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商文江:培养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法商人才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杨思雨    07/24/2023

6702


【探秘法商】是中国政法大学MBA特别访谈栏目,着眼法商特色,对话商院大咖、学者、校友。通过文字感受一流法商教育的独特魅力和品质,还原真实的名校面貌和深厚底蕴。碰撞多元见解,启发深度思考,共同探索法商领域的无限可能。



“喝什么矿泉水,坐下来我给你们泡茶喝。”

和大部分人想象里的商学院院长并不太一样,商文江院长没有什么领导架子,一进入办公室就直奔茶桌,开始清洗茶具,将大家手里的瓶装水换成了淡淡清茶。

商院长自2022年6月起正式受聘担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和MBA教育中心主任,到现在已有一年多的时间。

以“法商”特色见长的中国政法大学MBA项目,在过去一年里扩招近100人,但商院长本人对于自身却是批评多过表扬的:“说到法商特色、很多人对它还没有认知,这也就说明我们的特色跟品牌还没有形成。”

在这一年的时间内,商院长对于MBA以及法商特色的搭建有了诸多探索与思考,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商院长的脚步,拨开朦胧薄雾,看一看何谓真正的“法商”。


MBA,首先是围绕“人”的教育

先认识到什么是商科,才能了解什么是“法商”。

“商学院,尤其是MBA,和法科的气质不完全一样,我觉得首先还是要把自己这种商科或者MBA的这种基因、这种精神释放出来。”

那么什么是商科基因呢?在商院长看来,它是围绕人展开的,是接地气的。具象一点说,就是待人接物、沟通交流。抽象一点说,就是服务意识、团队精神。其实很多管理者遇到的问题,根源并非来自企业本身,而产生于社会层面。

人们不太习惯跟人交流,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启动,或者说主动地捕捉机会。“比如说你去加个微信,应该是谁主动加谁,也没有老师教过,对吧?”

究其原因,可能是电子产品影响了这一代人的交流习惯,可能是长期的疫情让人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可逆的改变,也有可能是传统教育内容在这一方面的欠缺所导致。

在接受采访之前,商院长刚刚结束和一位来自其他高校审计领域专家的会面。这位专家离开的时候,由商院长、尹美群副院长,以及MBA教育中心戴建华副主任亲自为其订早餐、提行李、送上车。

“这是对大家都有意义的事情,这个场景一进来,你就知道应该主动做点什么。交流跟沟通永远都是基础功,如果这些都没有,说别的很高大上的东西,我觉得没有什么意义。”

这就是工商管理的精神,它围绕人而产生,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进行延伸,也只有通过人才能体现。“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你可以不需要和其他人进行交流,那么可能整个玩法都不一样了。但我觉得这就没有什么意思,因为毕竟还是活人有趣。”


法商培养,要从管理迈向治理

谈到“法商”,商院长也讲出了自己目前面临的问题。

“政法类的院校,做经管类的也都在提法商融合,但是到底怎么融合,这一点上我觉得都没有找到具体的抓手或者是突破口。”

当问题复杂的时候,就要拆解问题,逐一击破。企业经营,无非是以下三个环节的联动:

企业前台——方向把控及决策

企业中台——业务执行和协同

企业后台——监督及风险把控

“商学院也好,企业经营也好,围绕着企业前、中、后台,你要有对应的领域跟方向,如果不完整就没有竞争力,也不可能有特色和品牌。”

那么在法大MBA的教学上,是如何与这一链条进行匹配呢?

说到法大MBA,最先想到就是合规管理。在这方面,中国政法大学具有天然的学科优势,也是法商特色最为具象化的体现。

同时,商院长认为,中国政法大学的MBA教育,停留于管理的层面是不够的,还要有治理的站位。也就是说要站得高,看得远,不能紧盯着某一环节,要让同学学会关注完整的企业经营链条,形成更广阔的视角。

“我们认为审计,不仅仅在国家治理,还在整个经济治理,包括工商管理或者企业的管理当中,作用都非常大,权重很高。”

因此,依托商学院审计专硕成熟的培养经验,法大将审计方面的思维与能力也补充进MBA培养体系中。

合规管理与审计聚焦企业中后台链路,还欠缺企业前台这一环节。企业前台,就是关注企业具体做什么事,比如制造业、服务业等,还要具体到一个产品前端的支撑,例如销售、售后服务等等,即业务场景或业务流程。

在就职中国政法大学后,商院长开设了《业态分析与配置》这门课程,并且亲自讲授,得益于曾经在地方招商引资的工作经历,商院长对于产业资源的重要性有十分充分的了解,因此在这些方面着重进行梳理分析,具体到详细的技术、生产线,最后将实质内容提取出来,传授给学生们,补齐了企业前台这一环节的教学。

“所谓法商融合,光喊口号是不行的,不能让同学们来了,觉得很失望,还要将每一环节的培养落到实处。” 商院长如此说到。

依靠法学解决定性问题,商科提供量化支撑,逻辑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帮助企业从前期决策、中期执行、后期监督完整地串联整个经营管理链条。


关注企业的需求,不能与社会脱节

一般看来,法学与商科是区别非常明显的两门学科,但是其内核却是统一的——都是实操性极强的学科,要直接地服务于实践。

“MBA作为职业教育必然要从未来的就业出发,因此我们要去了解企业、机构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培养人才方面不会脱节。”

这也正好呼应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政法大学视察时,所说的要求:政法大学的学子一定要接触社会,密切了解社会,关注社会需求。这不仅仅是对法学学科的要求,同样也是对中国政法大学商科教育的要求。

在MBA培养和课程体系的下一步规划上,法大将不仅仅局限于现有学科的理论体系,还要关注实体经济、关注新型工业化,关注现代化产业体系。

商院长设想,后续将继续补充优化一系列关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课程。此外还将通过某种机制,拉通法大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的教育资源,真正实现从管理到治理。

“那么管理也在体系上也完整了,能够服务于整个经济治理、国家治理,这样的话政法大学,它才会有存在感。”


实事求是 脚踏实地

对于未来,商院长也并未表现出十分明显的乐观或者悲观倾向。他认为,从2012年起MBA教育就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商科教育的高潮已经过去,未来要更注重特色培养。

“我们宁愿做的小一点,也不愿意去夸大其词。MBA总体来讲供大于求,没有特色就会陷入被动。我们本身在MBA大家族里面并不占优势,但只要我们还在,就要努力树立我们的品牌,朝着社会认可的方向去努力。”

法大商学院建院21年,MBA校友已经累计数千人,在2023级MBA新生的开学典礼上,48名校友重返校园,以实践导师的身份反哺法大商学院。他们都是法商特色培养的受益者,也成为了法商精神的播种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法大MBA还会给同学们带来更多惊喜,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