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院长杨治在华中科技大学202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寄语新生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黄梦格    09/14/2023

6190


9月7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202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研究生新生齐聚光谷体育馆,汲取前行动力,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导师代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管理学院院长杨治教授以“点线面”结合为主题,勉励大家做研究要格物致知、精益求精,在“点”上求精;要融会贯通、创新求变,在“线”上出新;要顶天立地、志存高远,在“面”上谋远,争做有“立体感”的研究生。


“点线面”结合

做有“立体感”的研究生

——在校2023年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杨 治



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作为导师代表在这里发言。首先要祝贺同学们以华科大研究生的身份,迈上了求学生涯的新台阶,开启属于你们的、崭新的学术科研道路。


今天看到又一批新同学满怀憧憬的走进校园,我欣喜不已,更感到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你们是学校的未来,国家的未来,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希望。作为导师,能够在你们成长的关键时期给你们提供一点帮助和支持,乐莫大焉!善莫大焉!


不少同学刚从本科阶段过来,还在适应转变期,这一过程充满挑战。你们要面对不同的学习过程,不再只注重知识的输入,更注重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也要面对不同的知识边界,学习不再止步于一张试卷,而是不断触摸和拓展某一领域的前沿;还要面对不同的师生关系,不再是由老师在前面带领,很多时候,老师也是你们的同行者,和你们一起探索未知;更要面对不同的时间管理,不再是围着课堂转,时间自由度更大,更加考验自制力和时间利用效率。



在大家正式踏上科研道路之际,我也有几点做研究的心得与大家共勉,希望同学们在“点线面”三重境界的科研修炼中,做有“立体感”的研究生。


第一重境界是在“点”上突破,做研究要格物致知、精益求精。从“点”开始,是学懂弄通一个理论,做深做透一个问题,格物致知、拨云见日的过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浩如烟海的专业细分领域,我们很难面面俱到,却可以瞄准一个山头,勇攀高峰。各领域的华科大人在“点”上下功夫,测出迄今最高精度引力常数G值,三次刷新亚洲年龄最小心脏移植记录,研发自主可控OPC软件,解决芯片制造“卡脖子”问题……他们在“点”上精益求精,换来的是我们对科技进步更具体的认识,对探索真理更透彻的领悟。希望同学们勤于在“点”上突破,不要贪大求全、浅尝辄止,要不断深挖,不断追问,以矢志不渝的坚持,换来“凌寒独自开”的优雅,和“一览众山小”的豁达。


第二重境界是在“线”上交叉,做研究要融会贯通、创新求变。从“点”到“线”,是科研探索向纵深处走的过程,多学科“线”的交叉融合更能碰撞出新视角和新思想。金融领域的期权定价模型来源于物理学领域的热传导方程,网络平台的用户行为分析起源于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融合渗透,数字、生物、能源、太空等经济科技领域方兴未艾,世界进入崭新的创新密集时代,具有跨学科能力的人才是创新的重要力量。希望同学们善于在“线”上交叉,与不同研究领域的老师同学多交流,运用多种视角解决问题,在观点碰撞中进步,在学科融合中创新。


第三重境界是在“面”上拓展,做研究要顶天立地、志存高远。从“线”到“面”,是不再局限于探索一个领域,研究几个问题,而是站在更高远的视角上,立志以所研报效国家、以所学服务人民。我与团队正在研究“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培育与治理问题”,致力于通过提升产业的强竞争力、高附加值,激发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促进成果转化,探索中国式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新模式,为加快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项目获批国社科重大。我想做研究要做到“两个负责任”,一是自己要对研究结果负责,注重学术严谨性(Rigor);二是研究要对社会负责,要面向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注重相关性(Relevant)。希望同学们敢于在“面”上拓展,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真真切切为服务国家发展谋篇布局,实实在在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天高海阔,任尔翱翔。真理无穷,越往前越渺小,创新无限,越向上越孤单,愿你们在“点”上求精,在“线”上出新,在“面”上谋远,在专业领域披荆斩棘,贡献青春智慧,在创新赛道勇往直前,共筑美好中国!最后祝愿同学们都能在华科大收获一段难忘充实的研究生生活!


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