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汇丰MBA发光者丨向涛:微光如炬,聚群星璀璨花城

来源: 北大汇丰MBA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黄梦格    08/07/2024

5411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24年,我们迎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建院20周年。二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从青涩少年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对于一所学院而言,更是积累沉淀、砥砺前行、铸就辉煌的历程。

为庆祝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建院20周年,MBA项目特别推出20周年系列专访。一位位北大汇丰人在这里筑梦,一篇篇故事在这里落笔。让我们跟随他们的故事,共同回顾北大汇丰的筑梦20年!

《发光者》栏目的主角是每一位散发光芒、正青春的你。在责任中历练,在担当中成长。他们奔赴自己热爱的世界,充满感染力。他们如同发光体,在混沌迷雾中引领身边人找到前行的道路。他们传递正能量,成为你我身边的发光者。

向涛,北大汇丰MBA2018级校友,一个坚信每个人都能成为发光者的人,一个坚信每个人都可以努力比昨天的自己更进一步的MBA广州同学会会长。在他心中,发光者不是那些天生就站在聚光灯下的人,而是那些不断自我提升,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他人,同时也照亮自己前行道路的人。


初遇汇丰 加速迭代:“要经过多少次萃取淬炼迭代,才能从量变到质变”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向涛,并没有像众多同学一样选择央国企稳定的工作,而是投身互联网转型的浪潮中,先后加入搜狐视频、网易游戏与腾讯游戏,如同一位舵手,紧随时代的脉搏,驾驭着求知的风帆不断探索与前行。这些经历不仅让他见证了互联网的转型,更在心中埋下了迭代学习的种子,一步步积累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能量。

中国人民大学东门“实事求是”石



他的职业旅程始于搜狐视频的营销策略中心,主要负责探索长视频商业化的新模式。多年里,向涛经历了门户时代的落幕,也见证了游戏、长视频、微博、微信、算法推荐信息流的兴起,直至短视频的爆发。他深刻理解到,随着5G网络的普及和移动端的兴起,用户习惯和需求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和团队抓住了长视频到短视频的转变机遇,创造出“迷你剧”的概念,将原本大火的剧集拆分成多个1分钟左右的高光视频,引领了互联网内容的新潮流。这种形式正是现在互联网大热的短视频的前身,从现在来看可能习以为常,但在十多年前,这种创新不仅满足了用户在碎片化时间的娱乐需求,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内容革新。

随着中国互联网行业风云激荡,新需求、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向涛意识到需要从过往的思维惯性中走出,从行业中跳脱,寻找更大的想法和更大的舞台。在对比了多个MBA项目后,向涛最终选择攻读北大汇丰MBA,成为2018级北大学子。


从最初提交报名材料时,向涛就意识到“商界军校”四个字意外着更高的要求。军事化课程、素质拓展、“沙7挑战赛”(第七届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等等,无一不在设立严格的标准,推动北大人向上走。向涛周一到周五在北京、广州工作,出差是常态,但每周六日一定会准时来到教室上课。有时为了完成某个课题作业,连续几周的周五都会准时从外地赶到学院201通宵自习室学习。再加之报名的沙7需要不断拉练,通常是下午下课后就去塘朗山拉练15公里,直到晚上10点才能揉着酸痛的双腿赶到高铁站。


然而,通勤的疲惫与课程压力并没有打消他的动力,而是推动着他从每一堂课、每一次拉练中沉浸下来,思考事物本真与逻辑,即第一性原理。即便是与当前的工作无关的知识,向涛也非常认真地学习思考,希望能够构建自己更系统的知识体系。潜移默化中,向涛形成了一种快速学习与迭代的工作方式。以两年为周期,总结自己过去的方向是否正确,同时展望未来两三个“两年”会是什么样子,如果发现自己仍然没有质的变化,那就应该跳出舒适区,迭代自己的思路看看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如果只是把课程当作任务,两年的时间就是几十门课程,可能只迭代了几十次。但是学院其实提供了过百次迭代的机会,不管是社团活动、智汇讲堂、名校游学,还是素质拉练‘沙7挑战赛’,有的人选择迭代50次,那就有人选择迭代51次,最后一次的迭代可能意味着整整一倍的差距。在这个基础上,再去看每一个迭代的过程能不能压缩,能不能更高频次地去思考。思维的进步就是一个经历多少次萃取、淬炼、迭代,才能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与北大同学在波士顿查尔斯河上泛舟


这种思维方式,如同一股潜流,引导向涛从北大汇丰的学习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他逐渐意识到,个人的能量不仅限于一份工作,而应该追求更广阔的事业和人生目标。他开始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在商业世界中创造更多的价值。



