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2日-23日,厦门大学MBA2024级新生与厦门大学的情缘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古田两地开启。MBA中心继23级首次组织全体新生进行长汀之行后,24级再次前往,意在回望长汀厦大峥嵘岁月,于这部爱国史、创业史、自强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体会学校与时代的同频共振。厦门大学学子共同追寻长汀往事,感受艰苦岁月的信念坚守,继承发扬厦门大学“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校训于商海。通过重走古田路,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汲取前行力量,力求知行合一。
初心与使命
探索厦大红色记忆
思政第一课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张明智老师出席活动并以《把握机遇、锤炼本领,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题为同学们上了第一堂思政课。首先他对在场的师生表示了诚挚和热烈的欢迎,号召同学们应当筑牢信仰之基,涵养家国情怀;赓续优良校风,汲取前行力量;勤学善思笃行,谱写南强新篇。最后,张明智指出“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并寄语同学们勇做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梦想启航
来自厦大 MBA 联合会的邀请
观看完MBA联合会介绍视频后,MBA联合会副主席、2022级王丽娜给同学们带来了厦门大学MBA联合会的介绍和邀请。厦门大学MBA联合会下设主席团,并分设学习、宣传、秘书、公益、文体、湾区外联六个部门,各部门分工明确,致力于团结所有厦门大学MBA学员,举办各式各样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助推厦大MBA品牌建设。最后,她热烈欢迎各位同学在即将到来的厦大生活中加入联合会。
智慧传承
往届班长班级经验分享
2023级江威、2022级张本榕作为学长和往届班长进行了班级经验分享。作为班长,担任着班级沟通桥梁的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在进行班级活动的时候也会得到很多同学的支持与帮助,形成自己的班级凝聚力。而班委不是leader,而是linker,连接创造价值,呼吁同学们为班级建设发光发热。
旋律中的荣耀
唱响嘉庚精神
在艺术学院张煜婕同学的带领下,新生们唱响校歌。校歌中承载着厦门大学的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歌词中蕴含着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从今往后,这首歌也将成为厦门大学MBA新生共同的记忆,陪伴在他们的厦门大学岁月里不断成长、砥砺前行。
实地探访
国立厦门大学旧址
新生们近距离触摸历史的痕迹,“国立厦门大学”匾额之下,随着一声声充满激情的“厦门大学我们来了!”的呐喊,新一届MBA学子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这所百年学府的向往。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宣言。
班会
6月22日晚上,各班的班级主管召开班级见面会,并从学习、校园生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2024级MBA新生即将步入的厦园生活。来自五湖四海的班级同学纷纷进行了自我介绍,并在沟通和分享中了解班级同学,进一步加强对厦大MBA大家庭的融入感。而同学们将手中写有名字的一块块碎片拼起构成班级的专属拼图则将班会的氛围推到高潮,同学们纷纷表示第一次班会加强了对厦门大学MBA的认识并感受到了强烈的班级凝聚力。
年级互动
忆长汀往事,寻红色足迹
汀州古城寻迹定向挑战
6月23日一早,别开生面的年级互动活动--汀州古城寻迹定向挑战在2011级刘德龙校友的主持下拉开序幕。每组由不同班级同学组成,穿梭于古城的街巷之间,寻找着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红色足迹。他们跨越卧龙书院,穿越三元阁,漫步于汀州古城墙,再到苏维埃政府旧址、长汀厦大旧址,最终抵达济川门,一路挥洒汗水,欣赏沿途风光,凝聚团队精神,更深刻感知了历史的追溯和心灵的洗礼。
古田会议旧址红色导学
临近中午,厦大MBA一众师生马不停蹄告别长汀古城,前往古田会议旧址学习。通过实地探访古田会议旧址,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生动再现了古田会议的历史场景和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大家深入了解了古田会议的精神实质和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此次红色实践活动
商学教育知行合一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这不仅是一次红色之旅
更是一次追忆校史的初心之旅
这不仅是一次思政引领
更是一段从陌生到熟悉的难忘时光
这不仅是一段难忘时光
更将开启筑梦未来的新篇章
24级张萍
和一群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才能让自己进步,再颠簸的生活我们也要闪亮地过!
