出了全新的定义:无限品生产企业通常不需要大量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其供应量也不依靠产能,这类企业所谓的“轻资产”,其实是轻固定资产投入,或轻有形资产。成功的新经济类企业,特别是数字经济企业,一般拥有大量的无形资产,所以它们其实更准确地说是“资产无形化公司”。
“没有纳斯达克,不会有如今的硅谷。”
在课堂上,周春生教授格外强调了资本市场在新经济发展格局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资本市场将更好发挥起激励科技创新,且比财税政策更加有效。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可以帮助解决科技内循环融资需求的作用。
过去,传统金融主要依赖的银行借贷“间接金融”模式,难以高效服务资产无形化、客户资产化的新经济企业,尤其是新经济创业企业,而多层次资本市场将更加融合、更市场化、更具有包容性。
在这背景下,科技+数智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将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并推动中国新一轮造富运动,为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作出重大贡献。
周春生教授的精彩课程在热烈掌声中结束了,面对意犹未尽的同学们,周春生教授还回答了比特币、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新媒体企业如何获得投融资等几个在场同学关注的问题,周教授的妙语连珠让课堂的热度久久不能散去。
公开课结束后,不少同学都果断填写了长江EMBA面试申请表,甚至有人立即决定参加下周的面试,希望能在长江的未来学习中,学到更多商业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近期,长江商学院EMBA2021年春季班最后一场面试将在4月14日于北京展开,感兴趣的申请人,千万不要错过最后机会,尽快咨询报名。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