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华工金融MBA招生政策发布会暨首场金融公开课成功举办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金融MBA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杨雅欣    06/13/2023

5872


金融赋能,创享未来!


2023年6月11日,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2024金融MBA招生政策发布会暨首场金融公开课在华工大学城校区成功举办。


来自各行各业的职场青年才俊相聚在百年文脉隽永、学术声誉日隆、万千桃李成蹊的华南理工大学,近距离感受华工金融MBA这个小而精的项目的独特魅力。



汲取教授智慧光芒

聆听优秀学长倾情分享

一场必将收获满满的MBA求学之旅

在此起航



华南理工大学金融MBA招生政策发布会现场


2024金融MBA招生政策发布会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党委书记黄国清同志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办学历史与成就。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大湾区核心,是全国重点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60余万华工人服务全球,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新能源汽车界的黄埔军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地区由华工校友创立或领导的上市公司超过200家,珠三角近2/3的高端制造业企业负责人或技术骨干是华工校友。


对于经济与金融学院,黄书记讲到,学院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金融MBA、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工程管理硕士(MEM)完整的学科体系。在未来,学院将继续扎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经济与金融学科。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党委书记黄国清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孙坚强教授介绍了金融MBA项目的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有情怀的金融引领者。主要包含能力、知识、情怀三方面。有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力、学习力、行动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主动求索,主动作为;有知识,是要结合基础与前沿,理论与实践,全方位探讨最新经济金融理论知识;有情怀,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希望大家胸中有乾坤,眼里有山河。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孙坚强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陈镇喜教授介绍了2024华南理工大学金融MBA招生政策,对课程体系、项目师资、报考条件和录取办法等做了详细解读。


他讲到,金融MBA项目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商业伦理会贯穿培养的始终。课程的设计上,在具有深度和广度的金融知识课程的基础上,还引入了全球政治、宏观经济、管理学与科学前沿课程,邀请金融行业的专家和学者们全方位探讨最新的金融实践和热点问题,并有漫步华尔街或伦敦城的海外学习机会。


2024年金融MBA项目仍然采用提前批面试和正常批复试两种招生形式,提前面试时间以及相关信息也予以公布。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陈镇喜

提前面试时间安排


两位来自2022级的金融MBA在校生分享了一年以来的切身学习体验。


2022级石少斌说:每一门新课程、每一个新知识的涉猎,都让他对知识产生了更大渴求。金融MBA的学习对他有不可量化的回报,是对他思维认知的重构和帮助他建立主动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


“与你同行的人比你到达的方向更重要”。石少斌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行者”,这是他宝贵的财富——随时随地可以给彼此打气、聊人生、聊理想的同学们!无论在课堂上,还是闲暇交流中,亦或课后一场大汗淋漓的羽毛球,都有机会与优秀的同学们跨行业、跨职能、跨层级地碰撞思维、共同学习!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2022级金融MBA学生石少斌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肖潇说,金融MBA的课程兼具深度和广度,每一节都是大师级课程——通过大量案例训练了学生思辨能力、获得了管理经验,帮助他们迅速建立商业管理的知识体系、逻辑框架。


MBA课程的学习也是是痛并快乐的——有多少同学抱着厚厚的“希尔.琼斯”《战略管理》挑灯夜读;小组同学一起讨论、打磨,以70页PPT呈现结课作业……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她不断打破自己认知,看到不同行业同学们的努力和态度,获得新的灵感、机会,让她受益匪浅。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两位同学也向2024年备考同学发出诚挚邀请:期待2024年的华园能迎来优秀且坚诚的MBAers!在熙攘喧嚣之中,希望华园成为MBAers心灵的港湾、思想的高地、知识的海洋,和他们携手并肩,一起朝着成为“有情怀的金融引领者”奔跑前行。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金融MBA 学生联合会主席2022级金融MBA学生肖潇


金融公开课 :《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境金融创新》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孙坚强教授以《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境金融创新》主题,基于前瞻视角从“粤港澳大湾区与我国金融开放的先行先试”、“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金融创新的深度和广度”、“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金融创新的方向”三个方面展开分享。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孙坚强金融公开课


孙院长谈到,我国跨境金融规模平稳上升,但全球份额仍然较低,具有增长前景。孙院长通过数据对比阐明了香港地区在我国跨境资本进出中起着重要的中介和渠道作用。与全球其他几个湾区对比,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有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套监管”的制度优势特色。


金融公开课:《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境金融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金融创新体现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金融机构互设,是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协同发展,跨境金融创新的最直接、最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基础。金融市场互通主要体现在沪深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ETF纳入互联互通、QDLP试点、互换通等方面。


面向未来,孙院长提到了关于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金融创新方向的几点思考,包括传统产品的扩容、衍生品领域的考量;金融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金融监管协同合作,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


活动现场


活动结束后,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金融MBA中心执行主任许明姬与考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耐心而亲切地解答大家的问题。有考生反馈,通过来到学校参加这次招生政策发布会,让他意识到申请MBA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自我整理和梳理的机会——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在哪里?自己为何做这样的选择?面试,就是清晰、自信地表达给教授、评委选择自己的理由,为自己争取机会,为梦想宣告!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金融MBA中心执行主任许明姬与考生交流、答疑


佳期当可许,托思望云端

欢迎各位考生积极申请金融MBA提前面试

期待与你2024相聚于华工经济与金融学院

为未来赋能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