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省政协十二届二十三次常委会议在太原召开。省政协主席李佳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徐广国出席会议。副省长张复明应邀出席会议并作关于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推进情况的报告。省政协副主席李正印、李晓波、张瑞鹏、席小军、李武章、李青山、谢红、李思进、王立伟出席。
Δ卫虎林教授列席参加省政协二十三次常委会
这次会议,重点围绕“推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北引擎”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大家一致认为,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是省委、省政府在服从服务国家战略中谋划山西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审时度势、改革创新的重大探索实践,实现了强势起步、全面启动、良好开局,一致表示要积极投身经济区建设,为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积极回应委员意见建议。会议还审议通过了有关人事事项,邀请山西证监局局长李泽华作专题讲座。
Δ卫虎林教授在省政协二十三次常委会上作大会发言
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卫虎林教授列席会议,并作了《以产业协同为抓手加快推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步伐》为主题的大会发言。卫虎林认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发展的核心是产业,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协同。就如何以产业协同为抓手,加快推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步伐,提出了六点建议:
一是建立以7大产业集群为核心的议事协调例会制度。围绕我省确定的7大产业集群,建议每条产业链确定一位首席专家、培育一批发展支撑机构、明确一个专业化智库单位、建设一批发展园区载体、打造一个供需对接平台、梳理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形成一个专属政策组合包、建立一张关键核心技术短板长板动态表。
二是加快制造业和服务业联动发展并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从建立之初,就需要对7大产业集群所涉及到的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商务咨询、服务外包、售后、人力资源和品牌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予以高度重视,并制定相应发展规划,稳步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三是培育壮大产业链“链主”企业。建立健全“链主”企业识别机制,加强链主企业专项培育,通过“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围绕新材料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集成电路和半导体产业集群等,重点发展若干有代表性的“专精特新”企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联动发展。
四是打造一流产业创新体系。以省城太原和中央驻并高校、科研机构为依托,围绕新材料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集成电路和半导体产业集群等领域,以相关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为依托,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创新研究中心,开展共性关键基础技术研究、技术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及创新公共服务。
五是推动产业创新基金市场化运作。坚持政府引导基金为引导、社会化资本市场运作为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赋能和引领作用。围绕省委确立的7大产业集群,可细化设置N支产业发展子基金,吸引优秀的基金管理人、专业经理人和决策咨询人进入。
六是建立健全产业共建利益共享机制。加强太原、忻州两市产业分工合作,坚持产业优势互补、产业链协同共建和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的原则,实现重大平台、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政务信息等领域的共建共享。借鉴兄弟省市城市群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促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的产业共建利益共享机制。特别是两市要加强政务服务数据分享,共同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创新政务服务方式,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