与导师及同门毕业合影


保持态度 创业不止:“拥护自己的选择,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在“北漂”的日子里,向涛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奋斗,未曾想过创业之路。然而,命运的轨迹在南下广州后逐渐转变。在广深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他开始思考,是否自己也能像那些从零到一,逐渐崛起的商业巨头一样,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在北大汇丰的两年里,向涛常常在想:如果日常的上课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那有没有可能主动创造一种实践模式,多提升一点认知?向涛意识到,大部分MBA的同学都希望能够多听听创新创业的想法。既然有这样的需求,不如在下课后的空余时间邀请校友来到学院展示,分享商业模式与行业逻辑,也可以寻求有创业想法的共友。怀揣着这样的初衷,向涛和几位18级同学一起创办了“汇创社”,他希望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学生组织,更是一个创新与实践的平台,通过周末的19:30~21:30开设校友分享会,分享行业先进经验与创意思考,吸引数百名MBA同学参加,收获一众好评。这次小小的创业也在向涛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如果发现市场有需求,哪怕赛道再小,坚持做下去也会有所收获。



在对商业模式的本质探索的过程中,魏炜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向涛:“商业模式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结合过往14年互联网经历以及不断迭代突破的破圈思维,向涛有了自己的理解:所谓利益相关者,就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所在,包括上下游或者大环境;交易结构即用怎么样的模式去介入,例如资源禀赋、业务模式、分配机制等等。


毕业之后,向涛瞄准了兴趣电商领域,一个相较于淘宝、京东货架电商有着更强用户粘性的新产品。在当前的互联网发展阶段,流量思维和资本思维已不再是唯一的优势,市场呼唤着新的增长点和专业领域的深耕。向涛作为这场变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洞察到了短视频和兴趣电商用户习惯的突破口。尽管主流电商的天花板有近8万亿,而兴趣电商的规模仅为4000亿,但这4000亿背后,却蕴含着20倍的增长空间。在行业选择上,服饰和化妆品的赛道竞争激烈,而大健康行业却是一个竞争不那么激烈的细分市场——中国的消费习惯与欧美相比,仍有着6到10倍的增长空间。


向涛将目光投向这个领域,创办广州元益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专注大健康行业的兴趣电商领域综合营销服务及品牌管理,通过不断串联自己的过往经验和资源禀赋,从0到1设计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寻找优质品牌供应链、媒体资源,短短两年内,他的公司从一个细小的垂类扎根下去,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最终从这个新兴的领域中脱颖而出,并在2023年获得了抖音极具含金量的年度大奖——共擎奖,公司的案例被作为优秀案例在抖音头部生态服务商CEO的私享会上展示,随后又被邀请参与全国性的宣传与分享。时至今日,元益科技现有业务覆盖长/短视频、直播、搜索引擎等30+个主流媒体,是字节跳动(抖音)二星服务机构、快手一级代理商、新浪微博KA代理商。公司拥有覆盖数据分析、媒介采买、内容创意、广告优化等方向的专业团队,服务于超过20个国内及国际头部品牌,能够深刻洞察行业客户需求,熟悉消费者变化趋势,高效输出行业解决方案。这一切,都证明了向涛在细分领域的专业和专注。



谈起过往的创业经历时,向涛也颇为感慨。最初正是在MBA和EMBA的圈子里,他结识了许多朋友,被他们的故事和历程启发,他们坦诚的分享也给了他信心和方向。他开始意识到,创业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在某个节点,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这种选择并非盲目的追求,而是一种内心的觉醒。当一个人的能量、价值和意义实现到达一个节点,创业便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他强调,创业不是为了创业本身,而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创造更大的平台,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躬身入局 不止发光:“发光者就是让每一位校友都能‘被看见’”

在一次出差归途中,航班延误给予向涛片刻宁静,他开始思考北大汇丰MBA广州校友会的意义。此前,尽管有关校友会筹建的消息已在群里流传多时,他也一直有些犹豫,不知道自己是否是最适合的人选。然而,就在那半小时的沉浸思考中,他突然想到之前和广州校友一起在广深之间长时间通勤、想到之前无数次渴望在广州开办北大活动的愿望,想到海闻教授屡屡提及的企业家精神与北大精神。他意识到,校友会的成立不仅关乎当前百名广州校友,更可能影响未来数百甚至数千人的群体,它将成为广州校友群体未来数十年的纽带。他决心要让广州校友会成为一个能够充分发挥每个人潜力的平台,一个能够唤醒校友们北大人精神的平台。


带着这样的思考,向涛毅然决定参选会长,希望能够以高标准和深刻的社会责任感,为校友会注入活力。他还鼓励其他校友一起参与竞选,共同为校友会的未来贡献力量。对他而言,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所有广州校友共同的事业。正如他在竞选稿中讲的那样,“会长只是一个名义,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是对这个集体的担当。校友会成立的初衷,应该要注重每一个个体,每一位广州校友都值得‘被看见’。 ”



