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赛
是勇气、是坚持、是梦想
在这里,每一粒沙粒都见证着不屈的意志
无论来自何方
都化身为自己故事中的主角
以沙地为纸,汗水为墨
绘制出一幅关于挑战与超越的画卷
——中大岭院 冯翔
本期嘉宾:冯翔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沙13领队
“这世界这么多人,多幸运我有个我们”。他,从沙11的A队专注奔跑为团队助力,到沙12作为副领队协助队友完赛,承担团队责任;再到沙13担任领队,于中大百年之际传承学院精神,让中大岭院的旗帜继续在腾格里沙漠飘扬。每一步都见证了他的成长与蜕变。他不仅是中大岭院沙13领队,更是沙赛精神的生动诠释者。
初识沙赛:梦想的种子悄然萌芽
“沙赛,是一个汇聚勇气、坚持与梦想的舞台。在这里,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用汗水书写着不凡的篇章。”
冯翔与沙赛的结缘,始于一部沙7纪录片,影片中队友们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中,面对重重困难与挑战,并肩作战、勇往直前的场景直戳心间。尽管最终未能摘得沙鸥奖,但那份虽败犹荣的坚韧与团结精神,深深触动了冯翔的心。这份来自纪录片的触动,让冯翔对沙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向往。“我看到大家从一起训练到赛场上奋斗,虽然有些突发情况不可避免,但整个团队依然非常团结凝聚,这种触动让我也想试一下”。
然而,冯翔的沙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沙7时种下的种子,在备战沙8的过程中逐渐生根发芽,那份对沙漠的向往成为了他不断前进的动力。每一次的擦肩而过都让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尤其是甲亢的侵袭,让他的身体状况一度亮起红灯,训练计划不得不一再调整。“那段时间,我真的觉得自己可能和沙赛没有缘分了。”冯翔坦言,但正是这份遗憾和不甘,让他更加坚定要站在沙赛赛场上的决心。
转机出现在沙11前夕,在沙11领队的信任和支持下,冯翔凭借一直以来的坚持和一颗弥补遗憾的心,在备战亚沙1629天后,终于以A队队员的身份踏上沙场,为中大岭院争取荣耀。
在抵达腾格里沙漠的前夕,冯翔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之中。他未曾预想,在这片广袤无垠的沙海中,将邂逅绿洲与黄沙交织的绝美画卷——沙浪如织,细腻如绸,夕阳将天际染成绚烂的橙红,夜幕低垂时,繁星点点,银河横跨天际,带来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壮阔。
在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上,冯翔与队友们共同经历了体力的极限与精神的磨砺,他们眼中的坚毅与不屈,在夕阳与星光下更显动人。夜幕降临后,各院校间交流温馨,队友间关怀备至,奋力拼搏的身影在月光下拉长,绘就了一幅幅团结互助的动人画卷。同时,组委会的周全安排与细致保障,也为这段旅程增添了更多的温暖与安心,让冯翔深刻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与沙赛的魅力。
让风沙磨砺意志,让烈日见证坚持。沙漠虽广,心比天高;路途虽远,志在千里。勇往直前,让心灵在挑战中绽放光芒,沙漠之旅,不仅是身体的跋涉,更是灵魂的洗礼与升华。
沙场征战:荣耀与梦想的碰撞
在沙场的征途中,每一粒尘埃都承载着战士的汗水与不屈,每一次冲锋都是荣耀与梦想最激烈的碰撞。它教会我们,真正的勇敢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在恐惧面前依然选择前行;真正的荣耀,不在于战无不胜,而在于即便跌倒也能以泥土为阶,重新站起。
随着沙11的落幕,面对中大岭院MBA新生空缺的特殊情况,沙12原本并无组队参赛的计划。然而,出于对学院的荣誉与责任感,前领队联系到冯翔,秉持着“旗帜不倒,精神永存”的信念,要让中大岭院的旗帜继续在腾格里沙漠上空飘扬。
于是,冯翔再次被赋予重任,承担起沙12赛事AB队的组建工作。“如何从0到1搭建起团队?如何在两个月内组建起50人的队伍?如何在短时间内进行训练“......人数不足、队员缺乏经验及时间紧迫的难题摆在冯翔面前。
为了解决人数不足的问题,冯翔利用校友网络,从过去沙3到沙11的师兄和师姐中去挖掘队员,最终与领队一起成功在短短两个月内组织了近50人的战队。由于时间紧迫,招募的AB队员很多都是跑步素人,缺乏跑量。为了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提升队员们的能力,冯翔制定了周密的训练计划,和队友们在工作之余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希望站在沙场上有一拼之力。
在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中,冯翔始终以身作则,与队员们并肩作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坚持与奋斗的意义。“红灰儿女,无惧风雨,中大岭院人依旧会在沙赛中展现岭南精神风貌、捍卫学院荣誉”。正是这份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冯翔与队员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朝着目标迈进。
