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陈德球:新经济时代下的MBA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探索实践

来源:中国MBA教育网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王江南    06/12/2021

5240


重构与探索实践

初夏六月,阳光绽放,6月10日,全国第一至四批MBA培养院校管理学院院长工作交流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数智时代下新经济与新商学下的共生发展”为主题,多位校、政、企界重磅大咖以及第一至第四批MBA培养院校管理学院和商学院院长及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商学教育新趋势,建言MBA教育新发展。本次会议由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主办、上海财经大学承办。


1623492595755516.png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陈德球与副院长钱爱民受邀参加此次会议,陈院长出席“学科筑基、创新发展”分论坛并以《新经济时代下的MBA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探索实践》为题做主题分享。以下为主题演讲完整实录:


1623492691100368.png


教育如何面向未来

技能重塑与商学院人才培养息息相关

世界经济论坛所发布《未来就业报告》指出,随着科技应用面的扩大,将有一半的劳动力需要在2025年之前完成技能重塑,其中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种技能在未来五年内的重要性会得到继续提高。

今年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是自我管理方面的技能,比如主动学习、韧性、压力承受能力和灵活性等。同时在工作场域加速的自动化变革和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双重颠覆下,我们中一半的人需要在未来五年中实现技能的重塑。

2025年的报告里有十大技能,分四大类:解决问题、自我管理、与人工作、技术的使用与开发。这十大技能与商学院培养人才的目标、人才需要息息相关。

国内商学院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我们发现过去无惧疫情的影响,也无惧黑天鹅的影响,2020年国内MBA教育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约达341万人,对比2019年同比增长17.59%,其中MBA教育报考的人数接近22万。2017年起至今连续保持4个年度正增长,正体现了市场对MBA的人才需求的增大,以及市场上MBA学生自我的提高的迫切。

同时,企业也存在学习的需求,我们发现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新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大量出现,必然会倒逼企业管理人、职业经理人寻求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新管理,最好的方式是重回大学课堂。

大概超1.2亿户企业,超过48.70万户新增的国家高新企业,商学教育所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教育硬需求市场。而教与学这对矛盾统一体如何有效共处,影响到中国商学乃至中国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同时考虑到国内商学院市场也有数字化革命和智能化变革,对商科教育的挑战,更多是课程内容更新、产业变革,以及对教学、研究都提出重大的挑战。面对数字化变革,商学院需要研究管理学院如何把握现代产业竞争形势、组织架构、技术进步形势和管理技能,特别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领导力,所以商学院应对数字化和智能化变革要有调整能力。

物资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变化

以前资本雇佣劳动,现在慢慢变化成为劳动雇佣资本,人才越来越重要。

当今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企业迭代时间短,但是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人才问题,所以真正学习和更新自我成为当前企业的决策者持续需要提升的能力。

业务模式竞争背后更多反映的是人力资本的竞争,行业内有个观点是“铁打的股东流水的经理。”未来向流水的股东铁打的经理转变。

我们要保护创业者,特别是核心技术人员,他要有技术、研发,或核心的产品,但是资金的融资相对便利,因为现在相对过去来说,技术越来越重要,对财经类高校更为明显。

上海也是这样,高考的招生分数线出现了滑铁卢下降,因为很多人不愿意选财经类高校,都喜欢选工科、理科的教育。作为商学院未来的教育,我们要开始反思。


1623492736822044.png


商学院/管理学院的挑战与应对

现在存在一个比较好的趋势,企业和商学院教育都应该进一步探讨和应对新需求和挑战,商学院应该成为平台新的模式,各类的企业家将他们真正地实践经验融入到课堂,让课堂可以成为创造管理知识的地方。

同时,邀请很多实业界人士进行知识讲授,一定要邀请现在在工作的人员,我个人认为,仍然在当前企业实践一线的人员,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可以不断地夯实和提升打造共生平台,这样对商学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教育要有大情怀、大格局,大情怀源于爱,大格局源于开放和包容。培养学生要爱党、爱国家、爱教育、爱学校,心怀学生,同时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这个时候需要立足本土、放眼全球,教育要有前瞻性的眼界。

MBA人才培养的持续赋能

作为教育从业者要重新审视已有的教育体系,要了解商学教育服务的学生,以及所涉及的一系列利益相关方的真实诉求。

重构商学教育体系和模型

商学应当重新构建教育的体系和模型,不但要描绘诗和远方,树立远大的志向,也需要让学生的分析能力、执行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让个人能力可以匹配自己的野心。

MBA能给企业带来的理想人才是:一宽一专、在管理上有极大地提升、负责任的带领团队、在知识上扩大宽度的综合性人才。

我们都知道MBA是全国第一个专业学位,MBA评估教育面临自我革新,也面临同类专业学位的冲击和影响,我们在“宽”和“专”方面保持平衡性。

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在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中,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非常重要。我们要教会人正视人心的同时,树立理想、不短视、不骗人、做正事、走正道,自然而然社会就会进步。

我的专业是公司治理,公司类别中有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很多人讲既然是有限责任公司,做什么事情是不是都可以算有限责任?其实不对,不能做违法的事情。做违法的事情、违背社会原则的事情,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

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对人才培养非常重要,我们要避免让学生成为精致利己的单向负责人。

挖掘整合实践项目

鼓励学生参加由教授主导的前沿商业和政策问题的研究项目,并且提供丰富的实地考察和沉浸体验的机会,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界定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商学+X”理念

我要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其他学院进行整合,不只是教育体系上的整合,还包括通过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内容体现进行课程方面的整合。

MBA30+迭代版建设思路

夯实学科,涵养学术

我认为需要有高水平的科研、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来推动人才培养。在我国,MBA做得较好的学校的工商管理学科基本上都处在全国A+或者A-系列,没有学校的学科评估在C+、C-而MBA办得非常好的,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一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鼓励老师要提高学术涵养,有非常好的学术涵养与学术水平,能够了解所在学科的前沿知识与最新的社会热点问题,当然也要与实践相联,推动教学提升。

高质量的教学在支撑人才培养

有一些年轻老师的教学水平短期内没有办法提高,可以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让老教师与年轻老师一起组合,可能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

坚持“实践为本、创新引领”的培养模式

教育一定要坚持“实践为本、创新引领”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个特殊的地方,就是我们把商学院和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整合在一起。

张启明校长一直推崇这个模式,让研究会计的老师有机会能够给MBA学生上课,有机会与企业家进行交流。但是管理人也能够给MBA学生上课,也能给会计老师进行教育,所以资源整合体系对人才培养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说贸大MBA办得比较好,因为我们有特色,我们把管理、会计、金融、财务融合在一起,现在把管理、技术、信息融合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学生和老师的发展。我从属于商学院会计系,但是我给MBA学生上公司治理,对我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有非常大的帮助,特别对年轻老师也有很大的帮助。

MBA+交融融合,这是未来的趋势

MBA迭代版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第一,价值观的重塑。国情、民情、商情、社会责任、师德建设、立德树人、为师立范,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艰苦奋斗精神,人文情怀和广阔的视野。

第二,知识创造方面要夯实基础学科,涵养学术扎实,打破知识边界,融入多元化素,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第三,实践转化成果的能力,培养一些环节,包括校外导师项目、案例开发、企业实践等。

第四,情感能力的培养。开放性思维、共情教育、美学教育。

第五,身心的发展。要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以体载德、以体助智、以体育美、以体育人,包括实践项目专门恳请一些教练对学生进行体育方面的指导。

我相信未来国家也是希望这样,在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对MBA学生进行培养。


1623492771238772.png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