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浪潮的席卷下,新质生产力的飞跃式增长与信息技术的迭代升级,推动商科教育走向前所未有的发展道路。数字经济的发展重塑了商业的边界,也促使业界对精通商业理论、擅长数字实践、敏锐洞察商业潮流的复合型人才产生了更大需求。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始终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己任,依托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黄埔”的特色与优势,着力培养中国信息通信产业的管理精英,为推动信息产业和网络经济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MBA教育网《商学院之声》栏目本期特邀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谢智勇,共同探讨新质生产力、MBA报考趋势等大热话题,深入解读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为我们展现数字化发展背景下,北邮MBA的人才培养理念与创新建设思维。
新质动力兴商科 百战归来再读书
伴随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和科技创新数字化浪潮的涌现,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当前经济领域的热点话题。区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当谈及教育强国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对商科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赋能,谢院长表示,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和底层逻辑就是新兴技术的跃迁式发展带来的产业升级,这个过程为商科教育提供了新的命题和研究空间。商科教育如何在新兴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的基础之上,精准挖掘背后经济发展的规律,进而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指导,这是新质生产力为商科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的最大动力。这种情况下,如果在精准化规律总结的基础上提供指导意见,就能够推动商科教育和实践就形成良好的发展。因而在谢院长看来,在职的同学们能够再回到学校接受新经济的总结,可以达到实践和理论相辅相成的效果。
引用晚清曾国藩的“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谢院长谈到,在实际工作中,大家能够深刻体会到新质生产力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如果能重新回到高校,在创新的策源地再次沉淀学习,相信大家都能够实现厚积薄发的自我进阶。他也同样满怀热情,欢迎大家回到高校的MBA课堂共同学习,共同促进新经济的发展。
顶天立地担使命 共绘数字强国梦
近年来,为加快服务国家战略,北京邮电大学在“网络强国、网信报国”的价值引领下,为国家发展贡献了丰富的智慧和力量,而经济管理学院在其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学习中,“要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给谢院长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国家双一流高校和信息黄埔,秉承着“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的使命感和“网络强国、网信报国”的价值观,北京邮电大学在新兴信息技术发展方面的成果有目共睹。谢院长认为,北邮经管学院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也肩负着自己的历史使命。经济管理学院是北京邮电大学建校之初的三大系之一,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的过程中,学院致力于实现“顶天立地”的目标。其中,“顶天”是要做好精准的画像和规律总结,从理论高度和规律的把握上,完成经管学院在北邮的历史使命。而“立地”,则是深入实践,将理论的总结落地实施。
去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把专业学位教育上升到新的高度。从市场上来讲,“十四五”期间到“十四五”末,专业学位教育将要达到研究生教育的三分之二左右,北邮经管学院在其中也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谢院长指出,通过专业学位的教育,学院可以利用产教融合提高数字经济新兴生产力的落地效率,进而实现“顶天立地”的目标,为国家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信息特色育英才 科研教学双驱动
依托北京邮电大学信息技术领域的优势,经济管理学院在发展信息特色经管学科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谢院长谈到,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北邮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经管学院感受到一定压力,也在思考和探索如何行动。他介绍到,近两年,经管学院在打造特色信息经管学科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建立了一个二维矩阵。其中,第一个维度是学院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在内的几个重点学科。另一个维度则是面向数字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包括数据要素的治理和数字技术的治理等内容。两个维度结合形成大的矩阵,学院所有教职员工都在其中找到各自的位置,从而形成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合力。目前,这个系统性的工程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与此同时,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学院在科研和教学等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创新举措,谢院长从几个方面对这些创新性突破进行了全面解读。在科研方面,学院紧抓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近几年,遵循国家的战略需求,学院已经申请到十项左右国家社科基金的重大和重点课题。谢院长强调,这个数量在同类高校里可以称得上首屈一指。而在最近公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结果中,学院申请到的数量又在发展历史上创造了数量的新高。这两项成果都能明显体现出学院在科研方面的积累和创新过程中的努力。