在沙漠的严酷环境下,冯翔与队友们直面挑战。烈日高悬,汗水与细沙交织,视线虽受阻,但他们的步伐坚定不移。风沙不时袭来,他们未有丝毫退缩,而是相互依靠,共同抵御自然的考验。他们学会了高效协作,通过默契的配合寻找前进的方向。体力透支时,队友间简短的交流成为继续前进的动力;面对困境,他们彼此支持,共同寻找解决方案。这种在极端条件下的团结与坚韧,展现了他们作为团队的力量,无需过多言语,行动已证明一切。
最终,他们不仅克服了重重困难,更在沙12的赛场上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华南地区唯一的沙鸥奖。这场胜利,是对他们不懈努力与坚持的最好证明。正如冯翔所言:“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只要坚持不懈,终会胜利。”回望这段旅程,冯翔深知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更加珍惜与队友们之间的情谊,更加明白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他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挑战,只要他们保持这份团结与斗志,就一定能够续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而对于中大岭院来说,冯翔和他的团队所取得的成就不仅是一份荣誉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激励着后来的学子们继续发扬沙赛精神,不断挑战自我、超越极限。
未来展望:红灰精神,永不言败
沙12结束后,本想回归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冯翔,再次接到前任领队的邀约,希望在百年中大历史时刻,作为领队带队沙13,将沙12好不容易获得的团队荣耀继续传承下去。经过几番思量,为了在这难得历史时刻继续保持红灰精神的传承,冯翔再次站了出来挑起重担。“如果这件事必须我干,如果大家觉得我最合适,我愿意挺身而出!”
接棒沙13后,冯翔迅速投入了队伍的搭建和各项训练筹划中。作为沙13的领队,他不仅是队伍的灵魂,更是“红灰精神”的生动诠释者。六载春秋,两千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冯翔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带领着一支由68名队友组成的队伍,在中大百年历史时刻继续“奋前莫畏难“!
在他的带领下,队伍不仅跨越了体力的极限,更在心灵上实现了飞跃。每一次跌倒后的重新站起,每一次挑战自我后的突破,都深刻诠释了“红灰精神”的精髓——“血红”之心,炽热而忠诚;“铁灰”之志,坚韧且不屈。“殷红如血,深灰似铁”的内涵,正是对中大岭院学子坚强忠义品质的生动写照。
一年内,冯翔三次出征,积极投身沙赛,为中大岭院争取荣誉。他们深知,每一次的出征都承载着母校的期望与荣耀,因此全力以赴,不畏艰难。他们在赛场上留下了中大岭院的足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中大校训。这份荣誉的争取,不仅是对他们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中山大学教育成果的展现,为母校的百年庆典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沙赛不仅仅是一场竞技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片沙场上,冯翔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在困境中激发潜能。他与队友们并肩作战,共同经历了风雨的洗礼,这份深厚的情谊,如同红灰交织的旗帜,永远飘扬在他们心中。
回望来路,冯翔深知每一次的坚持与努力都是值得的。他相信,“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机会,每一次失败都是成功的垫脚石。”正是这份信念,让他在沙赛的征途中不断前行,不断超越自我。同时,他也深知沙赛给予他的不仅仅是荣誉与成绩,更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情谊与精神财富。在沙赛的旅途中,他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共同经历了风雨的洗礼,这份深厚的情谊将伴随他一生。
“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这些日子永远都不会抹去”。无论前方有多少未知与挑战,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就一定能够抵达心中的彼岸。冯翔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与红灰精神继续前行,以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让红灰精神与沙赛精神在人生的旅途中永远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