MBA广州同学会第一届理事成员合影


然而,竞选只是第一步,更大的挑战还是如何从0到1建立起广州校友会的机制,实现每一位校友“被看见”的初心。面对日益增长的MBA学生人数,从最初的100至150人,到后来的甚至200人一届,向涛看到了一种可能性:那些在学校时默默无闻,或因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未能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校友,他们的能量值得被看见和激发。他本人也是这样的例子,在学院时可能只是角落里的一员,一些日常的事务由于身在外地无法参与,但他深知自己和许多校友都拥有未被发掘的潜力,他决心不让这份潜力被埋没。



从小规模的深度交流活动开始,如“周三有约”,借周三晚上的聚餐机会,向涛邀请12位左右校友,不限年级,不限行业,每个人分享自身行业洞见、交流生活心得。不仅加深了校友间的了解,也发掘了许多原本低调却才华横溢的校友。时至今日“周三有约”已举办二十多期活动,讨论主题涉及互联网、金融、论文、资产配置、政府治理、高尔夫训练、带娃等等。他欣慰地看到,通过这样的活动,许多校友找到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这对他也是莫大的鼓励。



在“知企行”“AI沙龙”等活动中,广州校友会进一步将身边的校友推向了舞台中间,从学院邀请多位教授,从特斯拉、阿里巴巴、腾讯、唯品会等知名企业邀请高管,与广州的校友同台探讨前沿课题、坐而论道。教授与企业高管们甘当“绿叶”,让每一位有思想、有专研的校友“发光”。

向涛相信,校友会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不仅是一个社交平台,更是一个互通有无、共创知识的社区。“借用现在的一个流行词,那就是‘去中心化’”。校友会的活动不仅要专业,更要有深度,以知识分享作为源头活水。他提出的"花城朋友圈"概念,通过主动联络同在广州的EMBA、EDP的校友,链接到更多的院校、企业、老师、学者、行业专家和校友加入,广州校友会的影响力也随之扩散到整个华南地区,活动的规模也逐渐越办越大。

从2020年由北大汇丰广州同学会举办的艺术沙龙,先后联动华南知名艺术平台“觀空间”、“艺术凸现”、“关注文化”,以艺术为媒,认知世界的多元;2021-2023年连续三年“追光而行·智汇花城”——北大汇丰广州MBA&EMBA同学会盛大年会,邀请北大光华、北大国发、北大经院、中大、长江商学院、中欧商学院、哈佛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牛津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友校嘉宾,真正做到了汇聚八方英杰,体现了北大开放包容的精神;再到2023年12月由北大、牛津、剑桥、哈佛四大世界名校首次联合举办的 “云山珠水遇知音”年度圣诞晚宴,四校相聚,与山川共鸣,与友谊同行。

直到2024年1月13日首届北京大学大湾区校友新年论坛在广州举办,由广东省北京大学校友会指导,广东校友会汇丰商学院分会、经济学院分会、光华管理学院分会、国家发展研究院分会联合承办,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务长王博,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等北大校方、院系领导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近千名北京大学校友、兄弟院校校友会及合作单位代表参加,盛况空前。

这些经历的背后,向涛坦诚地分享了自己的性格转变。曾经,他是一个内向的人,不擅长社交,但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和同学会经历的丰富,他开始主动拓宽自己的舒适区。在成为广州校友会的会长后,他更加意识到,要带动所有人的热情,影响更多的人,自己必须成为一个“发光者”。让自己成为一个外在的发光体,因为只有散发能量,才能形成影响力。然而,自身发光,终究只能照亮一处;众人发光,才能让校友会变得群星灿烂。同时在点亮他人的过程中,自身也会得到反哺,让自己的光亮更加璀璨。


后记

他与广州校友会的故事,是一段关于成长、创新和奉献的旅程。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北大人的社会责任感,展现了校友会的力量和价值。通过校友全体的努力,广州校友会已经成为一个充满活力、互助合作、不断创新的大家庭,而广州校友会的未来,仍有无限可能。


在采访中,回忆起校友活动的点点滴滴,向涛的眼神充满回忆,每一个细节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因为大大小小的校友活动,无一不是广州校友会辛苦付出的结果。就像他在23年会长汇报中所说:“广州校友会要让广州的每一位校友都能被看见,发现每一位校友的美与光,让校友成为理事会能量的源泉,来源于校友、服务于校友。理事会当好总设计师,同样站在舞台前的是每一位校友。这个初心从当时竞选会长时提出开始,我希望能一直坚持下去。”


携手同行

2024年10月26日,我们即将迎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建院的20周年庆典。二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从青涩少年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对于一所学院而言,更是积累沉淀、砥砺前行、铸就辉煌的历程。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我们相信,在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共同努力下,汇丰商学院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