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王威林 08/20/2021
从零开始,到完成退出——反思9年的创业之路,黄宇人将其总结为“看到了树木,却始终没有见过森林”。因此,他迫切地希望通过复旦泛海国金全日制金融MBA项目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格局。之所以选择金融MBA,是因在创业过程中明显地感受到资本对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他意识到在公司估值和融资资源方面的积累亟待加强。
回到校园,再从零出发,FMBA FT+开启创业者的转型之路。
黄宇人
南京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国际法)硕士
创业9年——芝士圈留学
FMBA FT+ 2021级拟录取学生
1、“创业虽是一个意外,但不后悔”
回到2012年,黄宇人还是一名南京大学的大四学生,他原本计划毕业后出国攻读金融硕士。然而,在准备留学申请的过程中,他敏锐地发现了一个申请者普通存在的痛点——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准备申请文书。也许是不想太早固定发展路径,也许是年轻人对创业的激情,他决定做一个大胆的尝试,通过连接在校的外国交换生和访问学者,让他们来辅导中国学生书写申请文书。这无疑是一次对传统留学行业商业模式的改变。
没想到,这一次尝试,竟然收获了第一批种子用户,而他们对这一模式的高度认可让他看到了市场的前景以及为用户创造价值的意义感和使命感。于是,他把这个起源于校园的创业项目坚持了下去,一做就是9年。
这9年里,他从研究生时期的兼职创业到毕业后的全力以赴。采访中,问及职业方向的选择,他提到在读研期间,他也有机会去梦想的大公司实习,也有前辈劝他走一条更稳妥或者传统精英的职业路径,但想到那些充满期待的用户,和坚定地跟随自己的合伙人团队,同时也想有始有终地做成一件事,他最终决定毕业后全职创业,对此,他不后悔。
2、“希望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力”
谈到黄宇人的兴趣爱好,其中一个是在知乎上写作,分享他的体验和观点,他认为对体验、经历和所见所闻的总结梳理是有意义的,可以给他人作参考,节约大家的时间,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就是受益于知识积累的过程。
他也曾多次受邀回到母校南京大学做创业经验分享,坦诚地讲述创业的酸甜苦辣和经验教训,尽可能地让学弟学妹对大学生创业有一个更加全面而直观的了解。他甚至在2017年以公司名义向南京大学捐赠成立了一个奖学金,当年就向15名获得交换生项目资格的南大优秀学生每人颁发5000元奖学金。
在大三时,黄宇人获得了去香港大学的交换机会,增长了见识,而且学校不仅替他承担了在港大的学费和住宿费,还额外提供了生活补助的奖学金,这段经历让他十分感恩,因此,他时刻想着有机会一定要回馈母校。
年纪轻轻的他,还被推荐当选为南京市栖霞区政协委员,在工作之余,认真积极地为当地政府提供政策建议,以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视角,撰写了诸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建立青年友好型城市的政策建议”等具有特色的优秀提案,他说,“能够有机会替创业者和年轻人发声,是我的荣誉和责任。”
正如FISF始终强调的是培养能够产生real impact的全球领袖,这也是学院对黄宇人等优秀年轻人如此有吸引力的原因。
3、“看到了树木,还想看到森林”
谈到为何考虑读金融MBA,黄宇人表示虽然创业从零开始,到完成退出——算是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创业过程,但毕竟只停留在一个生意的阶段,没有实现规模化。他反思自己的创业过程,是当初对赛道的理解不够透彻,而经营公司的过程又是微观和聚焦的视角,“看到了树木,却始终没有见过森林”;因此,他迫切地希望通过MBA项目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格局。之所以选择金融MBA,是因为他在创业过程中明显地感受到资本对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令他意识到在公司估值和融资资源方面的积累亟待加强。至于将来毕业后的职业选择,黄宇人表示希望进入股权投资领域,结合自己的创业经验和MBA学习所提升的分析能力和资源积累,去帮助好的项目获得成长。问及将来是否还会考虑再次创业,他思考片刻,认真表示不排除未来有继续创业或者加入某个创业团队的可能性,但首先得做好在一个优秀平台中长期学习和积累的准备,“这次想努力看到森林。”
FMBA FT+所提供的系统性金融知识、商业洞察和国际化视野都是黄宇人所期待的。他也十分认同学院对组织文化和愿景的重视,“塑造文化认同是增强凝聚力和发挥共同影响力的关键,作为第一批全日制金融MBA的学生,我们不仅为自己的职业转型而战,也担负着首届毕业生树立榜样、传承学院精神的使命。我非常开心还没正式开学,学院就组织了多次线上线下的团队活动,见到了很多背景优秀、志同道合的同学,能感觉的出来大家内心的兴奋,都期待早日开学。其实身边同学的相互激励很重要,和一群优秀的人在一起也会激发自己的潜力。”
“卓越、责任、探索”,是FMBA FT+首期班的班级文化和共同信仰,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遇见更好的彼此。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