寻迹长汀,传承嘉庚精神!思政第一课:当MBA24级新生齐唱校歌“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久违的感动扑面而来,不仅仅是厦大历史的传承,还有自强不息的信仰及对未来的勇敢追求,也让我选择厦大MBA感到无比的骄傲、自豪。
学长们幽默、风趣的经验分享,给我们后续的厦大MBA学习带来了莫大的鼓舞。参观国立厦大,在长汀国立厦门大学旧址门口进行师生的合影留念,让我看见厦大历史过往,也在展望通过厦大MBA刻苦学习的美好未来。
班级见面会上充满欢声笑语的自我介绍,让我感觉到和一群充满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才能让自己更好的进步,再颠簸的生活我们也要闪亮地过,传承嘉庚精神,期待开学季的到来。
24级何箫:
作为已经远离校园多年的职场人,这次活动令我受益匪浅。
活动以先辈的精神为引,以古城为石,让每一个人在奔跑中重拾热烈,在相互初识中重拾青春,在放声呐喊中重拾真实的喜悦。
每当看到更为优秀的同学时都令我深受鼓舞与激励,也在有幸能为伙伴们提供帮助与支持时感到欣喜与价值。
就如刚入场的拼图胸牌,我们每一名新生捏着“厦大人”的新身份,用心完成了这两天一夜的珍贵旅程拼图。我们把姓名留在拼图背面,把记忆留在脑海深处,把憧憬和奋斗精神留在未来人生的每一个瞬间。
24级潘传宗:
非常激动,也心怀感恩,厦大MBA新生红色之旅安排在长汀,去到我的家乡,回到我梦想开始的地方。去厦大长汀旧址的路上,路过长汀一中门口,我驻足停留,过往的画面涌上心头,那是我日夜兼程的三年,那时多么渴望考上厦大。也同今日一样,学校组织去厦大长汀旧址学习,那时便种下了一个梦想,有朝一日能进入厦大的课堂,成为一名厦大人!
感谢命运的安排,也感谢自己的努力,让我曾经未实现的梦想,今天依然如愿以偿,只是这一天迟了刚好15年!每一个梦想都值得坚持,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肯定,没有不可能,因为我们是厦大人!
24级张睿:
作为一个i人
原本还很担心第一次见到大家会尬
但没想到不管是班级还是小组
总是一下就可以快速融入成为一个TEAM
这很酷 也很MBA
开始期待管院的MBA生活
也许会很累 但与你们同行 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
从了解厦大历史开始
开始知道了什么是厦大人
从学会唱校歌开始
开始有了作为厦大人的光荣感
从喊出“厦门大学我们来了”的那一刻起
真正成为了一名厦大人
24级傅莉晗:
平平淡淡无甚波澜的情绪被这次的寻迹长汀·传承嘉庚精神破冰之旅投入了一把烈火,燃的冰碴子都不剩了
24级陈兵:
项目设计的太好了,总体5星星好评!
最大的感悟还是定向挑战,我们是获得第三的“地表最强”队,在第一个打卡点,原本是第二个到达,那时候大家充满信心,然而拍照签到环节我们没有搞清楚规则与操作,浪费了5-8分,看着一队队后到的都冲前面了,等我们继续上路之后,队友的信心跌落谷底。
幸亏我们有个很棒的队长,方向基本都是最快时间做出决策,且都很正确,团队也很给力,互相鼓励,在回程中途,队长大喊我们前三,大家一下子被激发起来,继续回到加速的节奏。
这个案例好比如团队、组织建设,但是更重要是与今天的商业社会及其相似,你不可能一直顺利, 甚至是刚出来就发现都是坑,我们需要学习敏锐度,在BANI的时代快速调整自己,引导企业走出迷雾,穿越火线(周期)。
24级陈璐铃:
太棒的见面会了。
还没开学就提前感受到同学的氛围。好喜欢我们班,大家都超级nice 。还有我们的班管,贴心亲和力超好!
跨班的活动也好好,认识了很多同学还有学长。
古城打卡活动,一次次的团队合作,加深了同学情。
长汀古城我们走啦,嘉庚精神我们留下来了。
24级许睿:
非常好的一次活动,大家从不认识不熟,到认识熟悉,而且中间把队伍分成不同班的搭配一起,非常有意思,希望以后多举办。
24级刘晶晶:
此次长汀之行,简直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惊喜派对!从细节中,感受到了学校对我们的用心和关爱。虽然为了参加这次活动,我临时鸽了一个工作任务,但我现在觉一点不亏,因为我收获了太多太多!
通过学习,我对校史、校训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仿佛触摸到了学校的灵魂。那些艰苦奋斗的历史和崇高的理念,让我对即将开始的研究生生涯充满了期待和憧憬。我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示着我们在学习的海洋中遨游、在实践的舞台上大放异彩的场景。
更让我兴奋的是,我遇到了一群有趣有爱的伙伴!大家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爱好,但我们都怀揣着同样的梦想和追求。我们就像是一支超级英雄团队,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超能力,我们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一起向着目标前进。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定会携手共进,创造出更多的精彩和奇迹!
所以,我想说,这次新生第一课真是太棒了!它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和友谊,更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相信,接下来的研究生生涯中,一定会在人生的旅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书写一段精彩的篇章!
24级陈奇怡:
久违校园,十年之约,再次以学生的身份加入集体,从张书记充满启发导言和寄语,到学长丰富校园生活的分享,校歌激昂的旋律中,置身长汀旧址中,回溯厦园历史,感受厦园文化,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一场作为学生的返璞归真。
同学见面会上,我们从各行各业汇聚一堂,有的是初出茅庐的新人,有的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学习与成长,因为我们都坚定,无论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学习也好,只有不断前行,才能抵达心中的远方。
一场团建,知厦园,知同窗,也更是知自己,感谢厦大MBA中心,让这次活动成为一场难忘的集体经历,期待我们在接下来的2年半时间,学思渐悟,舍风砺行,携手共进,共创未来。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