在教学方面,去年学院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培养方案做了较大调整,在MBA教育的培养方向上做了更新,打造了数字经济与人智能、创新数字化营销、商务智能等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学院不仅有商科教育的传统课程,还通过院际和校际的合作、企业导师的引入发挥多方面优势。学院也会邀请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等学院的老师开设人工智能方向的选修课,充分地把北京邮电大学的信息学科优势贯穿到经管学院,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技术发展的内涵和趋势。
天时地利创机遇 人和共谱新篇章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商科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因而许多高校都在探寻人才培养的独特优势与创新路径。谢院长总结了北邮专硕教育人才培养的优势,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他表示,北邮从建校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始终站在时代风口上。无论是电信高速发展的时期,还是数字经济互联网发展的时代,北邮都为国家和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同时,作为第三批国家批准的MBA教育,经管学院专硕教育起步较早,自1998年开始招生至今,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建立了较大的招生规模,校友群体对社会的贡献也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力,这都是“天时”的体现。谈到“地利”,谢院长指出,北邮的地理位置处在三环内蓟门桥以里,虽然建立了新的沙河校区,但经管学院仍然留在本部西土城校区,并且拥有属于自己的经管楼,这为就读北邮MBA的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关于“人和”,基于北邮的特色优势,经管学院大部分专硕学生来自于电信、互联网和新兴产业,来自于其他产业的同学也大多带有数字经济信息化转型的责任。同学们的从业背景和学校的资源背景、教师群体的科研经历比较相近,因而形成了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教学相长的群体,老师的经验积累能与学生的实践积累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碰撞出很多火花。谢院长也分享到,学院专硕学生近几年在尖峰时刻商业模拟大赛、中国企业案例大赛、互联网创业大赛等比赛中屡屡获奖,这也充分说明了学院人才培养以及学生发展的显著成效。
MBA教育思变局 深入谋划铸辉煌
2024年MBA、EMBA报考人数8年以来呈显著下降趋势,针对这一现象,谢院分享了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他谈到,以往经济形势比较低迷时,选择就读MBA的人数反倒上升,但今年MBA报考数量没有像以前出现上升趋势,其中也许有经济形势周期性的变化,但深层原因更值得我们深思。对此,谢院长认为,MBA教育能否为选择就读MBA的同学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已经成为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近几年从全国范围来看,MBA在招生规模、报考热情等方面确实呈现出发展态势,但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在他看来,MBA到底能为大家提供怎样的助力,也许我们还没有彻底想清楚。
谢院长谈到,最早授予MBA学位的是哈佛大学,1949届MBA学生被称为哈佛大学辉煌的一代。有人统计过,哈佛大学1949届MBA学生一半担任了CEO、董事长、运营官等职位,一半学生成了著名的企业家。从1908年MBA诞生到1948年出现哈佛大学MBA辉煌的一代,经过了四十年的时间,这是一个不断积累并检验出成效的过程。谢院长认为,从1991年批准MBA教育到现在,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的MBA教育棋到中盘,未来满怀希望。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思考,更深入地谋划,三四十年之后中国MBA也必将会出现辉煌的一代。
谢院长强调,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校都要依托各自的行业背景和学科优势,体现出MBA教育的特色。从北邮经管院来讲,北邮MBA项目在电信行业高速发展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后来又抓住了经济发展和技术发展的趋势转型互联网MBA,现在开始转型为数字和智能相融合的MBA。未来,北邮MBA将继续发挥特色,形成差异化竞争的优势,真正为MBA学生提供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为他们的职场发展提供指导性的意见,实现学生和学校的共赢,最终为国家发展做出北邮应有的贡献。
创新冒险恒心在 企业家精神促发展
有人说,市场的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来自于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那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呢?对于企业家精神,谢院长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谈到,印象中熊彼特较早提出企业家精神的概念,在《经济发展理论》里也做过较大篇幅的论证。在谢院长看来,企业家精神有两个基本特质,第一个重要特征是创新。创新既有天生性格中敏锐的天然素质,也有后天不断学习积累而迸发出的能力。创新的风险较大,愿意承受创新高风险促生高收益的人,必然需要另外一个精神,那就是冒险精神。而在这两个特质之外,还需要持之以恒的态度。这也为商科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启发性的思维,北邮经管MBA也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样的精神与能力。
此外,谢院长也对企业家们表示由衷的敬意。熊彼特说,企业家精神就是不断寻求创新的精神,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因此,企业家精神实际上是社会不断发展很重要的动力,它体现出的不仅是一个人的成功,更是对社会巨大的贡献。
选择北邮MBA 勇敢追梦共同成长
面向招生季,谢院长也对2025年北邮MBA的招生政策进行了解读。他表示,2025年北邮MBA招生政策没有大的变化,有意向报考的考生可以先参考去年的招生简章。谢院长指出,北邮MBA校友从业背景相近,无论是教学还是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非常鼓励各位考生大胆报考北邮MBA。
谢院长谈到,备考生们面临着工作、家庭、备考等各种各样的压力,希望提供的信息能够为报考北邮MBA的同学们减轻一些压力。同时,他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在备考中科学分配时间和精力,祝福大家能够顺利进入期望的学校继续深造。谢院长也更加期待广大备考生们选择北邮MBA,在这里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采访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