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管理类联考大纲变化综述:无明显变化

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综合报道    作者:shicui    责任编辑:shicui    03/01/2017

1855

    一、2012年考研(论坛) 管理类联考大纲变化综述

    整体来看,2012年管理类联考考研大纲与2011年管理类联考考研大纲无明显变化,说明2012年出题的规律和方向性,与2011看相差不是很大。

    针对这一特点,考生在复习时仍然需要对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在此基础上,加强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2012年考研管理类联考学科考试特点

    2012管理类联考试的考试特点,与2011管理类联考试的考试特点并无二致,其主要的特点体现在下面3个方面:

    1. 管理类联考的考试性质:综合能力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

    2. 管理类联考的考查目标:

    (1)具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3)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3. 管理类联考的招生对象:

    自 2010年起,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开考,主要针对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会计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中进行综合能力考查,2011年此考查模式扩大至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硕士和图书情报等专业学位考试,2012年考查中又增加审计硕士。至此为止,共有7个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采用管理类联考的考查方式和考查内容。

    三、2012年考研管理类联考大纲特点

    1、考查目标

    (1)具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

    (3)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2、考试形式

    试卷满分为 2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闭卷 ,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3、试卷内容结构

    (1)数学基础,共75 分

    (2)逻辑推理,共 60 分

    (3)写作2 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 30 分,论说文 35 分,共 65 分。

    4、试卷题型结构

    (1)数学基础75 分,有以下两种题型:

    1)问题求解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2)条件充分性判断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2)逻辑推理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3)写作2 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 30 分,论说文 35 分,共 65 分。

    5、试卷总题量

    3种科目,4类题型,总共57题

    四、2012年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范围变化

[FS:PAGE]    2012 年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范围基本没有发生任何变动,说明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查内容基本呈现稳定的趋势,这反映了管理类联考在经历了多年的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和工商行政管理(MPA)联考的考查,已经步入了相对成熟和稳定的阶段,虽然近2年陆续加入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图书情报、会计硕士和审计硕士的专业考试,但不影响管理类联考总体的考查方式。同时说明,管理类联考考试的考试难度和大纲范围比较适合对现在七大专业考生的选拔要求,不但体现了管理类联考科的特点和考查意义,而且也体现了管理类联考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与合理性,更加确切地反映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对考查水平的基本要求,并体现出对考生公平和规范的原则。

    有鉴于此,大纲的附录部分——2010、2011的真题就非常有参考价值,考生一方面要认真研读这2年的真题及海文专家对考题的解析,另一方面也要重视附录部分的示例试题,根据这些内容来揣摩和把握2012年命题的思路和趋势,从而增加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