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于北京邮电大学圆满举办

来源: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范思雨    责任编辑:范思雨    12/31/2024

6813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12月29日,“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于北京邮电大学圆满举办。本次活动以“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共同深入研讨技术变革与产业升级等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会议由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报》编辑部主办,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前沿科技与产业创新治理专业委员会协办。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技部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厦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重庆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管理世界》杂志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苏州市科技局、中新天津生态城数据局等相关人士出席此次会议。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善国教授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善国教授代表北京邮电大学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新质生产力作为新发展阶段的重要驱动力量,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的作用。他强调,北京邮电大学作为一所以信息科技为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始终站在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前沿,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积极投身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展望未来,他表示,北京邮电大学将更加注重复合型高端人才的培养,推出多元化、开放式的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跨学科思维、强烈责任感的拔尖型创新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闫强教授

上午的活动由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闫强教授主持。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米加宁教授与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冠南教授共同为“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新质生产力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的成立揭牌。

新质生产力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揭牌

随后,活动进入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向新而行——发展新质生产力》新书发布环节。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编辑部王莹主任详细介绍了该图书的编写及出版历程。她介绍到,《向新而行—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书分为发展编、改革编和治理编,其中,发展编重点阐述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改革编立足以改革思维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人才创新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数实融合”、推动绿色发展等核心议题;治理编则将筑牢安全基石和塑造新型生产关系作为落脚点。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编辑部王莹主任代表国家行政出版社向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赠书,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馆长邱雪松教授代表学校接受赠书。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向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赠书

《公共管理学报》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米加宁教授以“新质生产力‘新’在何处”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指出,新质生产力并非单一学科话语权。随后,他从多学科视角出发,对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与本质特征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他通过对比传统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的差异,并结合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函数进行深入解读,提出新质生产力将引领社会进入一种全新的形态。在这一形态中,准确掌握创新的临界点对于推动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公共管理学报》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米加宁教授

科技部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邢怀滨教授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成的生产力新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高质量科技供给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内在要求,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不断完善统筹推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的工作体系。

科技部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邢怀滨教授

厦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陈振明教授以《科学技术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技术、治理与现代化》为主题进行分享。他从科学哲学的高度出发,深入阐述了现代化的定义及标准。陈振明教授指出,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成为了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催化剂和推动力。通过详细解析技术、价值与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陈振明教授进一步强调,现代化的本质和最终目标在于实现人的现代化。

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陈振明教授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教授以《愿景引领技术预见塑造新质生产力政策思考》为主题,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不同角度探讨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他指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创新驱动与数字赋能,这是大势所趋。他强调,愿景引领与技术预见可以驱动新兴技术实现多路径发展,而新兴技术的系统性突破则会对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实现有力驱动。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教授

专家研讨环节,与会嘉宾聚焦于技术预见的方法论与方法体系、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产学研结合的有效路径以及技术需求与供给的匹配问题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刻讨论。


专家研讨环节

下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治理教研部副主任李江涛教授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为主题,从底层逻辑和理论基础维度梳理了新质生产力的逻辑特征。他强调,鉴于传统工业化理论存在的局限,当前更加迫切地需要构建一套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全新理论体系,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治理教研部副主任李江涛教授

苏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孙强以《拼搏进取,砥砺前行——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苏州实践》为主题进行分享,他以苏州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情况为切入点介绍了苏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轨迹。他详细介绍了苏州的基本情况,回顾了经济发展实践的历程,深刻剖析了苏州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深层次局限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六大转型措施,旨在推动苏州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健康发展。

苏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孙强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治理教研部翟云研究员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题,深入剖析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他从概念出发,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三大显著特征: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他强调,新质生产力对数字经济具有赋予新功能等一系列重大意义。同时,他还详细解读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需要避免的误区以及应采取的有效举措。他特别指出,向新而行需要新思路,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同的地区应该结合自身特点,灵活布局,共同下好新质生产力这盘棋。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治理教研部翟云研究员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闫强教授以《新质生产力与公共治理范式转型》 为主题进行分享。他深入分析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公共治理范式转型的影响,指出新质生产力将深刻重塑公共治理的理念、模式与路径,并对政府职能运行机制的变革产生深远影响。他进一步阐述了新质生产力促进公共治理范式变革的内在逻辑,并通过地方政府利用新质生产力优化公共治理的典型案例,生动展示了新质生产力在公共治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在此基础上,他总结了新质生产力赋能公共治理的共性特征,并指出了当前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他还分享了北京邮电大学在推动新质生产力与公共治理融合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探索。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闫强教授

下午活动由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冠南教授主持。各位嘉宾围绕不同学科视角对于新质生产力培育、数字治理等相关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通过多维度的交流与碰撞,嘉宾们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见解与建议。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冠南教授


专家研讨环节

至此,“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本次会议旨在汇聚各方智慧,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及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期待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推动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与智慧。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BA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