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研讨会于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圆满举办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王卓然    05/17/2021

8280


【中国MBA教育网讯】探索前沿问题,革新发展方向。2021年5月15日,“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承办,近50所院校,110余位专家学者与师生代表相聚在中央民族大学文华楼,共议中国会计学术研究变革与创新发展之道。


1.jpg

2.jpg

现场


本次会议以“智能转型、资本市场改革与会计理论创新”为主题,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共包含开幕式、主题报告、平行论坛及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四个环节。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张艳丽,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和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曲晓辉分别致辞,中国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中国会计学会秘书长吴祥云做主旨发言。开幕式由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文娟主持。


3.jpg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张艳丽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张艳丽对各位到场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筹备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会计将在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需要充分发挥其在高质量资本市场发展的效益。本次会议以“智能转型、资本市场改革与会计理论创新”为主题,相信大家能够通过广泛交流,拓展视野、活跃思想、激励创新,作者们的真知灼见也将为中国会计基础理论的繁荣与发展作出贡献。


4.jpg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分享了自己对中国会计理论研究未来发展的见解。他强调,“十四五”时期,会计作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工作,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此次研讨会着力会计学术交流,为社会发展提供智能支持。他表示,相信与会嘉宾通过本次会议博采学术、增进交流、缔结友谊、将产出更多优秀的学术成果,共同推动会计基础理论的创新发展。


5.jpg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曲晓辉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曲晓辉表示,此次学术研讨会意义重大,集聚学术与行业智慧,围绕会计理论知识和理论创新性的研究,一同交流研究成果,探讨会计热点等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将有效推进会计理论发展与更新。她鼓励大家多多开拓思路,互相学习交流,并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学会活动,期待学会在多方共同助力下发展越来越好。


6.jpg

中国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中国会计学会秘书长吴祥云


中国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中国会计学会秘书长吴祥云以《加强会计基础理论研究,推动会计理论繁荣》为题进行主旨发言,介绍会计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会计的存在意义,并分享会计理论学术研究的阶段性发展成果,深入探讨会计学术理论的创新发展方法。她指出,在“十四五”期间,会计面临改革新阶段,亟待更新与重构,需要会计人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完成会计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在会计人的共同努力下,促进会计理论不断繁荣发展。


7.jpg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文娟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财政部会计司制度二处处长陈瑜、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教授刘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王雄元、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书锋分别就“会计通识课:思考与体会”、“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发展与展望”、“大数据发展对财会审的影响”、“公允价值与私募股权投资估值”为题进行精彩的主题报告。该环节由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竹泉主持。


8.jpg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教授刘峰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教授刘峰从“会计是什么”、“会计教什么”、“会计如何教”出发,对会计的发展历史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通识教育视角,揭示会计学的面貌。他指出,会计遍布社会每个组织,是人类社会发展、运行的必需品,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将行业“蛋糕”越做越大。


9.jpg

财政部会计司制度二处处长陈瑜


财政部会计司制度二处处长陈瑜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国际趋同进展与思考等方面,对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与实施进行汇报交流。她表示,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庞杂,需要加快完善体系,提升准则质量,启动重点准则应用指南的修订,及时顺应实务需要,开展中小型企业准则制度的研究。


10.jpg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王雄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王雄元从“大数据促进经济增长的两种路径”、“大数据的特征”、“大数据的价值效应”、“大数据与财务会计”、“大数据与管理会计”、“大数据与公司财务”、“大数据与审计”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大数据对财会审计的影响。他强调,大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信息手段,将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进而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数据是对会计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将有效推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工作以及公司财务等相关内容的高速运转与科学发展。


11.jpg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书锋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书锋系统分析公允价值与私募股权投资估值的辩证关系,就公允价值与估值技术、公允价值三大层次与适用性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进程和发展规模等知识进行详细说明,同时列举多个融资估值与私募股权投资的案例,深入探讨了公允价值与私募股权投资估值的方法论。


下午,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披露、信息技术发展与会计理论创新、资本市场改革与会计信息、经济环境与会计信息披露、《管理科学》杂志会计与财务管理专栏稿件研讨会五大平行论坛同时进行。


12.jpg

第一会场: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披露

13.jpg

第二会场:信息技术发展与会计理论创新

14.jpg

第三会场:资本市场改革与会计信息

15.jpg

第四会场:经济环境与会计信息披露

16.jpg

第五会场:《管理科学》杂志会计与财务管理专栏稿件研讨会


分论坛分别由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峰、王竹泉,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霄仑、马忠、肖虹、丁庭选、任永平,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贺新闻,《管理科学》杂志社主编蓝华主持。研讨论文和议题围绕商誉会计规则与企业并购、会计领域前沿问题、有关市场发展与企业创新、产业制度改革的宏观政策和发展规划等内容进行探讨与交流,有效探索了信息技术发展、数字经济背景下会计信息领域的机遇与挑战,深度分析了资本市场改革与会计信息创新发展之路。


17.jpg

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竹泉

18.jpg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盛庆辉


在激烈的学术探讨中,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研讨会缓缓落下帷幕。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由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盛庆辉主持。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王竹泉进行优秀论文颁奖和总结致辞,他表示,会议议题前沿,覆盖领域丰富,讨论有深度。本次会议首次与《管理科学》杂志合作开设投稿专栏,反响热烈。并再次对会议承办方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各位主题报告人、论文作者、评论人和主持人等积极参与、探讨表示感谢。


19.jpg

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刘薇


2022年会承办单位、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刘薇做代表发言,对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进行简要介绍,并对本次会议主办方、承办方给予感谢,对有机会承办2022年学术研讨会感到荣幸,期待2022年和各位专家、老师与同学们共祝学校70周年庆典,共聚兰州财经大学。


20.jpg

21.jpg

颁奖环节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应征论文146篇,采取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匿名通讯评审的方式,按照累计得分的排序,遴选出42篇论文作为会议的报告论文,共评选出1篇最佳论文、3篇优秀论文。其中《高溢价并购与商誉择时性减值》(作者:周华、卢晓哲、王治喃)获评最佳论文;《研发费用的表内单独列报有意义吗?》(作者:谢德仁、宋子威、郑登津)、《财务共享可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吗?》(作者:纳超洪、陈雪)、《会计自由裁量权与企业并购决策:基于<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实施的准自然实验》被评为优秀论文。王竹泉教授、马忠教授、刘峰教授为优秀论文获奖者颁奖,曲晓辉教授为最佳论文获奖者颁奖。


新时代下,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发展。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开始步入以变革融合、提质增效为特征的新阶段。本次研讨会着力加强会计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加强了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的联系与合作,为会计理论创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切实推动会计智能转型、资本市场改革与会计理论创新。至此,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22.jpg

合影留念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