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经管学院GBA MBA战略创新工作坊暨Networking Event圆满举办

来源: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深圳校区    作者:原作者    责任编辑:刘佳睿    08/21/2024

5296


战略创新工作坊暨Networking Event

在职MBA大湾区(香港-深圳)模式



2024年8月17日,在职MBA大湾区(香港-深圳)模式“战略创新工作坊暨Networking Event”在深圳校区圆满举办。各届同窗齐聚一堂,共享知识盛宴,共同倾听思想的声音,一起探讨不确定环境下的战略框架与创新之路。


此次活动有幸邀请到了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助理院长(高管教育),深圳校区主任张炜教授,分享了《不确定环境下企业战略创新》这一话题。张教授基于他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与扎实的学术研究,为同学们带来了思想的盛宴。在正式授课后,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深圳校区副主任、高管教育部负责人罗丹老师与张教授共同主持了“战略创新工作坊”,让一个下午的深度思考得以延申与沉淀。


两面神、一个最重要的公司

课程伊始,张教授从古希腊两面神雅努斯切入,引导学员作为管理者要如雅努斯那般,一张面孔要“面向过去”,了解企业的模式,营收,人力构成等既有因素;而另一张面孔要主动“面向未来”,不断拓展,寻找新的增长点。张教授以他特有的幽默风趣的语言将“战略”的内涵和演进过程做了生动的讲解。从二十年代初,以预测经济周期为目的,到互联网时代,由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提出的“破坏性创新”,直到现代战略理论应时代需求而不断更新的完整历程。


随着课堂气氛逐渐升温,烧脑的战略模型开始一个个抛出。张教授分享了企业生命周期曲线,颠覆式创新的模式,并引导同学们评估自身组织能力与业务创新战略目标的匹配度。讨论集中在“什么时候”以及“为何”去拥抱创新。张教授的观点是,公司发展并不能仅仅以“初创期”,“业务起色期”,“上升期”和“下降期”等来笼统概括。每个阶段所具体蕴含的势能和风险是完全不同的。大部分公司的管理者是在业务上升势能殆尽时,才感受到创新的迫切性,往往为时已晚。而在公司发展前期又会因为竞争压力,短期收益等因素,痛失创新的先机。现场的同学纷纷回应,更多的则陷入思索。


最终,有关认知战略模式的探讨收于一个“灵魂问题”:如果经营一家世界上最重要的公司,这家公司叫做“你”, 你该怎么做?这个问题似乎打破了投屏,进入到每个人的头脑影像之中。是的。战略,既是商业模式、是公司、是产品、更是“你自己”。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助理院长(高管教育)

深圳校区主任

张炜教授


一个收获、一个困惑

为帮助同学加深理解,此次工作坊在设计之初将同学们分为了四个话题小组:“守业VS创新”、“战略协同VS绩效第一”、“看路VS 赶路”、“观察者”。同学们选择兴趣话题入座那一刻,便体现了他们最新的一次思考。张教授精彩的分享之后,罗丹老师作为特邀“课代表”继续组织同学进行了知识梳理与自我链接。每位同学在小组内分享了自身的行业背景,和企业发展的困惑,并向教授进一步提问。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深圳校区副主任

高管教育部负责人

罗丹


在两位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用“一个收获”、“一个困惑”的呈现框架,高效地拆解了所思与所获。收获在于厘清战略的层次,在于从公司战略中察觉到自己的位置,也在于发现原来同学们在经济周期中也面临着相似的困惑。现场讨论氛围热烈,原本以为可以豁免提问的“观察组”却被第一个提问,愉快的抢麦”事故”不断。不时迸发的笑声,尽显MBA同学坦诚,求真,务实的本色。








同学高光时刻


再相聚、常相聚

华灯初上,舒缓的音乐在深圳校区中庭响起。精彩课堂分享和交流之后,Networking环节开启了。来自不同行业和文化背景的同学们举杯交谈,寻找自己的新知旧友;思想的火花在轻松的氛围中再次碰撞,师生欢聚一堂,港大MBA 旅程中再添了一页美好回忆。愿同学们今天这份求知探索的心情保持始终,学有所得。在港大经管深圳校区再相聚,常相聚。



教授简介

张炜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助理院长、深圳校区主任、管理及商业策略实务教授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

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健康政策博士


张教授曾任药明康德首席战略官,招商局健康产业控股有限公司CEO,曾在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担任外部董事。他还有着丰富的创业孵化和产业投资经验,参与创建和孵化了多家科技公司。张教授的研究聚焦战略创新,新兴市场战略,医疗组织与激励,生命科技创新等,曾执教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建了医疗产业研究中心,并在北京大学创建了商学院健康产业方向。他也曾作为主讲教授参与哈佛商学院,伦敦商学院,IMD,INSEAD 等多家高管教育课程,也作为战略顾问服务多家全球公司。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